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65章 将错就醋(错)

第65章 将错就醋(错)

书名:神机军师混汉末作者名:忙碌的闲人-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08更新时间:2022-05-09 17:20:03

“这些老鼠怎么会吃洒缸的封泥呢?”看着被老鼠啃咬得碎了一地的封泥,赵传不禁奇怪。

“小郎君不知,这封泥当初制作时为了效果好,里面掺了泡透的梗米,而且还加了蛋清以增加黏性和韧性。”

“看这样子,似是老鼠饿了一冬,开春要吃饱生仔,才会被封泥中蛋清和梗米的味道吸引过来。”旁边的老酒工分析道。

“以往荷花姑娘在时每天巡视四五次,连一颗老鼠屎都会捡起来扔到远处,绝不会出这种情况。”

“就是呀,这守值的保准是贪杯喝醉了才让老鼠钻空子。”

众人讨论的似乎都有道理,赵传却始终感觉有些不地劲。

凝神细细打量库房的布置,又围着库房仔细观察。

“你们刚才打死了多少蚂蚁?”赵传的问题好奇怪,谁记这个呀,反正是很多很多。

“刚才大家伙说老鼠饿了一冬,贪吃那封泥中的梗米和蛋清。那蚂蚁是贪图的中什么?为什么也抢着往这库房跑?”

赵传一提醒大家伙都想了起来。对呀,为什么来了这么多蚂蚁呀?所有人上阵拿开水烫蚂蚁呀。

赵传慢慢踱到库房门口,看着被踩踏烫死的一堆堆蚂蚁的尸体,黑乎乎的有些恶心。

又顺着痕迹转到库房内部。放酒的库房严禁火烛,只能借着门口透进来的光线仔细查看。

这里还有残存的蚂蚁,仍不知死活的往外拖运封泥。

赵传灵机一动,立即找到一块稍完整的一块封泥,伸出舌头舔了舔。

有点甜!

突然,赵传的眼前一亮,想到了什么。急忙抓住荷花吩咐道:

“快,命人将所有的酒缸封起来,这回一定要封好,这些都是好东西。”

……

“司马真,你不是说那赵家酒坊今年一定拿水出高度白酒了吗?为什么他家的贡单上还有精醇酒水?”

东阁祭酒举着从宫中抄录的赵家酒坊的贡单,气急败坏的责问司马真。

“不可能,不可能!赵家酒坊的白酒已被我全部毁了,这是我亲自去办的,绝对错不了。”司马真拿起几上的贡单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哼,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东阁祭酒上次抢了赵家酒又被逼着送回的事情,在朝中已成为闲谈中的笑话。实指望这次司马真的行动能给赵家安上欺君之罪,以挽回自己的面子。

“使君,赵家一定拿不出这些贡酒,我敢以脑袋担保。”司马真怎么可能轻易认输。

“赵家的酒库已无可用之酒,我已查证过了。这个贡酒一定是假的,使君可以直接告他欺君。”

“他们没有酒拿什么交贡?你的消息准不准?”祭酒已吃过二次亏,不再敢轻信司马真。

“使君放心,我消息是赵家嫡孙——”司马真贴近祭酒耳边细细讲明。

许久,祭酒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洛城大街上,一排马车车队浩浩荡荡向皇宫中驶去。车上装着盖着大红盖布的大缸。

偶然被风吹起一角的红盖布下,缸上写着苍劲有力的大字——“酒”。

这是赵家酒坊按例向皇宫交进贡的日子。

马车车队按例走宫城的西侧门。侧门的守卫接过车辕上的青年递上来的货单,逐一检查后放行。

检查完毕,少年又逐一检查每一个酒缸的绑绳,才一遍遍叮嘱运送的兵侍千万小心,要确保安全地将酒送到库房。

……

朝堂上,处理完日常事物,旁边的小太监刚要宣传退朝。东阁祭酒从一侧站了出来。

“启禀圣上,赵家酒坊所送贡品与贡单不符,已属欺君。请圣上明查。”

“小小商户送来的贡品不符这等小事何需拿到朝堂商议。东阁祭酒小题大做了。”圣心有些不悦。

“圣上,非臣下鲁莽,实是这赵家的贡品是治粟内吏引荐,臣不敢私自做主处罚。”

“那就送交廷尉府查办。查实出结果再说。退朝。”

东阁祭酒冒着惹圣心不悦的风险也要禀告此事,就是为了让廷尉府查办。

廷尉府查办是出了名的酷吏,到了他那儿,没有治不倒的贪官,没有整不死的刁民。

……

“廷尉大人,小子是赵家酒坊的掌事。不知大人因何传唤小子至此。”赵传虽又膝跪地,但一副心底无私的样子倒让廷尉有些怀疑祭酒的指证是否真实。

“小子,东阁祭酒指证你家送至宫中的贡品与贡单不符,犯欺君之罪。究竟如何从实招来。”

“使君为小子做主呀,赵家乃是普通商户,得圣上垂青得宫中贡奉机会,怎么敢欺君。”

“廷尉大人,刁民恐怕是不打不说实话呀,还是要用点武刑才管用呀。”坐在一旁侧席的东阁祭酒不紧不怕的提醒着。

“祭酒大人多虑了,来廷尉府的没有谎报之人。”对于祭酒干涉查证,廷尉非常不满。

“廷尉大人请过目,小子抄录的当日与宫中签订供酒的合约,和小子今日送到宫中的酒水合约。”赵传从袖中抽出二份锦帛,双手呈上。

“小子从酒坊押运送到宫中的酒水与上述供单完全对应。”

廷尉仔细审视赵传呈上的合约和贡单,“嗯,确实是一致,是精醇酒水。”

“小子此次送交宫中的是‘水醋’,确是小子酒坊精心酿造。”

“胡说八道,你送到宫中的明明是酒,那缸上写的清清楚楚的一个酒字。”祭酒见赵传竟然将谎话圆了过去,大怒,立时站起来揭穿。

“祭酒大人,小子家的贡酒已在宫中,请大人派人再场查验即可。”

赵传当然不怕他们查。因为缸上的字是他写的。

当日将酒送到宫中时,路上故意将缸上的红盖布揭起,能看到缸上写得左右分开较大的酒字。让祭酒家派来盯梢的人看到。

到宫门前赵传挨次检查缸上绑绳时,顺便在每一个“西”字的旁边加上一个“昔”字。

当时城门官也只是检查货物,根本不会注意缸上的字。

现在那缸上就是清清楚楚的“水醋”二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