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13章 巴老先生

第213章 巴老先生

书名:开局女神倒追我作者名:觉醒有声本章字数:2228更新时间:2022-10-24 10:21:01

翻遍了新越县的县志,都没有找到三生桥这个古代地名,谢晓峰三人只能稍微休整了一下,便驱车前往了下一个县域。

宝岛青蛙老头卢刚与谢晓峰联系,说是自己已经无限期关闭医馆,闭门读书。经过一番思考后,他准备攻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这让谢晓峰既意外,又惊喜。

意外的是,他根本没想到卢刚在这个没有80,也有70的岁数了,居然还能发大愿学习医术,这是要有很坚韧的心性才能办到的事情。

惊喜的是,卢刚居然找到了《四圣心源》进行攻读,这本书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四圣,书中将四圣的医学心悟做了一个透彻的穿插发挥,比之单独去学习《伤寒论》、《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又更加深入细致。而且对于卢刚这种早已经将《本草纲目》啃得滚瓜烂熟的人来说,《四圣》是最适合他的一本书了。

若不是卢刚的年纪已经大了,谢晓峰都可以想象到,卢刚攻读出来后,面对疾病,意气风发、运筹帷幄的诊病模样。

路途上,舞者剑心也给谢晓峰整了十万百姓币过来,想来应该是王子云支援了他一些钱,才凑够这个诊费数目的。

谢晓峰也不用再去担心剑心重新回到“小姐姐”们的怀抱了,因为他和唐宇的解释,已经够引起一个心中尚有热血和舞蹈梦的人的重视了,更不要说在唐宇离开的那一会儿,谢晓峰还说了一些能够让许多成年男人潘然醒悟的东西。

……

然而,下一个县域,仍旧是没有查找到三生桥这个古代地名,谢晓峰他们只能继续往下一个县域排查。期间,他们诊治过的那些病人,不少都来了电话反应服药情况,很多都已经痊愈了,只有一些老头老太之类的,服药后,令他们难受的病情确实消除了,但毕竟年龄在那里,身体或多或少的总有些力不从心了,让谢晓峰给他们开一些补养身体的药物。

谢晓峰本着顺应天意的原则,还是委婉的告诉了他们,年老体衰,其实是自然规律,再想拥有三四十年前那种山一样的体魄,以及波涛汹涌的豪情,明显是不现实的。

毕竟很多药物,虽然能够补养气血,但中医运用药物的基本规则便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就如人参来说,虽然它是大补元气的,但最根本还是要人体本身气血能够流畅运转,那个元气才能补养上来,但因为年老体衰后,身体的气血流转本就衰弱了,再吃人参补养,效果也是几无。

当然,有的庸医也可以另外加入一些促进气血运转的药物进去,促进人参药效的发挥。但那只是杀鸡取卵一般,只能看到短期效果,对于上了年龄的人来说,是进一步的掏空身体底子,因小失大。

真正的中医治病就是那样,是顺应天道,给人以正常的体面。毕竟年老体衰,是每一个生命的自然进程,就算长辈已经难以行走,说话都上气不接下气,但在每一个后辈的眼里,他也是曾经那个如山一般高大的长辈,。

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躺在病床上,通过四诊,知道他时日无多,药石亦无用后,中医通常便会使用一些通利之药,让病者能听,能看,能言语,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完最后的告别,让他的人生了无遗憾。

而新医学不一样,一个人如果不是被检查出来所谓癌一类的必死证,而是那种他们根本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严重疾病时,他们会打开ICU或者手术室,将病人于亲人朋友隔离开来,用尽一切他们以为能治疗的各种科技,在里面抢救,病家人的钞票如流水般花出去,最终也没能和亲人说上一句话,只能在新医学真正宣布放弃后,才能见上那已经不成人样的欲死患者。

我国一代文学巨匠巴老先生,当年病重入院,新医学一番抢救后,宣称终于保住了巴老先生的生命,但他的鼻子里从此插上了胃管,进食通过胃管,一天分6次打入胃里。而且那个胃管至少两个月就得换一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里直通到胃,每次换管子时他都会被呛得满脸通红。

因为长期插管牵制鼻腔咽喉,嘴巴是合不拢的,巴老先生下巴发生了脱臼,呼吸不畅。新医学又把巴老先生的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那种鼻腔咽喉甚至食道有异物干扰的状态,普通人应该没谁能够坚持几分钟。

有过塞牙经历的人,也许会被牙齿和下巴那种绷紧状给折磨过,但下巴关节一直不能活动那种僵直状态,比之塞牙难受千百倍!

巴老先生当然难受,但是新医学以一直能维持巴老的心跳和呼吸,沾沾自喜,这让巴老的那些没有切身体会的亲人和学生们都觉得,只要巴老先生还有心跳,那就是一代文学巨匠没有陨落。

他们还数次拒绝了巴老先生的安乐死请求。

6年!6年啊!巴老先生被那种难受的“医治”、“抢救”折磨了整整六年,要知道一个普通人让他坚持几分钟,都会产生心里阴影。

谢晓峰的中医《伤寒论》老师,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就提到了巴老先生的抢救事件。

那个堂堂七尺男儿的老师,是流着泪才把整个事件讲完了的。因为对于讲授《伤寒论》的他来说,巴老先生何用受那数年大刑啊。

巴老先生,晚年身体不好,是大家都知道的。正如谢晓峰劝解那些老头老太一般,要接受现实,只要不是发生困扰到生命质量的疾病,年老体衰,不用刻意治疗,饮食休息好,就能颐养天年。

但巴老因为一次感冒,进了医院,还发烧39度,呼吸不畅,肺中诸多痰涎。这种貌似小青龙汤证的太阳病,医院却认为发烧就是因为肺中痰涎引起的,便采用机器插气管吸痰,但痰会复生,后来正巧下巴脱臼,便又切开了巴老先生的气管,方便吸痰。

切开了气管,还能说话吗?

别忘了还加上了胃管,巴老有多难受,他们知道吗?巴老难受得眼睛都睁不开。

巴老要是早知道一个感冒进医院,会被人上刑治疗长达6年之久,他还会去么?

巴老生不如死挺了6年,可真正让谢晓峰的《伤寒论》老师流泪的却是,那个让人生不如死的6年,被新医学宣传成为了一个新医学奇迹,那就是一个要死了的人,在他们的科学、科技支撑之下,又活了6年。

可是,谁特么想要那6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