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章 重新勘验现场
书名:侦宋作者名:沐轶本章字数:2992更新时间:2022-11-30 05:13:47
柳川没理睬他,对秋玥说道:“从牙齿的磨损程度,手腕骨情况以及肋骨、脊椎等,能最终推断出死者大概在二十岁左右。”
他仔细查看了一下尸体身上的那件粗布短衫之后说道,
“这衣服大小合身,应该是她自己的。”
秋玥叹息道:“穿这种粗布短衫,应该是当伙计或者卖苦力的。唉,没办法,生活所迫,女人当男人用。”
柳川却摇头道:“你错了,这女人虽然穿的是伙计的粗布短衫,但日子并不艰难,也不是为了生机。”
秋玥愣了一下:“为什么这么认为?”
“因为这件粗布短衫的布料很不错,如果真是穷苦人家,会用这种好布料来做干活的衣服吗?”
秋玥这才注意到布料这个问题,用手摸了摸,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果然是好布料,只是水中浸泡时间太久,已经坏了,不容易看出来,想不到你眼睛这么尖,居然发现了。”
柳川说道:“一个有钱的女人,穿伙计的粗布短衫,又死在石桥下大半年没人管,你不觉得这案子很有意思吗?”
“是啊,死的到底是谁呢?”
“我再查看一下尸骨,找更多线索。”
柳川继续检查尸骨。
尸骨右颞顶部有两处凹陷性骨折,骨折中心部分缺损。
颅骨内有不少泥沙充斥,显然这具尸体被发现之后并没有进行过清洗,就直接放入薄木棺材中入殓了。
在死者右颞顶部骨折缺损处还找到了一根枯萎的小草,已经干枯了。
柳川提取了这一根小草。
勘验完毕,他对秋玥说道:
“死者是被人用钝器猛击头部造成颅骨凹陷性骨折,脑挫裂伤死的。
我们现在到案发现场去看看。”
秋玥说道:
“时过境迁都这么久了,现场还能有什么发现吗?”
柳川看了一眼刁知县、蒋县尉等人,淡淡说道:
“如果是你秋捕头勘验过的现场,再重新勘验或许真的意义不大,但他们……,呵呵。”
柳川没有说下去,已经给刁知县等留面子,但言下之意已经很清楚,这些人勘验现场绝对是很马虎,否则也不会把这案子办成个糊涂案。
所以,很有必要重新勘验现场,那石桥下尸体能存放大半年没人发现,证明的确很偏僻,所以很可能有遗留的证物能找到。
柳川吩咐把遗体装入一口新的棺材,带着去案发现场,勘验之后再抬到衙门殓房存放。
一行人来到了案发现场那座石桥。
柳川问道:“当时彭挑夫报官之后,最先赶到现场的是谁?”
刘捕头忙上前拱手道:“是小人带着一队捕快先来的,随后蒋县尉就带人赶来了。”
柳川望向了刁知县:“发生命案你没有到现场吗?”
刁知县忙陪笑道:
“当时……卑职因为别的事给耽误了,所以委托蒋县尉亲自来负责查处。
柳川说道:“人命关天,还有什么事比人命更大的吗?”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朝廷可是三令五申,但凡发生命案,掌印官必须亲自到现场勘验,可是刁知县你好像没有做到啊。”
刁知县更是惶恐,连连告罪。
宋朝对命案勘察的确十分重视,所以宋朝出现了最早的法医专著提刑官宋慈编写《洗冤录》,也出现了最早的法医人体解剖图《欧希范五脏图》。
洗冤录就是来自于宋朝大量的法医勘验实践,得益于大宋朝廷对现场勘验的高度重视。
人命大于天,这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朝廷要求掌印官必须亲自勘验现场检验尸体,亲自负责命案侦破。
不过,实际中真正能贯彻执行的却没多少,像宋慈那样亲力亲为查案的掌印官就更少了。
柳川让刘捕头他们回忆了尸体最初的位置。
他重点查看了这里。
尸体就在石桥下的草丛里,河水很脏,满是垃圾,臭气熏天。还飘着一些死的小动物的尸体。
其他人都捏着鼻子不敢上前,秋玥一直跟着柳川,强忍着恶心。
柳川却跟没事人一般,仔细搜寻着。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石桥下的草地上,半晌,他对秋玥说道:
“去年,应该有人来这里割过草。”
秋玥很嫌弃地皱了皱眉:“来这里割草?太臭了吧。随便什么河滩的草都比这干净啊。”
“是的,不过这次割草对我们很重要,因为从时间推断,应该就在死者死亡时间点附近。”
“死者死亡时间你能判断出来?”
“有点困难,因为已经白骨化了,不过大致时间能判断,应该是在入秋前后。
死者身上穿的是一件比较单薄的粗布短衫,这是夏天的衣服。如果是冬季,这样的衣服是耐不住酷寒的。”
接着他又指了指岸边那些草说道:
“你仔细看一下河边的这一区域的草,跟其他区域的似乎有些不一样,相对要矮一些。
因此我怀疑有人曾经在去年夏天在这儿割草,这一片草重新长起来之后会和其他草长度有一定的区别。
你派人去附近问问看,有没有人去年夏秋之际在这里割草?”
秋玥有些疑惑:
“你找割草的人,想证明什么呢?”
柳川叹了口气:“证明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啊。”
“割草的人能证明被害人死亡时间?”
“嗯,因为割草的区域就在尸体旁边,当时又是夏秋之际,天气还很热。
如果割草的人在割草的时候,尸体已经在这里,那割草的人不可能闻不到尸体腐烂的味道。
但是很显然,当时并没有尸体,否则割草人应该能根据尸臭找到尸体,那时就报官了。
一旦锁定死亡时间,我们就能很大程度缩小查案的范围了。”
听柳川这么一说,秋玥顿时明白,点头说道:
“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呢?你真聪明,好,我马上去安排。”
秋玥很快安排好了排查,接着,她跟着柳川继续沿着河堤继续搜寻。
忽然,柳川眼睛一亮,指着河边草丛中一节木棍说道:
“那是什么?”
秋玥凑上去仔细看了看说道:“好像是一根龙头拐杖。”
“没错,绝对不是普通的树枝,在这个地方怎么会出现一根拐杖呢?而且看样子还是不错的一根拐杖。”
他抬头看看石桥方向,发现拐杖的地方,距离石桥下面尸体大概有三四十步远。
秋玥说道:
“你不是说死者是被人用钝器打击头部导致死亡的吗?难道这就是作案凶器?
凶手用这根拐杖打死了被害人,然后将拐杖扔到了河里,结果河水把拐杖冲到这里,被水草挂住了。”
柳川点头:
“有这个可能,不然这么好的拐杖怎么可能舍得扔掉呢?”
柳川脱下靴子,淌水过去将水草中那根拐杖取了上来。
放在岸边,他仔细查看。
忽然他眼睛一亮,指责拐杖头古树盘根一般的拐杖头,说道:“这里有暗红色的痕迹,我怀疑是血液,我需要提取做一下检测。”
虽然拐杖大部分浸泡在水中,但是由于拐杖头是盘龙形状,弯弯曲曲的,其中有些凹陷处。
血液或者人体头皮组织的之类的在猛力重击之下,很可能镶嵌在这些凹陷处。
水的浸泡并不能完全对它进行稀释,是有可能提取到残留在上面的血液和头皮或者头骨残渣的。
柳川提取证物完毕,拿着那拐杖来到堤岸上。
柳川发现拐杖的过程,堤岸上的刁知县、蒋县尉等人已经看见了。
他们再次额头布满冷汗。
这东西很可能就是打死被害人的凶器,被抛在河里,飘到了下游,相隔三四十步远的河边。
可是,他们在勘验现场的时候,根本没有选择河往下寻找,所以没有发现这根拐杖。
因为这条河太臭了,他们根本不愿意多呆片刻,所以匆匆看过尸体就离开了,根本没有进行仔细搜索。
柳川冷冷的看了一眼诚惶诚恐的刁知县和蒋县尉:
“你们好像没有尽到职责啊,这么重要的物证都没有找到!”
刁知县和蒋县尉又是连连告罪。
柳川说道:
“给你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你们现在派人去找这里的里正,让他把石桥附近这一带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给我请到这来,但不许透露案情的任何一个字。”
两人答应,赶紧安排人去办。
而这时,提刑司捕快带着两个放牛娃和他们的父母来到了石桥下,禀报柳川说,这两个放牛娃在去年夏天曾在这石桥下来割过牛草。
由于这是一条臭水河,尤其是夏天,蚊虫特别多,又很臭,一般人都不会到这来割草,太多地方可以割草了,实在没必要受这个罪。
可是这两个小孩就住在石桥附近,他们俩偷懒,不想去远的地方割草,于是就到石桥下来割,结果被父母骂了,所以那之后就再没到这来。
询问他们得知,当时在石桥下有没有发现什么尸体之类的很臭的东西。
柳川让他们回忆具体割草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