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0章 祖宗不足法
书名:侦宋作者名:沐轶本章字数:2978更新时间:2022-09-29 01:44:42
便在这时,几个护卫冲了上来,将骑在马上的几个主考官连人带马推倒摔在了路边。
几匹骏马从他们身边飞驰过去,几个监考官吓得魂都差点没了。
半晌,才从地上爬起来,想寻找刚才奋不顾身推倒他们的是哪几个护卫,要好好犒赏,可随后护卫们都涌过来了,弄不清到底是哪几个将他们推倒的。
问了之后也没人出来承认,想必是施恩不图报吧。
几个主考官对一众护卫交口称赞,说这几个人颇有侠义之风。这些护卫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刚才挺身而出的是哪几个,只是平白得到了表扬,沾了光。
眼看着时辰不早,急着赶贡院,检查了封着试题的卷筒依旧完好无损,这才捧着重新上马,来到贡院。
贡院之中又一番检查,确认封印无误,几个主考官当场开封,从里面取出了试题。
看过之后,主考官面面相觑,随后默不作声将试题分发下去由考生作答。
柳川坐在贡院一间屋子之中,这是一间很小的屋子,此刻春暖花开,也不需要火炉起火了。
见试题送来,他不禁苦笑,肯定是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试卷。
可试题拿过来翻开一看,顿时间眼睛嗖嗖放光。
这试题居然在霍品良写几百篇策论之中,而且是原题押中!
柳川简直要蹦起来了,这霍品良真是押题高手,原题都能押中,太神了。
难道事先他不仅研究了太皇太后高滔滔的施政纲要,顺带着把宋哲宗的也想到了吗?
柳川顾不得去思索,兴冲冲提笔,将霍品良给他押中的那篇文章抄录了上去,连一个字都没改。
反正霍品良已经说了这文章是送给柳川的,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柳川生怕随意改动,凭自己三脚猫的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只怕会弄巧成拙。
写完之后,他原本想马上交卷的,可是又怕被人怀疑,于是百无聊赖的坐着等,等到已经有一些人交卷了,这才把试卷交了。
刚走出贡院,他就看见秋玥晴晴剑琴三个女孩,以及顾正岩等十几个师侄在外面等着。
见柳川出来,都兴高采烈的围了上来。
秋玥说道:“大少,怎么样?发挥的可以吧?”
晴晴说道:“柳大少才学在京城已经小有名气了,不少人都知道他那首诗,——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还有那一首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可不止一次听歌姬弹唱柳大少这两首诗词呢。”
柳川笑道:“这么快就谱成曲传唱了啊?”
段司空说道:“这全是因为顾正岩大人鼎力推荐的缘故,堂堂观文殿大学士,他推荐的诗词,哪有不争相传抄的?
更何况师叔你这首诗真的写的极为精彩,可惜当下科举不考诗词了,不然光凭诗词师叔就稳拿第一。”
宋朝科举考试中有时候要考诗词,有时候却不考。关键看当局者对诗词的态度,这一次科举就没有诗词这一项。
他们正议论着,忽听得身后有人高声道:“柳大少看样子考得不错,想必金榜题名不在话下吧?”
柳川扭头一看,却看到了屠京豹,他带着几个随从,手里拿着马鞭,一副诡计得逞的样子瞧着柳川。
却原来,主考官遇到惊马事件就是他一手策划的。
那几个挺身而出的护卫其实是他的人,其中有一个妙手空空的大盗,乘乱施展手段将封存试卷的卷筒给调包了。
他事先已经动用关系确定了卷筒的样子,找高手模仿制作了一个同样的卷轴,所以几个主考官都没发现被调包了。
这卷筒中的题目却是屠京豹找的一个老学究出的题,非常偏的怪题,料定霍品良无论如何也押不中。
难怪几个主考官看了题目都面面相觑,因为太偏太怪了。
屠京豹却没想到高滔滔为了探测宋哲宗跟她相距有多远,而故意让宋哲宗为这次科举命题。
原本他不动手脚,柳川这次铁定会名落孙山,因为及霍品良的押题和策论文章全都是针对高滔滔和礼部那些有可能出题的官员的,从来没有去研究过少年皇帝宋哲宗怎么想?
因为这时候的宋哲宗太没有存在感了。史料记载,高滔滔和宋哲宗在便殿听官员禀报事务的时候是相对而坐,官员向高滔滔禀报事情的时候,都把脊背和屁股对着宋哲宗,却从来没人在意。
可见宋哲宗在这些官员中心目中几乎没什么地位,所以也没有人去研究他,包括霍品良。
可没想到屠京豹并不知道内情,想发设法调换题目,让霍品良押不中题从而让柳川名落孙山。
可没想到这一下歪打正着,恰恰把偏转的车轮扭回来了。
他请的这老学究再怎么偏依旧不能违背当朝掌权君主的意志,所以仍然是按照高滔滔和礼部这些官员旧党思想为基调的,不能够当朝基本施政纲领,否则那就是路线问题了,会犯大错误的。
所以老学究出题尽管偏,但基本思路还是在框架之内,只要在框架这里,就跑不掉霍品良的押题。
看见屠京豹这幸灾乐祸的样子,柳川几乎立即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故意愁眉苦脸的样子跺脚道:
“他奶奶的,哪个缺德的龟孙子居然出这么偏的题,我都是到了最后差不多没时间了才胡乱写了几句,这一次考糊了!”
听到柳川这么说,秋玥顾正岩等人原本兴高采烈的,此刻都一片愕然。
只有屠京豹心里乐开了花,拼命憋着脸上的笑,不敢露出来,生怕柳川怀疑,还假意的安慰了几句。
忽听得一个个走出来的考生都破口大骂:
“乌龟王八蛋,出这种偏题怪题,生儿子没屁眼!”
“他姥姥的出题的龟孙子,我操他祖宗十八代!”
一个比一个骂得怨毒。
刚开始这些人还不敢大声咒骂,柳川这一开骂,犹如稻草堆里扔下的火星,马上引起了熊熊大火。
的确,这题出得太偏了,很多人根本都没想到过会礼部会试会出这样的题目,绝大多数都考砸了。
这题也的确太怪太偏,这些举人都窝了一肚子火,有人领头当然便跟着叫骂起来,一时间抱怨声叫骂声此起彼伏。
屠京豹原本还想幸灾乐祸几句,听这些人骂得怨毒,这不是骂他吗?因为这件事是他主导的。
当下只觉得脸上很难看,也没脸待在这,带着人急匆匆的走了。
……
皇宫。
宋哲宗担任出题官,太皇太后高涛涛要求一切按照规矩办,所以他跟以往的出题官员一样,也是完全与外界隔绝,直到科举举行完毕才能离开。
科举完毕,他才回到了寝宫,又是兴奋又是忐忑。
屠德妃是他最宠爱的妃子,已经早早等候在此。
她就是屠家长女,入宫后深得宋哲宗的喜爱,升到了德妃的宝座。
太皇太后对屠家还算看重,对她持宠而娇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但却给宋哲宗另外找了皇后,是眉州防御使兼兵马都虞侯孟元的孙女。
这孟皇后温仪知礼,纯善大方,却不善权谋,也不会阿谀奉承,更没有屠德妃那种妩媚妖女的百般手段,所以不得宋哲宗欢心。
而屠德妃,耍尽手段从一个小小婕妤一直升到了现在的德妃,都是因为得到宋哲宗宠爱,软硬兼施与皇奶奶太皇太后争取才册封的。
屠德妃对宋哲宗尽心尽力,此刻知道他从贡院回来,当然要赶来伺候。
一段时间不见宋哲宗,自然是一番云雨疯狂,这才躺在龙榻之上说话。
屠德妃枕着宗哲宗的肩膀,葱白一般的葇荑在他胸口画着圈:
“这次太皇太后让官家给会试举人出题,真是辛苦了,妾身没读过几本书,却很好奇官家出了什么样的题呢?”
“你倒猜猜看?”
“官家圣意臣妾可猜不着,是不是与王安石的变法有关?陛下曾多次跟臣妾说过,一旦亲政,务必恢复变法,励精图治,要把旧党那些老顽固全部都送到岭南去,再也不想见他们,估摸着科举也会出变法的题吧?”
宋哲宗大喜,一把搂住屠德妃:
“你可真是朕的可心人啊,朕没有白疼,你一下子就猜到了朕的心思。”
“臣妾猜对了,真的是变法的题?”
宗哲宗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太皇太后不让朕做的事,朕非要做。她不是多次在朕面前反复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吗?还说什么变法会引起天怒人怨,天下大变。
朕就是要让他知道,天下大变有何惧哉?只要变化能够国富民强,祖宗之法有什么不可变的?又有什么可害怕的?”
屠德妃抚掌大笑:“官家威风!到底是啥题目啊?”
宋哲宗深吸一口气,才缓缓说道:
“朕用了王安石的一句话为题,——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