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51章 朱燮元的策略

第51章 朱燮元的策略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作者名:一颗大白菜-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68更新时间:2022-09-14 13:03:37

遵义,白杆军营寨的校场之中8岁的糖糖像模像样的耍着一套马家枪法。

由于她从5岁开始就习武,个头比一般的8岁小女孩要高很多,舞起枪来英姿飒爽颇有少年时秦良玉的风范。

石柱马家是大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这套枪法相传是从马超手上流传下来的。

糖糖是马祥麟的长女,本名是明月糖糖是她的乳名,她外貌和秉性颇似祖母,秦良玉十分喜爱,对这个孙女的培养格外的重视,一直带在身边细心教导。此次出征也将她带出来见见世面体验下军旅生活。

帅帐之中,年过半百的秦良玉与他的几个侄子、儿子、儿媳一起商量讨伐安邦彦的进攻路线。

八月初四秦良玉兵出乌江关,他们的进攻目标是六广河上的黄沙渡。

八月初六的清晨,秦良玉命令秦翼明、秦拱明各领1000人同时从黄沙度的上下游,相距10里的两处水流缓慢的河段,乘坐竹排渡河。

清晨六广河的河面之上水汽蒸腾大雾弥漫,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不足五步,隔得远了能听到声音却见不到人。

秦拱明是秦良玉的大哥秦邦屏的次子,他秉承父志,为人忠义,作战骁勇,每战都是奋勇当先,在军中有骁将之称。

这一次也不例外秦拱明身披铁甲,手持白杆兵才有的特制长枪,稳稳地蹲坐在一架竹排的前面。

蹲在他身边的都是石柱子弟兵,每个人都拿着一杆相同制式的白杆长枪,因此他们也获得白杆兵的称号。

二十五架大竹排,每一架上都搭载了20名白杆兵,面向敌军的方向则是四个举着藤牌的士兵,防备对岸有可能存在的弓箭手。

他们借着六广河上浓雾的掩护,缓缓向对岸划去。

竹排上大家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如同一座座雕塑蹲在竹排上,为的就是避免被对面的敌军哨探发现有人渡河。

河面上除了划船的撑杆入水时带起的哗哗水声以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的一点声响,整个画面都处于一种诡异的寂静状态,犹如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宁静。

六广河的河面不是很宽只有30多丈,水流也很缓竹排很快就被撑到了对岸。

竹排一靠岸白杆兵们就纷纷上岸,在岸边结成枪阵,保护后面的弟兄上岸。

所有人都上岸后,竹排再次返回对岸去接剩下的500人。

也许是受到大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影响,也许是哨探偷懒了,又或者兼而有之,安邦彦的哨探并没有发现白杆军渡河的行动。

所有人过河后,秦拱明领着这1000人向黄沙渡杀去。

秦拱明接近黄沙渡时新升起的朝阳驱散了弥漫的大雾,黄沙渡口的哨探终于发现向他们袭来的大军。

“有敌人!”哨探一边大声示警,一边将穿云箭朝天顶上射去,剪头上绑着的哨子受空气高速流动的影响发出了尖锐的哨音,在黄沙渡的上空回荡。

“官军过河了!官军渡河杀过来了!”渡口的守军发现白杆兵袭来也慌忙的集结起来。

“嗖!嗖!嗖!”集结好的渡口守军开始放箭,箭如飞蝗射向白杆兵。

秦拱明见状命令道:“举盾!举盾!”

前面两排的盾兵举起藤牌迎向飞射而来的箭矢。

“哚!哚!哚”箭矢射中藤牌发出了一连串的响声。

除了几个倒霉的白杆兵,被从盾牌间隙中穿过的箭矢射中受伤以外,其他并没有造成多大伤亡。

“冲过去,杀光他们!”守渡口的叛军并不多,大约也就三、四百人,秦拱明下令直接冲杀过去。

武经总要说弓箭手有临敌不过三箭,就是面对敌军冲锋的时候只有射出三箭的机会。

这是弓箭手面对骑兵冲锋的情况,面对步兵冲锋还是可以射出五、六箭的。

白杆兵冒着一波波箭雨冲向叛军,秦拱明身穿铁甲一手持枪一手持盾冲在最前面,用长枪挑开沿途拦在路上的拒马和路障。

一千白杆兵紧紧的跟在秦拱明身后冲锋,敌军抛射过来的箭矢如雨点般落下,不断的有人被箭矢射中,不过他们还是带着箭伤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杀向叛军。

很快两军就杀到了一起,安邦彦手下的彝兵都是精锐,悍不畏死,要不然也无法多次击败前来围剿的官军。即使面对比自己兵力多一倍的白杆兵也是毫不胆怯。

两军很快就杀作一团,一时间不分胜负,片刻时间后又有一阵喊杀声响起,原来是秦翼明领着另外的一千人也杀到了。

在两军的前后夹击下,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叛军很快战败,400多人全部成了白杆兵的枪下亡魂。

秦良玉成功的拿下黄沙渡这个至关重要的渡口。接下来就是暂时驻守渡口,等待朱燮元那边的消息了。

如果朱燮元率主力打过鸭池河则她就向前继续进攻沙溪坝和火灼堡,威胁水西城的北面,否则的话按兵不动。

毕竟安邦彦手中还有20万彝兵,自己只有5000人,如果轻兵冒进有可能会深陷重围全军覆没。

朱燮元深知安邦彦不好对付,此人老奸巨猾心狠手辣。当年贵州巡抚王三善就是轻敌冒进中了他的诱敌深入之计,三万精锐大军全部葬送在水西的高山密林之间。

水西地区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的边缘位置,此地峰峦如聚,群山怀抱,到处都是参天古木的原始森林,几乎没有道路。原本奢香夫人费大力气开辟的驿道也被安邦彦派人破坏了。

安邦彦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贸然攻入他的腹地,极易被他利用彝兵熟悉山林地形的优势掐断后勤,到时候大军断粮就会不败而败了。

因此朱燮元制定了控制水西周围险要地形,逐步的四面围蚕食,压缩安邦彦的生存空间的战略。

大山里粮食产量少,20万大军都全在山里粮食肯定不够吃,只要控制粮食流入,慢慢的就能耗死他们。

为此朱燮元给朱由检上书道:

“水西地深险,所在多箐篁,蛮烟僰雨,莫辨昼夜,深入难出,今当扼其要害,四面迭攻,会贼乏食,渐次荡涤,则水西不难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