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25章 少火生气

第225章 少火生气

书名:开局女神倒追我作者名:觉醒有声本章字数:2228更新时间:2022-10-30 09:23:21

谢晓峰点头道:“人体内的柴火,也如你所说那样,应该视阳气的衰弱程度,采用不同温阳力量的温阳剂进行恢复,体内柴火才能慢慢的烧旺。”

许茗说道:“这就是《内经》所言的‘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越是阳气衰弱的时候,就越要细心的选用合适的温阳剂。”

唐宇点了点头,想了一下却又愣住了,问道:“师父师娘,你们刚说的意思,就是火越小,就应该用更细的柴禾去引燃,可我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呢?四逆汤的温阳之力,是没有通脉四逆汤强的,但是通脉四逆汤的阳虚明显是更严重啊?”

谢晓峰笑道:“温阳剂何止四逆和通脉四逆呢?唐宇!茯苓四逆算不算?干姜附子汤算不算?白通汤算不算?白通加猪胆汁汤算不算?”

唐宇身体一震,这才看向谢晓峰道:“师父,您的意思是说四逆汤证或者通脉四逆汤证都不算是最严重的阳虚?”

谢晓峰点头道:“是呀!你已经将《伤寒论》都背诵下来了,就应该将整部《伤寒论》前后联系起来统观,你难道没有发现?四逆汤证虽然有好些症状,但最主要的可以说是身体疼痛、四肢厥逆了,而通脉四逆汤证的主证呢?”

唐宇答道:“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的主证是阴盛格阳了,其人面色赤,身反不恶寒。”

谢晓峰点头道:“通脉四逆汤证的阳虚的确是比四逆汤更甚,但是你再看看干姜附子汤呢!”

“《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昼日烦躁不得眠,四逆汤和茯苓四逆汤都只是说了烦躁,并没有昼日烦躁不得眠,说起来干姜附子汤的阳虚更加严重了!为什么干姜附子汤还去掉了甘缓的甘草呢?”

谢晓峰笑道:“这就是了。我们所说的体内只剩一朵小火苗的状态,其实还不是这几个方的方证状态。这几个方,你可以看作体内火苗还不小,但是已经无法支撑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了。所以还得用温阳剂回阳救逆,而干姜附子汤就是一块可以快速增大火力的大柴禾。去掉甘草,那是为了直捣黄龙,让火苗迅速增大。《内经》有云‘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就是这个道理。”

“啊?这些阳虚都还不算厉害啊?”

谢晓峰点头道:“当然了,你再看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呢?”

唐宇诵道:“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师父,白通汤是在干姜附子汤的基础上加了一味葱白,而白通加猪胆汁汤又是在白通汤的基础上又加了猪胆汁和人尿。”

“这里才是重点!”谢晓峰说道:“干姜附子汤证的昼日烦躁不得眠,看似已经很严重了,脉象其实只是脉沉微。可以看作为体内火苗正欲式微,赶紧加入大柴,就能引燃体内阳气了。而白通汤证却是脉微欲绝了,真实状态就是体内的火苗虽有,但空气不足,火苗就会迅速变小了。加入通阳的葱白,也就相当于给炉火内通入了新鲜的空气,让快要变小的火苗能够迅速的恢复燃烧状态。白通加猪胆汁汤,那才是体内火苗已经变小欲灭,阳气几无,猪胆汁和人尿的加入反佐,就和把大柴禾砍成细支条去引燃火堆一般,那才能够治疗这种最严重的阳虚之证。所以条文后面所说‘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也就跟烧柴火一样的道理了。”

唐文闻言后沉思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中医治病真是细致啊!每一味药材有他的药效,但并不是有了药效就能够治愈疾病,还需要观察人体对于这味药材的耐受度。即唯恐不足还过犹不及!我昨晚那种孟浪的添加一些想当然的药材和剂量,其实无异于杀人。”

“对呀!唐宇,你再看四逆、通脉四逆的煎服法,阳虚虽有,但火气尚在,三升水急煎,用再服法,也就是两次喝完,而干姜附子汤却是少水急煎,顿服之,再到白通和白通猪胆汁,又需要再服,这种煎服法,一是体现了急救,二就是你师娘先前说的‘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了。”

“果真是用药如用兵,不能逞兵将之勇,必须谋而后动,这才是万无一失的温阳法门。谢谢师父、师娘!”

谢晓峰拍了拍唐宇的肩膀道:“好了,今天的早课我就讲到这里,你再结合其他温阳剂,用这种进退思路去体验一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温阳剂,为什么各个温阳剂的主证不一样。”

唐宇点了点头,赶紧将谢晓峰的要求给写了下来。他知道这是师父让他举一反三,把讲解的知识变成他自己知识的手段。因此写完后,就拿出了另一个本子将脑海中记忆的温阳剂给筛选了一遍,都写在纸上,一个一个的研习起来。

……

谢晓峰和许茗真的应该感谢颇有学者风范的图书管理员焦烁,其人不止认真的研究了祖婢县历代县志,还将其中一些特殊事件导致的影响,在现代做了一些工作。若不然,他也不会弄到余家后人与诸葛后人的电话号码了。

现在的余家,在祖婢县算不上什么大家族,因为上世纪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每个家庭的子嗣都比较少,现在把爷爷辈的几个家庭一起算起来,也不过二十多人。

谢晓峰打电话联系的那个人,正是当年余家后人的直系,现年45岁的余庚有。

谢晓峰三人的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又给余庚有讲述了县志上所记载的炉匠之乱,余庚有这才面色恍然大悟的说道:“我就说家谱上为什么会有‘余洛不通婚,一遇拜天地’的说法,以前一直搞不明白,明明不能通婚,为甚么还要拜天地,原来是拜天地,认兄妹啊!”

待余庚有找出家谱,一翻阅,最初记载便是从洛家余子改姓后那一代算起的,在谱系树上,根本没有记载洛家的任何资料。

谢晓峰和许茗不死心,慢慢的去看前面记载的制谱缘由,终于还是被他们从里面发现了些线索。

去诸葛家查证,当然是为了看能否找到洛风之妻当年发病的病症如何;在余家,便是要追溯洛风之妻的原籍了。

而余家家谱里面的一些话语,便引起了谢许二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