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18章 引火归元

第218章 引火归元

书名:开局女神倒追我作者名:觉醒有声本章字数:2048更新时间:2022-10-27 10:32:49

“哈哈!民间中医这不就来了?”

谢晓峰打趣过后,便让唐宇分析焦烁这个病,应该怎么辩证。

唐宇稍微想了一下,便说道:“焦叔叔除了耳朵水液潴留外,还有气上冲,面潮热的症状,脉沉微,舌质淡苔水滑,《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附方》有‘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治其气冲。’焦叔叔双下肢发冷的症状,也跟条文里的手足厥逆对得上,我觉得就应该用苓桂五味甘草汤。”

谢晓峰点头道:“但你还是应该要把这个疾病的病机说清楚,不能只是用单纯的用病症去对应条文,我们有是证用是方的前提,就是要找证,也就是病机。你应该知道,病症的症,和病机证候的证,不是一个意思。”

唐宇点头道:“通过对焦叔叔的病症来分析,他属于水饮上冲,湿邪聚集。而苓桂五味甘草汤的病机属于心下留饮,饮邪上犯,看上去是有些不一样。不过虽然焦叔叔心下留饮不明显,但饮邪可以看作聚集在中耳,用茯苓和桂枝温阳化饮,也能达到消除病机的目的。”

谢晓峰问道:“既然是饮邪作祟,为什么不用苓桂术甘汤或者吴茱萸汤或苓桂甘枣汤呢?”

唐宇答道:“苓桂术甘汤与苓桂五味甘草汤,仅一味药之差,差别在于白术和五味子。白术能燥湿,作用于中宫,却对于气上冲至面部的病症没有多大的效果,换成五味子后,五味子能够敛降浮火,也就是能够将面部翕热收敛入体,借火化饮。因此焦叔叔的病症用苓桂五味甘草汤比苓桂术甘汤更合适。至于吴茱萸汤和苓桂甘枣汤,这两方虽都治水饮,但他们的适应症与焦叔叔病症相差甚远,根本不用考虑了。”

谢晓峰笑道:“好一个‘借火化饮’!师父我好像没有教你这个吧!”

唐宇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也是脑海里自然浮现出来的这个念头,就是不知道对不对。”

谢晓峰看了看许茗,相互露出一个赞赏的神色后,对唐宇道:“你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浮火已到面部,热量随时都在散发,若不敛降浮火,火气也会自然的往外一直流失。用五味子敛降后,苓桂温阳化饮,协同敛降的浮火,内外夹击,病症很快就能够解除了。不过中医里,对这一招还有一种说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唐宇想了一阵,摇了摇头,把求助的眼神投向了许茗。

许茗笑道:“你看苓桂五味甘草汤,有五味子敛肺,滋肾,又有桂枝温阳,典型的滋肾温阳,这便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引火归元’!”

唐宇恍然大悟道:“是了!师娘。这种身患水饮,本就是因肾中阴阳不固,命门火气不足导致饮邪泛滥,大法引火归元,实至名归啊!”

焦烁在一旁听了谢晓峰三人的辩证过程,虽然他不知道其中的中医原理是如何的,但他绝对相信眼前三人是在认真的分析它的病症。

水饮聚集,他也慢慢的理解了一些。

不错,新医学每天给他从中耳里将潴留水液给抽取了,第二天仍旧复生水液,那么多的水液是从哪里来的呢?若是正常的人,谁会多出来那么多的水液呢?当然是身体有病,水饮积聚了。

焦烁思绪飘忽间,唐宇已经听从谢晓峰的吩咐,将苓桂五味甘草汤的方子给开好了。

“焦叔叔,你这个中耳炎,看起来挺不好治的,但是经过我们的分析,也就是水饮聚集所导致,这个方药既能够温阳化饮,又能够引火归元,只要水饮一去,你的中耳炎,自然就能够好了。”

焦烁接过了唐宇递给他的方药,看着上面的区区四味药,叹了一口气道:“我就说嘛!中医治病哪里需要像新医学搞那么复杂嘛!就这样大家坐着,交谈交谈,便能够把病症分析清楚,而且我也相信这四味药的力量,根本不是新医学和中医黑粉的那些人能够理解的!”

谢晓峰笑道:“新医学,呵呵,他们只知道五味子能止咳,茯苓能利尿,桂枝会上火!这些药的组合作用,他们哪里能够理解到呢?你要跟他们说‘引火归元’的话,估计会骂你武侠片看多了,哈哈哈!”

焦烁将药方仔细的折叠好,放进荷包后问道:“这个诊费?”

谢晓峰摆了摆手,反问道:“诊费不急,治好了再给。我想问问你,这里的县志,你都看过了?有印象么?我们需要查证一些东西。”

焦烁点了点头后笑道:“你以为我这县图书管理员是白当的?哈哈哈,当然都看过了,你们想找什么,说来听听,我看看。”

“三生桥!”

“三生桥?”焦烁闻言后,皱了皱眉头,陷入了一种回忆的状态,片刻后,他略有喜色的说道:“有!有!我看,是哪一本来着?”

焦烁的目光在桌上的一堆书籍里来回的扫视着,片刻后,他拿起了一本,快速的翻阅了一下,放到一旁,又另外拿起一本,翻了几下,便把书递给了谢晓峰。

“你看!是不是这个?”

谢晓峰接了过来,许茗和唐宇也从两旁凑到谢晓峰身后,往那本县志看去。

这是一本叫做《祖婢县图志》的线装书,竖排刻版印刷,想来也有些年头了。谢晓峰也阅读过不少的古籍善本,对于线装书的年代研究,还是有了一番心得的。把书拿在手里,摸了摸纸张质感,又看了看刻版的字体,他立刻猜测到这本县志的刊印年代应该是清代中晚期。

焦烁翻开的那一页,是一副线描图画,画中是一座如同著名的赵州桥一般样式的拱桥,横跨于一条溪水两岸,颇有威武之姿,而桥上画着一名女子,裙带飘飞,如仙女下凡。

图画的左边竖着写了三个小字“三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