

第66章 疾风鄹雨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作者名:一颗大白菜-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40更新时间:2022-12-26 13:07:34
“不好!下雨了!”当一滴雨水落在李逢节脸上时他顿时就感觉到不妙了!李逢节焦急的下令道:“所有人跑步前进!快!快!快!跑起来!”
为了迷惑安邦彦的探子,昨晚李逢节领着勇武营和一千广西兵驻扎在兔耳山,假装要在此处阻击乌迷。
今天一早就天不亮就出发,赶往40里外的箐口战场,谁知道才出发不到二十里,天突然就下起了雨。
此时李逢节心急如焚,大雨天火器用不了安邦彦一定会抓住机会趁机发动进攻,没有火器的督师大人不知道还能不能挡得住安邦彦的十万大军,督师大人你一定要撑到我与江游击赶到啊。
“遭了,雨越来越大了,火炮和鸟铳肯定都使用不了,督师大人不知是否能坚持到我赶到了,乌迷与安伦都是新降的将领,在这个节骨眼上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像陈其愚一样突然反水,反戈一击。”江阿水内心是心急如焚,但脸上却表现的镇定自若与乌迷、安伦三人骑着马在雨幕中并辔而行。
“下雨了,得加快速度行军了,下雨不利于火器发挥安贼此时定然在猛攻督师大人的军阵。”乌迷用手抹了一把从脸上一直往下流的雨水后对江阿水说道。
江阿水听到乌迷的话心里安心了不少,看来乌迷现在还没有起歪心思。
“大家加快脚步!一个时辰内赶到箐口者赏良田五亩,斩首一级者赏良田二十亩!”江阿水在大雨中大声宣布道。
几个传令官骑着马向后奔跑而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江游击有令,大家加快脚步,快速行军,一个时辰内赶到箐口者赏良田五亩,斩首一级者赏良田二十亩!”
乌迷的水西兵都是土司治下的土民,他们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土地,全是靠着替土司种地而活着,过得像奴隶一般的日子。
士兵们听到奖赏后士气大震,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起路来也有劲了。行军速度快了一大截。
箐口战场上,朱燮元脸色铁青眼神冷峻,沉着冷静的在指挥大军变换阵型。
亲卫撑着一把大伞过来遮雨,却被朱燮元一把推开并且怒斥道:“三军将士都在冒雨浴血奋战,我岂能在伞下避雨?”
火炮、鸟铳还有火绳都被打湿了,这些火器都用不了,只能使用冷兵器应对十万敌军的进攻了,情况万分危急。
朱燮元命令大盾兵在前,弓弩兵在后,长枪兵次之。
不幸中的万幸是丁文明留下的辎重物资中有两千架脚踏钢弩和二十万支箭矢。
这些装备是四卫营的备用武器,威力与宋时的神臂弓相当,由于没有安装省力的滑轮,每次上弦都需要脚踩着蹬子用腰力上弦,是下雨天用来替代鸟铳做远程输出的。
只是钢弩造价高昂,比鸟铳有过之而无不及。钢弩的制作工序也十分的复杂,其弩臂是用非常优质的特种钢材制成的。所以即使四卫营是皇帝的亲军也只装备了两千架。
价格这么昂贵的武器,丁文明把他们全放在了辎重营中,返回京师的时候没有带走,这下全便宜朱燮元了。朱燮元给两千火枪兵换装上了这种钢弩。
十万人的冲锋如同潮水一般,黑压压的看不到边际。冲在最前面的是乌日扎率领的两千人和马披着藤甲的骑兵,马蹄裹挟着风雷之势朝着朱燮元的中军疾驰而来。
朱燮元站在高台之上,手上持着单筒望远镜,观看着战场的局势。
敌军前锋部队冲锋到一百步时朱燮元下令弩箭发射。藤甲对箭矢的防御力是惊人的,虽然有百余人身上都插着弩箭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继续作战,显然这个距离钢弩还破不开藤甲的防御。
待敌军冲到七十步时,朱燮元下令弩箭再次发射,这时敌军有四五十骑被射落马下。
到了三十步时,朱燮元下令钢弩与普通弓箭一起发射,一时间箭如飞蝗朝着敌军劈头盖脸的激射而去。
这个距离是钢弩威力最大的时候,敌军瞬间有四、五百人中箭落马,就连乌日扎手臂也中了两箭战马也被射死,他换了一匹战马继续战斗。
普通弓箭被雨水侵泡后弓臂会疲软,威力会削弱很多,只有在足够近的距离才会对敌军造成杀伤,所有在敌军到了三十步的时候朱燮元才命令弓箭手射击。
在距敌三十步远的地方射完最后一轮箭后弓弩手向后撤退,长枪手向前。
一丈二尺长的拒马枪,枪杆鸭蛋粗细,枪尾斜插于地,枪尖从盾牌的缝隙中伸了出去斜斜的指向敌军战马脖颈位置的高度。
长枪兵则是身体蹲坐于地上双手紧紧抱住枪杆,等待着敌军骑兵的冲击,这是以步克骑最简单且有效的阵法了。
奔驰而来的骑兵在枪阵上撞得人仰马翻。只是奈何敌众我寡,最后乌日扎还是领着骑兵冲破了盾阵和枪阵,与朱燮元的中军绞杀在一起。
虽然朱燮元的督抚标营和许成名的贵州兵装备精良,但是他们只有一万人,而需要面对的安邦彦中军是四万人,随着攻进来的敌军越来越多,朱燮元的中军渐渐的有些支撑不住的感觉。
左翼的广西狼兵、土家兵与右翼的白杆兵和捧武营也同样的陷入了苦战之中,他们装备普通,大多数人没有盔甲,却要面对三倍以上的敌人疯狂的进攻。
但是他们也没有怯战,广西狼兵悍勇,视死如归,土家兵坚韧,坚若磐石誓死不退。白杆兵训练有素,在名将秦良玉的指挥下列阵而战与接面之敌展开惨烈的厮杀。
形势最险峻的当属于捧武营了,他们是新兵既没有好装备也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更没有作战的经验,他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们只有一腔血勇和满腹的仇恨了。他们是天启二年贵阳屠城中的幸存者,他们之中有父母死于那次屠城,有妻儿死于那次屠城的,也有兄妹死于那次屠城的,他们对安邦彦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他们虽然是一支弱旅,在接战的瞬间就不断的有人倒下,却依旧死战不退前赴后继。
放眼整个战场安邦彦利用兵力优势三面夹击对朱燮元形成半包,朱燮元的大军则是在安邦彦的猛攻之下苦苦支撑,形势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