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什么生意最赚钱
书名:性转:回到古代当包工头作者名:巫妖小艾-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995更新时间:2022-11-26 02:19:27
善缘县开始免费放粮! 所有人,只要持有善缘县户籍,都可以按人头领取十天的粮食。 每个人每天一斤,十天就是十斤。 十天之后还可以继续领取。 刚开始,没人敢信。 那小艾只能从自己的店员、雇工开始。 然后有人大着胆子过来尝试,按过手印之后果真领取到了足斤的粮食。 “小老儿家里五口人,一个人十斤,五十斤粮食,一文钱都不收。那仙师真是大好人啊。” “那仙师,小老儿给您磕头了,您才是救苦救难的神仙啊,小老儿以后谁也不拜,光拜您。” 五十斤粮食,听起来不多。 可那是敞开了吃,真要灾年的话,人们会省吃俭用,再在粮食里掺入草根树皮锯末甚至泥土,五十斤粮食可以吃上好几个月的。 一时间,街道上全是运粮的马车和领粮食的人群。 一袋袋粮食从那家村运过来,堆砌在县城街道上。 然后又放上独轮车、扁担,运进家家户户。 领到粮食的、没领到粮食的,全都跪地磕头,大声感谢。 与此同时,那家村中爆发出激烈争吵。 村长看着一驾驾两轮马车装满粮食出发,脸皮子都在哆嗦。 “小艾啊,这都是粮食啊,灾年来了,这都是命啊!都给人家了,咱们吃什么啊,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其他人也都簇拥在那小艾身边,就连在外面干工地的那大力等人也抽时间回来了。 “小艾哥,是谁跟咱们作对?” “对,小艾哥,你说个名儿,我废了他去!” 那家村现在也算是成功人士了,事业高升、财源广进,所以村民们都心高气傲的很。 以前一穷二白的时候都没人敢欺负到头上,现在发达了,反而被人堵着家门口闹事。 谁也受不了这个鸟气! 村长一拍大腿,“这么一会儿功夫,又出去几千斤粮食,这可都是命啊!”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艾脸上。 他们希望那小艾能喊停! 那小艾缓缓抬起头,“大家……粮食为什么是命?” 村长吹胡子瞪眼,恨不得一巴掌拍死那小艾。 “你是没下过地,不知道种地的辛苦啊。老头子没读过书,也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其他众人纷纷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那小艾扫了一圈,唯独从鲁柚儿微微翘起的嘴角看到一抹轻蔑和不屑。 “村长!各位叔伯兄弟!我有一点不明白!” “你说,有什么不明白的?” “我不明白一点,谁告诉你们饭只能吃米面?谁告诉你们除了米面就没吃的了?谁告诉你们不吃米面就活不下去了?” 众人全都愣住。 谁告诉的呢? 好像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说的,几百年上千年了。 早已经不知道是谁说的了。 那小艾嗤笑一声,“是当权者说的!是食肉者说的!” 随即,那小艾指向江牧云,“大才子,你来说说,古代是怎么规定的?” 江牧云想了想,说道:“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听到了吧?”那小艾用白话重复了一遍,“天子可以吃猪牛羊,诸侯可以吃牛,上卿可以吃羊,大夫可以吃猪,士可以吃鱼,而平民老百姓,只能吃菜……或者说吃草……也就是麦子、谷子。” 上辈子时,也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 外国人说中国人吃猪肉把全世界的猪肉吃涨价了,请中国人不要吃猪肉。 外国人说中国人吃牛肉把臭氧层吃出空洞了,请中国人保护臭氧层,不要吃牛肉。 外国人说中国人不要吃海鲜,给海洋生物留一条活路。 外国人还说…… 那小艾嗤笑一声,“江秀才,你再说说,为什么要定下这样的规定?” 如果是以前,江牧云肯定会回答说:“古礼如此。” 可是在那家村这么长时间,江牧云的思想早已经不同往日。 他认真地考虑了一下,回答道:“如果人人吃牛羊,这些东西势必会变得稀有,公卿大夫们就吃不到了。所以他们规定平民老百姓不能吃肉。” 那小艾又问道:“大家伙也都说说,这一年来,咱们吃得最多的是什么?是米面,还是各种肉类?” 那家村的村民沉默了。 自从那小艾嚷嚷着要盖圆楼那天起,村里的伙食就变了。 以前大家都是饥一顿饱一顿,可是从那天起每天一头猪。 油水最足的部分都给村里人分了吃,那小艾自己吃全是骨头的排骨,还跟那大力一起吃猪下水。 再然后又有了鸡鸭,有了牛羊,有了鱼虾…… 总之,村里的肉食就没断过。 村长拐杖往地上一杵,“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可咱们家的粮食都不要钱送出去了,这不是损失吗?” 那小艾回答道:“村长,有一句话叫做——钱聚人散,钱散人聚。只要掌握了善缘县的民心,咱还会缺钱吗?” “十万石粮食啊!那可是十万石粮食啊!小艾啊,就是灾前的粮价,咱们也花了六万两啊!” “村长,给我两个月的时间,这六万两还能翻倍挣回来!” “怎么挣?” 那小艾笑了笑,没回答。 但是看他信心满满,胜券在握的样子,村长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好好,就依你!反正,这个是你的老婆本,你不挣回来,就娶不上老婆。” 一句话,那小艾和鲁柚儿全都变了颜色。 那小艾心中暗道:好不容易过去了,村长你又给提起来了。 “咳咳……那个什么……我还有事……先走了……” 那小艾骑上马一溜烟跑了出去。 善缘县进进出出的全是运粮队伍,那小艾生怕被人认出来,不敢进城,而是选择绕过县城,直奔津门县。 人刚到,钱员外、丁员外、王发财、金五爷等人已经等候多时。 金五爷递上来一封信:“主人,我用钱庄的路子查了查,这次对咱们出手的是徽帮粮商。” 徽帮? 徽商? 那小艾脑海中瞬间蹦出这个词。 要说起徽商,在上辈子时可谓是闻名遐迩。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是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与潮商、晋商并称为中国三大商派。 徽州府紧邻湖广、襄樊、巴蜀、豫州,全是产粮地,又在京城边上,江浙之地最为富庶,不愁粮食没地方卖。 那小艾反反复复看着纸上的信息,“徽帮跟咱们相隔千里,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为什么要对咱们落井下石?” 金五爷一拱手,说道:“因为青州林家!” 此言一出,屋中众人瞬间开骂。 “狗东西!就知道他们不安好心!” “该死!这林家自己跟咱们作对还不算,又拉上徽帮!” “奶奶的,回去就锤死这家伙!” 那小艾竖起手掌,“不急,先听他把话说完。” 金五爷连忙解释道:“主人可还记得铁盒的真香面?” “记得!铁盒包装,油纸裹着面饼,还有特制的调料包和蔬菜包,是双木茶馆专门打造出来的高档礼品。” 当然,这一切都是那小艾和金牌大掌柜私下里的交易,林家大公子还蒙在鼓里呢。 “对!就是这个!”金五爷连忙说道:“听说宫里面很是喜欢,将其定为贡品了,上行下效,风靡一时啊!徽帮的粮商很眼馋,所以打听到了咱们。” 那小艾呵呵一笑,“他想做真香面的生意,大可以找我谈,找我聊,何必搞这种手段?” 金五爷低着头,不说话。 不过,想想也明白,在徽帮眼中,无论那家村还是善缘县,都不值一提。 想要什么,夺过来就是! 好好商量? 不可能! 巧取豪夺惯了的大地主根本就没把那小艾放在眼中,更不可能和一个乡下的野小子合作。 那小艾心中冷笑:本以为是因为土地合作社的原因,引起了这些粮商的警惕和仇视,却没想到是这样。太高看这群家伙了。 “金五爷!” “诶……主人,叫小的小五就行。” “徽帮最大的产业好像不是粮食吧?” “主人你说的是!徽帮粮食生意做的虽大,甚至军粮都是徽帮负责。但他们最来钱的还要数贩盐!” 那小艾点了点头。 古往今来,最赚钱的生意不外乎:盐铁、丝麻、茶马! 而其中最赚钱的,当属盐铁。 但盐铁是官营的,平民老百姓根本做不了。 即便那小艾得了云无疆的许可,也只能打造一些农具和生活用品,根本不敢铸造兵器。 而盐比铁更加赚钱! “徽帮的盐业生意做得怎么样?” 金五爷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徽帮靠贩卖私盐起家,也一直在布局和经营盐业生意。本朝初立时,关陇之地的盐商势力最大,但是后来定都金陵,徽帮近水楼台先得月,攀附上了权贵,迅速发达起来,这才压住了关陇之地的盐商。” “关陇,那就是云州的地盘了?” “没错,关陇盐商的后台正是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