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1章 蝗虫犯境
书名:我的亲亲压寨相公作者名:米娜本章字数:2132更新时间:2023-02-22 07:01:02
放下窦家的事儿,咱们说回宫里。自从有了嘉昭仪,皇帝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心。朝中无大事,后宫有美人,年轻娇美的身体实在让他着迷,少女的天真烂漫和痴缠爱恋更是让他欲罢不能,一有空便去广阳宫和薛兰欣“手谈几局”,有几次甚至把人传到御书房来伺候。薛兰欣也是极为懂事的,每次承宠之后都乖乖地喝下避子汤,没有表现出半点儿不愿意,这让文德帝更加爱怜。
做了好几年皇帝,他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帝王都要后宫佳丽三千。以至于皇后提出要选秀给他广纳嫔妃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
这一日皇后拿着拟好的选秀名单来太极宫给皇上过目,帝后二人刚说两句话,便有小太监来禀报说是秦州刺史杜悠之派人快马递来了折子。
皇帝心中咯噔一下,秦州南接楚国,东临齐国,难道是有敌军犯境了?他连忙打开折子,只看了几眼脸色便沉了下来。敌军倒是没有犯境,可是蝗虫的大军已经压境了!
正如谢涛担忧的一样,那些蝗虫从楚国南部一路北上,过临川,卢阳,南平,一直吃到与秦州临近的黄郡,用不了几天便能吃到秦州了。秦州主要种的是谷子,春谷再等上个半个多月就可以收获了,夏谷还没有成熟,若是在这个时候糟了蝗灾,今年的收成就完了!若只是秦州一地,倒也罢了,只怕按照这个速度,霜降之前渭州也难以幸免。杜悠之一面组织人手准备对抗蝗灾,一面赶紧写折子上报朝廷。
皇帝看着手中的奏折,心中一片冰凉。连年征战,今年终于没有战事,也算是风调雨顺。原本想着存一存粮草,发兵楚国以报去年的一箭之仇,进而灭了楚国。可这么大规模的蝗灾若是爆发了,恐怕又要等上几年了。
“高升,去传太子,姚增,徐禛,户部尚书来御书房议事!”皇帝吩咐道。
“是。”高升答应着便要出门安排,又被皇上叫住了。
“让谢涛也一块儿过来。”
“是。”高升不敢耽搁,接了旨便出去了。
皇后为了这个选秀的名单花了很多心思,如今这个情况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便小心地问道:“皇上,这选秀的事儿…”
“都什么时候了,还选秀?你是想让朕做个误国的昏君吗?”
皇后心里委屈啊,选秀也是你同意的啊?这怎么都怪我呢?
“你退下吧,朕要议事了。”
皇后也不敢分辩,忍着委屈行礼告退了。
皇后离开后,皇帝十分懊恼,大仇未报,皇祖父他们的亡魂还在乱葬冢里未得超度,素素的尸骨也还留在上京城里。可这些日子自己都做了什么,终日沉迷女色,像一个亡国的昏君。皇帝决定在薛兰欣及笄之前,不再进广阳宫了。
传旨的太监在南平公主府找到了谢涛。今日谢涛没有上衙门,栗红依也从军营回来了,旨意到的时候夫妻俩正在说事儿,他们说的事儿也正是皇上现在忧心的事儿。
今日一早,栗红依便收到了西九条的飞鸽传书,信上说楚国的蝗灾已经蔓延到了黄郡。黄郡紧挨着马蹄岭,弥渡河便是从楚国的黄郡进入马蹄岭然后流向齐国。
马蹄岭要想阻挡蝗虫大军并不难。,马蹄岭四面环山,蝗虫又没成精不可能飞过那高高的山岭,只要在几个入口点上火,便能把蝗虫阻挡在外。西九条担心的是蝗灾会蔓延到秦国,虽然他并不是秦国人,但到底和秦国是亲戚,总是要提个醒。
栗红依看了信,知道事态严重,交代了几句便离开军营回城了。回了府又差人去巡防衙门把谢涛叫回来商量,两人还没说几句话圣旨就到了。
“小公公,可知道皇上为何传我们进宫?”谢涛给传旨太监塞了一锭银子问道。
那小太监赔笑说:“奴才也不知道。好像是皇上看了秦州刺史杜大人的折子便传各位大人进宫议事。”
“皇上还传了那些人?”
“除了侯爷,还有太子,二位相爷,吏部尚书。”
谢涛夫妻对望了一眼,猜测应该也是蝗灾的事儿,看样子杜悠之也早有防备,心中稍安。
“我和你一同进宫。”栗红依说道。
“好。”谢涛点头。
两人也来不及换衣裳,跟着传旨太监进了宫。因为传旨太监先到巡防衙门去没找到谢涛,才又到了公主府,路上耽误了一些功夫,另外几个人已经先到了,正和皇帝在崇政殿议事。
“陛下,臣认为杜悠之的法子可行,趁蝗灾尚未蔓延到秦州,先组织人手抢收春谷,虽然提前收割产量会低一些,可总比颗粒无收要好得多。至于夏谷也不能平白损失了,可以收割下来做青储喂养牲畜。”杜悠之是徐禛的学生,徐禛对于自己学生的应对还是比较满意的。
“臣认为夏谷不可过早收割,应该先组织人手捕杀蝗虫,或许能保住一部分收成。”姚增出言反对,秦州的夏谷如果都收割了,蝗虫没有东西吃便会直接北上渭州,而他自己的庄子都在渭州。所以秦州的夏谷必修留着以拖住蝗虫北上的速度,才能为他庄子里田地收割争取时间。
皇帝听着两位丞相的话,心里也拿不定主意,便问太子道:“珩儿,你有什么想法?”
太子能有什么想法,他对农桑一窍不通,连谷子还分春谷和夏谷都不知道。皇上问到了,也不能不答,便说道:“儿臣觉得姚相所言甚是,还是要尽力保住夏谷,多派些人手捕杀蝗虫才是。”
徐禛冷笑一声说道:“楚国人也不是傻子,这蝗虫若是人力可以扑灭,他们如何能眼睁睁地让它们吃遍了几个州郡?”
太子有些不悦说道:“依徐相的意思就坐以待毙,任由它们吃光啃净?”
“臣未曾说要坐以待毙,但天灾非人力可抗衡,只能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皇帝看了看谢涛,问道:“谢涛,你认为该当如何?”
谢涛上前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臣赞同徐相的意见,尽量降低损失。同时也要尽力捕杀蝗虫。”
皇帝无奈地叹了口气,无论怎么样都是损失惨重,也只能如此了。他刚要开口说让杜悠之全权处置,却听见站在谢涛身旁的栗红依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