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2章 乱点鸳鸯
书名:神机军师混汉末作者名:忙碌的闲人-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86更新时间:2022-05-09 17:55:40
“荷花,你看小郎君成天神思恍惚的,是不是病了?”顺子看着主子日渐消瘦,心急如焚。
“我看着不像身体有病,像是心里有事,心里有病。”
“心里有病,想事情?酒坊这边没什么事呀,是氓山那边?”
“大冬天的氓山全是雪,连狼都躲起来了能有什么事。”荷花白了顺子一眼,满脸的嫌弃。
“哪里也没事情,小郎君能想什么事呢?”
“没想事就是想人呗。”荷花一语中的。
……
这几天,赵传的书房里纤尘不染。顺子一会进来擦擦书案,一回进来扫扫地面。
或者一会送杯蜜水来,一会端盘小果来。赵传以为顺子有什么难言之隐,想说又不敢的样子。
其实是顺子千方百计想打探小郎君的心事,想知道他家主子想的那个人是谁?
他曾经听人说,识字的人想什么人就会给那人画像,或者给那个人写诗。
可是小郎君现在成天闷在房中练字,也不见他画像或者写诗呀。
主子的心事顺子不敢问,就频繁进主子的书房,观察主子的行为。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顺子发现了小郎君的一个秘密。
小郎君写字时经常会写一个“姬”字,而且是反反复复写很多遍。写完了还拿在手中一直看呀看。
这个字顺子认识,旨酒轩那些挂在墙上,写着胡姬名字的牌子上有这个字。
但小郎君写这个姬字是什么意思呀?
顺子搞不懂主子心思,就在打扫书房时,将小郎君写很多遍的那个姬字挑了出来。
“长君,小郎君这段时间总写这个字,写完了还拿在手中一直看呀看。”
顺子看到主子奇怪的样子很是担心。不敢多问,就将这些字拿给赵淳,想从长君这儿找到答案。
“传儿每次写这个字时就会愣神?。”赵淳看着大小不一,形态各似的姬字,紧锁眉头陷入深思。
“是呀,小郎君写字时每次遇到这个字都会写好多遍,还会拿着字愣神。哦,有的时候还会看着字笑。可吓人了。”
“哦?这个姬字是一个人吗?传儿在想一个叫姬的姑娘?”赵淳的眉头渐渐展开,微微上扬的嘴角荡起满脸的笑意。
“父亲大人,传儿终于开窍,他有心上人啦。”赵淳兴冲冲地拿着那摞纸,满心欢喜的来到太和苑。
“这就是传儿喜欢姑娘的名字?”老太公捧着一摞纸有点犯难。只有一个姬字,怎么找呀。
“父亲大人,也不是很难。传儿日常的生活圈子并不大,也就是酒坊和氓山。”
“咱们就在这个范围内找那个名字中带‘姬’字的女孩。”为儿子找媳妇,赵淳最是积极。
酒坊人来人往,赵家老太公主持的人口普查,很快从赵家酒坊遍布大半个洛城。
幸亏这个时代女孩有名有姓的比较少,管家赵构拿到20个名字中带“姬”字,适婚女孩花名册已是十日之后的事情。
拿着20位姑娘的名册,老太公眉开眼笑似乎已喝到了孙媳妇的敬酒一样。
“这些姑娘只是粗挑出来的,到底哪位有可能是传儿心怡女子还要再研究研究。”
“要不让传儿直接来指认?”老太公有些着急看孙媳妇。
“不可。传儿如果愿意说早就说了,咱们即是要帮传儿就别让他提前知道了。找到再说。”赵淳这样的老父亲也算是为儿子操碎了心。
三日后,经过紧张的选拔与淘汰,最终——
“好了,这三个女子,长相、家世、性格都合适。传儿心怡的女子应该就是她们中的一个。”老太公满心欢喜。
“快点安排一下,分别请六位女子来旨酒轩小坐。给他们多一些接触机会,也解我传儿相思之苦。”
……
“小郎君,二楼的客人请您去讲讲高梁酒。”
赵传也不明白为什么,这几天频繁被客人请去说话。
有时是讲酒,有时是讲肴食,还有时就是啥事也没有就是说话。
之前有客人有疑问店小二就能解答,顶多是全掌柜上去补充着解说一些。
从来没有客人直接点名让他去说话的,今天这已经是第二次被客人请去说话。
这种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最让人难受,一定要想办法了解清楚。
“顺子,你穿上我的衣服,跟我一起去。”赵传叫来顺子,与他互换了衣服。
“小郎君,我可扮不出您的样子呀。万一客人怪罪,我不敢。”平时机灵淘气的顺子此时却怂了。
“没关系,我与你一起上去,你扮作我的样子端坐在那儿不用说话。我会应付的。”赵传一边为他打气,一边催促着他快换衣服。
顺子与赵传身材相仿,但被逼着换上主子衣服后,他浑身不自在的样子怎么看都别扭。
“行了,挺直身子,别回头。上楼。”赵传有点急了,也不给顺子适应的时间,推着他就上了二楼。
二楼雅室里,旨酒轩新酿的白酒、窖藏的上好黄酒、各色肴食、各种糕点一应俱全。
旨酒轩的能拿出来的所有好吃食都摆在席上,却不像是酒席上坐着人的消费的风格。
坐在席上的三男一女,都是大约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穿着干净清爽像洛城的殷实人家。
平常这种人来旨酒轩大多在前厅的游廊或亭阁边喝酒,很少有来二楼雅室。
更不可能点上这么多吃食与酒水。
顺子被赵传推着进到雅室,腿软的竟想要跪下,被赵传从后面一拉腰带终于站着行了深深的揖礼。
“赵家小郎果然一表人才,快来席上就坐吧。”
中年妇人看到赵传主仆分外热情,竟要拉他们入席。
顺子急向后退,侍从打扮的赵传上前深深一揖:“我家小郎君岂敢与客人同席。请问客人找我家小郎君有何要事?”
见回话的竟是仆从,正经主子倒站在后面低着头一言不发。中年妇人有点不高兴。
“赵家小郎站在那儿不说话却是为何?外界传言小郎心智机巧,能言善辩怎么却让下人与我们回话?”
“娘子莫气,我家小郎君前日偶染风寒,嗓哑不能言。”赵传急忙辩解。
“母亲,小郎君身子不爽,莫难为。”
忽然,雅室帘后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响了起来。赵传和顺子同时看向帘后。
听到帘后说话,中年妇人态度突然转变。“唉呀,我倒是不如女儿体谅了。小郎身子不爽,就坐下说话吧。”
说着,眼睛看向坐在对面年龄略长的男子。
男子立即起身,向赵传客气的抱拳道:“小郎君请坐下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