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3章 买粮遇劫

第3章 买粮遇劫

书名:道是无情却有情作者名:花不辞树-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577更新时间:2022-04-25 17:33:05

眼看着那野猪只向前跑了两三步,就“嗷嗷”叫着,开始在地上打滚,而且越滚越厉害,叫声也更加凄厉。大约过了一刻钟,天地间终于安静下来,静得没有一点声响,田永仁只听得自己的心在“咚咚”直跳。

田有义先跳了下来,他用柴刀捅了拥猪头,确认野猪真的死了,才转身去叫他爹。

田永仁是被儿子半抱着下来的,一着地就瘫在了地上,浑身湿透的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田有义倒恢复了正常,让他爹歇着,自己去砍了树枝藤条,不到半个时辰,做好了一个大大的网兜样的物件。

这会儿田永仁总算是还魂了,看来这头野猪还真有二百多斤,走近了才发现野猪的两眼全是血,原来木棍射中了眼睛后,野猪疼痛难忍,打滚时太用力,撞到木棍,那两条棍子就成了催命符,直接没入了猪头里。

田有义让爹先回村里借辆牛车,到村口等着,他自己拖着猎物慢慢下山,山上野草多,又是下坡路,拖着并不十分吃力。

费了老大的劲,才把野猪给弄到牛车上。“爹,有了牛车会快一点,要不去县城卖吧,县城人多,可以多卖一点钱的。这大家伙镇上不一定有人要得起呢。”田有义看看天色和父亲商量。

当爹的哪会不答应,庄稼人时间不值钱,来回多花两个时辰,哪怕多赚一百文也是划算的。

赶了四十多里的山路,父子俩进了县城,打听了最高级的酒楼,两人来到了大门外。

这二层的酒楼真是气派,雕梁画栋,朱漆大门,青砖铺地。亮堂堂的大厅里桌椅板凳铮铮亮,还没到饭时,店堂里的伙计们有的擦桌凳,有的拂灰尘,忙碌又有序,看得田永仁不敢朝里走,生怕弄脏了地。

田有义走上台阶,对着附近的一个伙计作了个辑:“这位大哥,请问掌柜在吗?我们是卖山货的。”

小伙一听是卖山货的,笑着说:“我带你们从后门进去,在院子里等着,我去请掌柜的。”

把牛车赶进院子,一听猎了头大野猪,大伙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过来看个热闹,看到那两个血窟窿,无不啧啧称奇。

不一会儿来了两个中年男子,看样子是掌柜和大厨,两人看了货商量了一下,掌柜的开口了:“这位大兄弟,山鸡每个三百文,这野兔小了点,一百五十文,下次大点的给加三十文。这麂子也是了嫩了点,一两银子,成年的一两四。这野猪嘛肉太柴了,还得和家猪肉一起炖,二两银子怎么样?以后有货尽管往这里送,直接从后门进就行。”

田永仁有点激动,他正想点头,田有义接过了话头:“掌柜的,野猪肚是治胃病的名贵药材,这成年的药效更好,是难得一见的好货。要不,我等着杀了猪,肚我带走,肉就二两银子。”

掌柜的不禁多看了眼前这小子两眼,心道“碰上懂行的了”。他转眼笑咪咪地对着父子俩说:“哎呀,我也是第一次收野猪,还没这小兄弟懂行呢,失敬失敬。这样,两位先歇着,我差人去请回春堂的方大夫过来瞧瞧。”

不大功夫,方大夫来了,最后商定猪肚三两半银子由方大夫收走。

捧着七两银子和二百五十文铜钱,田永仁差点就要掉眼泪了。他这辈子都没一次性摸过这么多银子呢。

“请问掌柜的,年里最迟几时还能送货?”田有义倒是面上无波,在旁边冷冷地插了一句。

“二十二可以,接下去也要准备过年了。”

“谢谢掌柜,告辞了!”父子俩来到街上,找了处没人的地儿坐下来盘算着买点什么回去。

“有义啊,今儿得了钱,爹是真高兴。有义有出息了,可以帮衬着家里了,你娘知道了,不定又要高兴得哭了。”

“爹,今天趁着有牛车,先多买点米面回去,再割二斤肥肉,给大伯和阿爷阿奶一起吃顿好的。我估摸着,只要不下雨,每天不空手,再挣个八两十两没问题。买点棉花布头,棉衣棉裤得一人添一套。”

“有义啊,有这些钱,精打细算点,够咱好好过日子了,这个打猎太危险了,要不咱别去了,今天是万幸,没有伤着。人不能太贪心了,你娘知道了也不会再让你去的。”看着老爹脸上的笑容,田有义心里一动,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行,明早去把套子都收了,不管有没有,都不去下套了。爹说的也是,万一套到人,也是不妥的。还有,今天的事,就不要和娘说了。”他嘴上答应着,心里却盘算着另外的事情。

父子俩到了粮铺,买了三十斤米,三十斤白面,又买了一百斤杂粮面,花了一两银子。父子俩合计了一下,干脆买了四百文的棉花和做裤子的深色布头,好让娘和阿奶早点动手,最好年前能一人赶一套新衣服出来,做上衣的布让娘自己到镇上挑。

快离开县城了,田有义眼看着是最后一个包子铺了,他问爹拿了四十文买了二十个大肉包子带回去。

一路上,父子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将来的打算,转到了一个山岙口,冷不防前面横七竖八拦着破木头,人可以过,车是肯定过不去的。

停了牛车,田有义和爹准备把路清干净。呼啦啦从旁边草丛窜出来四个男人,田有义看了一眼,大的大约十八九岁,小的才十四五岁,都面黄肌瘦的,站在那里虚张声势:“把车上的东西留下,老子放你们走人!”

“这位兄弟,大家都是穷苦人,求求你放了咱们……”田永仁在边上低声求饶。

“行,打得过我,车上的东西都归你们,四个一起上吧”。田有义说完,蹲下身子,四个人还没近身,只听得“哎哟哎哟”的,都单膝跪在了地上。原来田有义蹲下是从地上捡了石子,打在了他们的膝盖上。

唉,出师不利,头一次出手,就碰上个硬茬子,四人无奈,只得跪着求饶。

田永仁看着不忍,把他们都扶了起来。一问才知道,四人是堂兄弟,老大叫石大宝,都住在山上一个叫青石岙的小村庄里,那个村庄边上全是草坡,只是这种野草根长得深,开垦了种地,没几天那些根上就能钻出草芽,疯长几天,就把庄稼给吞没了。有路子的人家都离开了,现在村里人不多,可是这山上少量的地也只能种一季麦子,种不了水稻,其它时节就种点高梁和黄豆等杂粮,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前个月阿爷病了,花光了家里少得可怜的一点积蓄,这不已经两天没开火了,实在没辙,才想着抢点东西填填肚子,没想到出师不利。

田有义心里盘算了一下:“要不这样,我和爹借你们五十斤杂粮面,开春了我过去找你们,到时合计一下怎么还粮。你们带口袋了没?看你们也饿得慌,这四个包子先吃着吧。”

四人千恩万谢,拿出一个打满补丁的布口袋,却看着包子都不下口,最后还是老大表了态:“带回去全家分着吃吧。谢谢恩人,不满你们说,全家已经半年没沾过肉味了,最多就是山溪里抓条小鱼,熬口汤过过瘾,可惜鱼也很少有。”

分了大概五十斤杂粮面给他们,四个人齐齐跪在父子俩面前:“恩公在上,以后有用得着小的,只管开个口,万死不辞!”

一场劫难有惊无险地解决了,田永仁心头沉沉的,他不是心疼那点粮食,他是想到如果没有儿子的法子,他和那四兄弟的处境也是半斤八两,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