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3章 意外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作者名:一颗大白菜-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18更新时间:2022-12-09 22:33:26
乌迷与安伦当着安邦彦使者的面,当然是满口的答应,乌迷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到后天一定能突破山下官军的封锁,到达安邦彦指定的位置,还说要不是安邦彦特意写信过来不让他下山与官军交战,山下的这点官军早就被他杀干净了。
使者得到乌迷的保证后,便迅速的返回向安邦彦复命去了,只是他打死都想不到的是,在乌迷后面,隔着屏风坐着的就是云南巡抚李逢节和游击将军江阿水。
待到安邦彦的使者走远后,李逢节轻轻击掌与江阿水从屏风后面漫步走了出来,面带微笑的对着乌迷和安伦二人说道:
“乌将军、安签事,报效皇上,为朝廷立功的时候到了。”
乌迷面向李逢节抱拳说道:“只愿听从巡抚大人安排,奋力杀贼,报效皇上!报效朝廷!”
熊背山各处险要的关卡和整个水西城都在官军的掌控之中,现在的乌迷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李逢节走这一个选项了,即使李逢节要他对他曾经的旧主开刀,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不敢违背。
乌迷话音刚落,安伦也恭敬的向李逢节行礼说道:“末将誓死效忠大明,愿为大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巡抚大人但有所令,末将必奋勇当先,一往无前。”
对于调转枪头对付安邦彦这种事情,安伦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他本就和安邦彦不是一个派系的,也没有受过安邦彦的什么恩惠,甚至他还对安邦彦以及他背后的织金系势力的一系列做法很抵触,看到他们倒霉,安伦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自从安邦彦得到奢社辉的支持控制水西安氏,入主慕俄格城后,就四处拉拢各方势力,同时打压和排挤水西宣慰使安位的势力,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处要职上。
只是安邦彦发动叛乱将整个水西安氏都绑上了对抗朝廷的战车,使得他们水西安氏直系不得不也跟着造反。
因为大明朝廷对待造反的土司,丝毫没有姑息的,都是丝毫不留情面的直接彻底铲除,然后再改土归流。
往远的说,在永乐年间造反的思州田氏,和万历年间造反的播州杨氏,这两地土司的叛乱被平定后其领地也变成了大明如今的思州府和贵阳府了。
往近的说,自己的老邻居水东宋氏其直系宗族在洪边寨被官军突袭后屠戮一空,其分支全部投降后依然没有逃过被改土归流的命运,大小土司的头衔全部被撸掉,其地盘也正如火如荼的被改建成开州府。
有思州田氏、播州杨氏和水东宋氏的前车之鉴,水西安氏的其余人除了硬着头皮跟安邦彦一起造反以外,是乎已经没得其他选择,也没有其他退路可走了。
现在战争的局势已经逐渐明朗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安邦彦是要败了,水西宣慰司被改土归流已经是不可避免了,那么自己为什么还要和安邦彦一条道走到黑?
自己不仅可以学水东宋氏的哪些分支一样向朝廷投降来及时止损,还可以加入官军一起讨伐安邦彦,如果立下大功说不定还可以像乌迷一样被朝廷册封一个安抚使的职位。
又或者退而求其次,加入朝廷的官员体制,成为一名朝廷的流官也是不错的选择。
李逢节见二人表态愿意倒戈反击安邦彦,心中大喜。尤其是安伦,已经是表现得跃跃欲试,急不可耐了。都快要把“请同意我率部随官军一起讨伐安邦彦,我要立功”的心思写在脸上了。
随后李逢节、江阿水、乌迷和安伦四人在乌迷的大帅府里,开始商讨两日后的作战计划,商讨着如何利用安邦彦还不知道乌迷已经投降了的这个信息,出其不意的给安邦彦一个致命一击,争取配合朱燮元在箐口全歼安邦彦的主力,活捉或者击毙安邦彦。
四人从中午一直商量到傍晚十分,才具体的敲定了所有的细节。然后将详细作战计划用密语写下再由探子快马将其送到六十里外的朱燮元手上。
朱燮元接过密信后,迅速的在一堆卷宗里翻出了密码本,在牛油蜡烛的亮光照耀下对照着密码本逐字的翻译起来。
约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朱燮元终于看到这份信里的正真内容。只见他用手重重的拍在案几上,内心的愉悦难以掩饰,大笑着说了一个“好”字。
随后提笔在一张草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上了“依计行事,随机应变”这八个大字,待墨水干透后折叠起来,装在牛皮纸做的信封里,交到在一旁等候回复的探子手里。
探子刚离开,朱燮元又遣亲卫请来了,丁文明、许成名、秦良玉、彭朝柱等将领到帅帐里议事。
“具探子来报,叛军右翼三万人布置山王庙,由安贼的三叔安兴国统领。左翼三万人布置在仓上,是由法戈则溪的土目蚩九黎统领。正面的中军四万人最为精锐,是由安贼亲自统领。”许成名指着地图说道。
“从安贼的军事布置来看,他是打算发挥他们兵力多的优势,用中军四万主力在箐口黏住我们,然后用布置在左右翼的六万人包抄我们的两侧,再让乌迷从水西城出兵攻击我们的后方,把我们全部包饺子。”丁文明指着地图道出了安邦彦的作战计划。
“只是安贼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乌迷以归顺了朝廷,他那五万水西兵最后会调转枪头来打他。”秦良玉接过丁文明的话头说道。
“如此一来安贼必败无疑,我愿率本部迂回到安贼的后方断了他们退路,让安贼无路可逃。”彭朝柱抱拳请命道。对于迂回包抄别人的后路这种事情,彭朝柱已经是十分有心得了。
朱燮元几人在帅帐内秉烛夜谈,就具体的战斗部署和作战计划进行详细的讨论,从深夜一直商讨到黎明十分才将具体的细节全部推敲完毕。
天色大亮以后,丁文明、许成名、秦良玉、彭朝柱才得以各自返回自己的营帐,一夜都没有合眼的他们并没有倒头昏昏大睡,而是紧急召集了自己的部将分配工作安排任务。
所有的人都没有料到,一封从京师飞奔而来的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将会把他们昨晚商量好的计划打得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