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7章 战场硝烟

第7章 战场硝烟

书名:探清水河作者名:善若水本章字数:2075更新时间:2022-05-20 12:02:51

主题曲一唱响。(MTV小字) 主题曲一:我不是你

我是你的眼,代你领略这万水千山。(行军的画面,白雪皑皑的群山,呼喊大莲的一声声回响)我是你的手, 代你抚摸这尘世的温暖。(朝鲜族阿妈妮顶着水罐拉着六儿的手,簇拥着他们,热情洋溢。) 直到有一天, 我成为你, 成为你体内流淌的血液(受伤鲜血汩汩流淌,一开始任其自然,后来用手去堵,九儿、小陶等人看到,急切地呼喊卫生员包扎),成为那喷薄而出的一声声呐喊: 回来 ,回来, 你去了哪儿?

走遍万水千山,也找不到你(旋转之后无力地倒在雪地上)。这尘世的温暖融化不了冻结的心(看九儿等人和战友嬉笑,自己落寞)。直到有一天,我不再想你, 我倦了, 我放弃(痛苦地捶打头)。 只是这漫长的冬, 漆黑的夜(冬天和月下的凄凉场景), 何时能过去? 回来, 回来, 你去了哪儿? 我-不-是-你(大莲的脸和六儿的脸重合又分开)。

在一次狙击战中,战争异常惨烈,敌人用机关枪压制着我方的进攻,尤其一个高处的机关枪居高临下,让我方损失惨重。六儿主动请缨,小陶、九儿都要跟着,六儿坚持让小陶留下,笑说:“别让人给我们全窝端了!”六儿重拍小陶的肩膀两下,毅然和九儿转身就走,两人仗着矫健的身手,跳过壕沟,匍匐前进,依靠多年培养的默契密切合作,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六儿冒险在前方吸引机枪手注意,九儿抄到后方,一颗手榴弹把机枪手炸飞了。

人们正在兴奋之时,一颗炮弹落到战壕里,战士倒下大片,六儿和九儿焦急地寻找小陶,他被炸昏了,脸上流着血,面目焦黑,六儿、九儿以为他死了,撕心裂肺地喊,好在对方慢慢睁开双眼,只是他看着六儿两人一张一合的嘴愣神,他的耳朵被炸聋了。

那边几个战士在哭喊,连长受伤了,在喊六儿的名字,六儿凑过去,连长用最后的气力费力地说:“六儿,我任命你暂时代理连长的职务,一定要夺取这个山头。”说完,缓缓闭上了眼。

六儿沉痛地闭上眼,再睁开时目光如炬,他注视着仅剩的20来个战士,坚定地说,“兄弟们,只能背水一战了,死也要像个人样,跟我来,我们要为连长报仇,为弟兄们报仇!”

一行人撤离战壕,沿刚才六儿和九儿的路线迂回到敌人侧方,刚离开,两颗炮弹接连飞过来,把他们刚才呆的地方炸了一个大坑。

借着炮火硝烟的掩护,六儿带头直扑向敌方的另一个机枪手,打死敌人,成功缴械,这一来我方如虎添翼,压制住了敌人的反扑,为避免敌军炮火的袭击,六儿率领队伍分散开移动式作战,等到拂晓时,我方援军到达,整个山岗静悄悄一片,敌人已经全军覆没,六儿等人疲劳过度昏睡了过去。

后援部队的将士们排成两队,夹道迎接这些被担架抬下来的英雄,集体敬军礼,一个首长模样的人拉住六儿的手,“你们立了大功,由于你们的牵制,我们在前方成功挺进,取得了我50军入朝后的第一次胜利,我代表全军将士感谢你们!”六儿在担架上想坐起来,被首长按住,“好好休养,后方慰问团和记者来了,你们准备接受采访吧,好好讲讲你们的英雄事迹。”

庆功大会上众人戴着大红花坐在前排,红色横幅写着一行大字:“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慰问演出”。主持人登场,“昨天,我们的曲艺大队副队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小蘑菇——常宝堃、弦师程树棠两名同志不幸罹难,但今天团员们坚持要演出,为了我们最可爱的人——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们!”演出开始,有独唱,有戏曲,群情激昂,到高潮处主持人对着台下喊,“我们最可爱的人能不能表演个节目啊?”

九儿按捺不住,对六儿说,“师哥,我们上!”三人请示领导,战士们一阵欢呼,三人来到后台,恰好行头齐全,三人化好妆,上演了一出《梁红玉鸣鼓退金兵》,满堂彩自不必说。

1958年从朝鲜撤军。面临裁军复员,领导叫来六儿,领导:“部队对功臣的待遇是可以有选择,说吧,想去哪儿,对组织有什么要求?”六儿:“我不想回北京了(伤心地)。我想去沈阳行吗?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和九儿、小陶在一起。”领导:“没问题。”

三人坐火车来到沈阳,下车看到苏联红军留下的坦克雕像感慨良多。去文化馆报到,有人出来迎接,“欢迎张副馆长!”

三人来到北市场,沿路打听大脸爹,人们都摇头,一问三不知。终于问到一个老者,告诉三人:“那个老东西欠一屁股赌债,房子也输没了,听说跑去要饭去了。”九儿:“在哪?”老者:“一开始在西边城郊有人见过他,后来就没信儿了,听说茅草房都塌了,大概早死了。”三人黯然离去。

在他们转身之后,镜头对准电线杆子,上面还有斑驳的油漆刷的文字,“寻人启事”,前面要有镜头呼应,大莲等人贴寻人启事。回放镜头,那张寻人启事在大莲他们贴后不久就被风刮到空中,不见踪影,只见灰蒙蒙的天空,地上是大莲和六儿在人群中交错而过的身影,这些画面都是泛黄的。

在文化馆开会,六儿建议恢复传统戏曲剧目,台下有反右分子当场站出来指责六儿是公然开历史倒车,与革命形势背道而驰,这是典型的右派言论。会后正馆长严厉地批评了六儿,六儿争辩两句,不欢而散。第二天早上,三人看到大字报贴在墙上,大标题:“右派分子张--”,正文里有“历史不清白、国民党”等等字眼,九儿气的上前撕,六儿淡定地制止他,九儿气得红眼,可看到早就置生死于度外的六儿,再转过头看到耳聋后变得异常沉默的小陶,无力地蹲到地上抱头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