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5章 文德四年十月
书名:我的亲亲压寨相公作者名:米娜本章字数:2065更新时间:2023-03-28 07:01:01
姚婉茹回了相府,姚家也请了太医为她治病安神。无论那一夜如何恐怖,她都不用再受宋忠平的折磨了。
正当栗红依心有不甘,打算找机会弄些可爱的小玩意吓唬吓唬姚婉茹让她彻底疯癫时,相府又传出了消息。姚婉茹死了!死于血竭。
姚府对外的说法是,袭击姚婉茹的恶鬼甚是凶猛,她身上的伤口一直血流不止,太医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殒命了。可栗红依和谢涛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样东西,血杨花。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测是对的。
谢涛用了些手段便打听到姚婉茹确实死于血杨花,太医在她成亲那日用的口脂里发现了血杨花的粉末。原本这些粉末的药量不会那么快致死,也就是能让她崩漏不止,身子大亏。等药力过去了,还可以慢慢调养。可那一夜宋忠平太过癫狂,下手也很重,在姚婉茹身上留下了几处大伤口,才致使她血竭而死。
原本是她要用来害人的东西却害死了她自己,冥冥中一切自有安排。
“可那口脂里怎么会有血杨花呢?是你给她下的毒?”栗红依问谢涛。
“我倒是想,可还没来得及动手。再说血杨花这东西来之不易,一时半会儿我也弄不到。”
“那会是谁呢?她是县主,大婚的时候有宫里的嬷嬷来给她上妆,用的脂粉也都是宫里造的。难不成是宫里有人让她死?宫里的人…会是谁呢?肯定不会是皇后,也不像是太后,太后是想整治她,并没想让她死。那到底会是谁呢?”
“管他是谁呢,反正人都死了。人死债消,这事也就算了了。”
人死债消。永宁伯府就算再恨姚婉茹也都不能再追究了。无论如何两人已经拜了堂,入了洞房,姚婉茹也算是宋家的媳妇,死了也得和宋忠平葬在一起。对于姚婉茹在新婚之夜受到的虐打,姚家便是再不甘心也没法跟宋忠平一个死人追究了。
皇后也试图追查下毒之人,可杖毙了好几个将作监的太监宫女也没查出任何蛛丝马迹,只能作罢。这本结果也在预料之中,皇宫里总是不缺做事滴水不漏的能人。
宋忠平和姚婉茹的死对于秦都城的百姓不过是一段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场秋雨后人们便慢慢淡忘了。至于皇宫里坐在高高龙椅上的帝王对此也不过是不痛不痒地几句感叹,远不及深得圣宠的嘉昭仪的及笄礼重要。
文德四年十月,薛兰欣在行完及笄礼之后便光明正大地侍寝了。第二日皇上就下旨晋封为嘉妃。侍寝之后也由赐汤改为了赐药,是真的坐胎药。文德皇帝已经被这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彻底拿下了,不介意她是薛良的女儿,真心实意地希望她能为自己诞育子嗣。然而,种子已经没了,即便洒下再多的雨露,也无法开花结果,终究不过是白忙活一场。
与薛兰欣一同晋封的还有瑜太妃,皇上特别下了恩旨晋封她为瑜贵太妃。这个老实本分的女人怎么也没想到伺候了先帝十几年,还痛失了一个儿子,才换来一个妃位。而先帝薨逝后,却莫名其妙地被晋封了贵妃,晋封的理由是对嘉妃教导有加。虽然她并不觉得自己教导过侄女什么,但晋封毕竟是好事,她也不想去深究,大抵是因为皇上爱屋及乌吧。
皇后也派人往广阳宫送了很多赏赐,对嘉妃的态度异常亲热,还叮嘱她要好好服侍皇上,早日为皇家诞育子嗣。然而,她心里无比清楚,无论皇上多么宠爱薛兰欣,她都不可能有孕了,以后这个皇宫里也不会再有任何嫔妃怀孕了,因为问题已经在根源上解决了。一个没有子嗣的嫔妃是不可能动摇皇后的地位的,更不可能影响太子的储位,对她好一点,全当是送给薛良的人情。
文德四年十月,宫里还有一桩也算是喜事吧。太后在长乐宫召见了大学士徐禛,之后便有风声说太后看中了徐禛的次子徐疏,有意将四公主下嫁。这一对倒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真的很般配。就连谢涛夫妇都深以为然,就徐疏那副漂亮的皮囊,不尚公主都可惜了。
听说徐二公子名草即将有主,秦都城一时间多少春闺梦碎。可一想到那人是赵云璎,便也服气了。整个大秦论身份尊贵,论才学,论相貌,赵云璎都是顶尖的,配得起徐二公子。
太后倒也没有急着赐婚,徐疏去了肃州,山高水远的,路上也不太平,万一有个闪失就不好了。一切等徐疏回来再说。
文德四年十月,马蹄岭也传来了好消息。工匠们终于把三弓床弩和冲车做出来了!谢涛亲自去了一趟马蹄岭验看,那威力简直刷新他对古代文明的认知。特别是床弩,十几人才能转动的绞盘,发射出铁箭矢,有效射程超过七百米,五百米之内仍可破铁甲,若不是准头差一些,堪比枪械了!谢涛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五体投地!
除了这些喜事,文德四年十月还发生了一件令文德皇帝极为愤怒的事。齐国派使臣带来了国书,说今年齐国糟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灾,要求增加岁供,由之前的每年二十万两增加到四十万两。四十万两,超过秦国一年赋税的十分之一了!
接到国书后,皇帝恨得心头呕血,本来向仇人称臣纳贡就已经很屈辱了,如今对方还变本加厉的欺凌。他真想立刻派兵直扑上京城,跟齐帝赵定邦这个老贼拼了!然而他不能。以目前秦国的国力是不可能跟强大的齐国硬拼的,只能暂时虚与委蛇。
文德帝在来使面前哭了一通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双方各让一步,秦国同意今年除了二十万两白银的岁供,再一次性送给齐国五万石(dan4)粮食。秦国目前的粮价是每石三两银子,五万石就是十五万两,齐国闹饥荒,粮价比秦国要略高些,这五万石粮食也差不多值十七八万两,再加上运到齐国所耗的银两,齐国倒也没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