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79章 滇西风云(五十)
书名:从亮剑开始的诸天兵王作者名:水木文人本章字数:2060更新时间:2023-10-20 08:26:35
听到李莽的话,戴师长摇着头说道,“我就说他能猜出来。”
“长官的智慧的确远甚我等。”
听到这你一言我一语,李莽才听懂什么意思。
当然,自己猜出来是一回事,要是猜不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既然猜出来了,那之前的计划肯定就有些改变。
之前的计划只是跟预备二师取得联系,但如今却是打闹滇西,吸引日军的注意。
若是这样,最好是收复丢失的县城,一两个都行。
而200师这边的计划就是收复盈江、莲山两地,甚至是收复梁河。
这样就可以配合96师和预备二师收复腾冲。
当然,要是能拿下腾冲无疑是最好,拿不下也能在滇西钳制日军。
不过200师这边并不打算增派军队,因为他们也需要防守八莫等地,牵制住周围的日军。
而200师只派一个营,也就三四百人。
至于第六军两个营,加起来也不到六百人;川军团也只有五六百人。
这两支部队也靠不住,所以李莽要想实现既定目标,就得从游击队抽调一部分精锐才行。
所以回到自己的指挥部,李莽就让李昌全通知下面的各部,志愿抽调一部分士兵回国参战。
侦察连和第三游击支队肯定是要全部去,所以他的计划是再抽调三百名士兵即可。
谁想到短短两天就收到超过八百名士兵的报名,这些海外华侨的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李莽最终还是只抽调了三百多人。
组成了两个步兵连,差不多两百七十人;还有一个加强炮排。
两个步兵连倒没什么说的,可那个炮排却是很厉害。
其中一个就是九四式75mm山炮班,只带了一门山炮;剩下的就是三个两门制的迫击炮班,装备六门英式三英寸迫击炮。
照理说不该携带日式75mm山炮,而是携带英式6磅57mm反坦克炮才是。
其实一对比,日式山炮更适合,因为94式75mm山炮全重只有536公斤,而英式6磅炮别看口径只是57mm,但全重高达1140公斤。
一对比,所以李莽才携带日式山炮。
虽然他们要翻越大山,但日式山炮可以拆卸下来分解驮运,而李莽手中倒是有不少骡马这些。
反正这次只是携带一门山炮,驮运也不会太麻烦。
而且这次作战,包括侦察连和两个由主动报名士兵组建的步兵连都换装了日式武器,包括日式手枪、步枪、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这些。
只是在班一级给班长额外配备了一支司登冲锋枪,侦察连还有额外的汤姆逊冲锋枪。
所以这次作战,游击队这边出动了四个连和一个炮排,总兵力多达650人,无疑是此次几支部队里人数最多、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
趁着还没走,李莽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会花不少时间去陪上官戒慈母子,而上官戒慈也知道自己男人又要去打仗,所以也很珍惜这几天在一起的时间。
当然,到了晚上,上官戒慈更是主动要求缠绵,过程中十分主动,好像是真想给李莽留下一个种。
李莽也知道女人的想法,自然也很配合。
经过几天的准备,最终在6月9日,这支由四支部队组成的约两千人左右的部队就从缪迪出发,沿着大盈江开始朝着东边的大山翻去。
翻过那些山,就是祖国。
。。。。。。
从缪迪向东沿着大盈江的道路并不好走,虽说这山不如北边的野人山、滇西的高黎贡山,但也是山高林密路难走的地方。
从缪迪到进入国境的铁莫崩山,其实相隔不足二十公里,但一行人却走了一天才到,这个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
而看到东边那辽阔的土地,众人脸上并没有因为辛苦而苦着脸,反倒是很激动,因为他们已经踏上了祖国的领土。
“按照地图,我们沿着这大盈江就可以直抵莲山设治局,距离我们大约有50公里。”从599团调来的陈副团长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认真说道。
“那我们第一站就收复莲山设治局?以这里作为根据地,再图谋收复东边的盈江和梁河等地如何?”因为陈副团长只是中校,但毕竟是200师的代表,李莽自然要尊重对方的意见。
“李大队长决定就行,此行陈某听从李大队长的吩咐,这也是出发前,戴长官亲自交代了的。”陈副团长虽然心里不是都认同,但对于戴师长的命令,还是不敢不从。
“行。”李莽点了点头,“这铁莫崩山毕竟是我国疆土,又是通往八莫的重要之地,陈副团长你这边留一个排驻守此地吧。”
“没问题。”
这里的条件其实很艰苦,但毕竟地理位置在这里,还是需要留人守着。
“龙团长,你的人怎么样?掉队的那些人什么时候可以跟上来?”李莽又看向龙文章。
“看晚上吧,我也不敢肯定。”龙文章也很无奈。
他手下的这些部队大部分并不是川军团的,成分复杂,都是溃兵。加上这一天走的都是山路,不少人坚持不住就掉队了。
但掉队的也不只是他的部队,第6军那两个营也有一部分掉队的。
就在众人休息的时候,作为第三游击支队的支队长张浩走了过来。
“大队长、陈长官,之前派来这边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
在张浩身后,有着一名穿着军装的小军官,小军官身后又有一些士兵,还有一些没穿军装的人,手上还拿着老式火枪、甚至是弓箭长矛之类的武器。
“大队长,第三游击支队第九小队王辉特来汇报军情。”
“说说这边的情况。”
“是,大队长。”
随着王辉的汇报,众人大致对莲山、盈江这两个设治局境内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国民政府在两地设立的设治局,但一般只能管理大盈江两岸地势较为平坦的那些村镇,山上的傣族、景颇族和傈僳族人却是不归这两个设治局管。
原因也简单,在滇西,很多地方还是土流并治的局面,即这些山民还是归延续几百年的土司管理。
而莲山和盈江都隶属于云南第一殖边督办。
虽说日军已经攻占了莲山设治局,但兵力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