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章 官商名利场
书名:神机军师混汉末作者名:忙碌的闲人-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93更新时间:2022-04-25 14:02:32
在荷花的严密守护下,当近800斤牛肉干终于安全送回到赵传身边时,那些跟在车后的馋猴子终于放弃了偷肉的打算。
不过馋猴子的宣传作用却不容小觑。这些孩子们回去后,四处炫耀自己在洛水河边晾晒,饱食牛肉干的壮举。孩子们的吹嘘不仅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还引起了仕族贵人们的兴趣。
赵家酒坊的牦牛肉干,很快成了达官显贵们争相抢购的美食。只是赵传的饥饿营销再次上场,本就价格不菲的牛肉干更有了黄金般的价格。
牛肉干千金难购也不全是饥饿营销的原因,旨酒坊马上就要开业了,好东西要给自家酒吧留着。
只是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赵家万事皆备,只待吉日开业的时候,一个噩耗传进洛城。
洛城以北的重镇澶州,连降暴雨以致黄河决堤。澶州遭了水灾,将会影响到京师。
赵传对这段历史事件是知道的。据历史资料,黄河水流从澶州南山入城横穿至城东,沿途损坏老百姓的房舍无数,因房倒压死民户不计其数。被黄河水肆虐的良田又何止千万。
之前赵传劝胡商步鹿根放弃制作胡酒计划时,就是依据历史上的这件事说的。但在历史上这次洪灾没有记录灾民的事情,也没有记录对洛城有影响。
赵传迅速翻阅脑中的数据储备,仔细回想历史资料上的记录。突然醒悟,记录历史的那些达官贵族,根本不在乎老百姓的生命。
在史官的记录中,皇宫中的一只猫死了致贵人伤心,也比洪灾致百姓无家可归重要。
以前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那也是站在社会上层人物的视觉上去说的吧。
历史是当权者书写的,是当权者臆断的重要人与事。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像蝼蚁一样的老百姓,永远进不了史书的记录中。
想通这些根本无力更改的史实,赵传的愤愤然也渐渐平息了。生活在当下时代,与其慨叹历史不公,不如考虑如何度过难关。
大约不久的将来,会有澶州的难民潮水般的涌进洛城。洛城也将面临粮食匮乏、人市混乱的局面吧。
"世朴,澶州遭水灾会不会影响咱们旨酒轩开业呀?"老太公凭多年经商的经验,敏锐觉察到水灾对自家酒坊生意的影响。
"父亲,儿子也在担心这件事情呢。"赵淳这几天也真的犯了难。旨酒轩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开业的时辰也是早就测算过的,难道测算有误?开业的吉时可是影响店铺以后生意的大事呀。
"旨酒轩开业的准备都已齐整,吉时开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现在开业会不会将来灾民入城受到影响,儿子也是心中忐忑。"这种大事的定夺赵淳还是习惯依赖老太公。"传儿、槐儿,这事你们怎么看?都说说吧。"老太公正好乘这个机会考察下家中几个小辈们的应对。
"大父,旨酒轩的开业时辰都是测算过的。如果不按时开业会不会受到反噬?"赵槐还未及冠,宫中经营上的事情很少参与。但他一直有争家产的心思,分店开业这种大事很是关心。
"我也同意槐阿弟的意见。"赵传的赞成意见倒让赵槐大吃一惊。
之前赵槐一真想尽办法打压赵传,甚至设计杀死他。虽然哪一次也没能成功,但二人心中终有所芥蒂。没想到老太公第一次让赵槐对家族大事发表意见时,赵传竟投了支持票,赵槐心中反而不安。
"大父,我支持槐阿弟的意见。"赵传丝毫未将赵槐的小心思放在眼中。
"咱们旨酒轩的开业已在街面上人尽皆知,如果不能正常开业定会遭到别人的非议。这对旨酒轩口碑影响极差。小子认为不妥。"老太公对赵传的分析也极是赞同。一直微微点头赞许。
"父亲大人担心旨酒轩会受灾情影响的事情,小子私下也想过。旨酒轩开业后,咱们可按街面行情,随时调整经营策略。"赵传转向父亲赵淳,将父亲的担忧一并说出。
"传儿,旨酒轩是酒肆,除了卖酒还能做什么?"赵淳依然心下难安。
"父亲大人,旨酒轩前院临街,后院独立。将来完全可以后院沽酒,前院赈粥呀。"赵传的话音未落,厅上就发出各种惊讶的议论声。
"前院赈粥?这种事情都是朝廷干的,咱们哪能去做呀。"
"长孙郎君是不是近来与什么大人物搭上了关系,忘记咱们是什么人家了吧。"
"小小年纪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呀,官府怪罪下来谁来承担罪责。"......
赵传对这些议论也不在乎,这个家还是老太公说了算。只要老太公认可自己的想法。别人说什么也没用。
"传儿,你这赈粥的想法不合时宜。"老太公的话彻底将赵传否定了。
"咱们商贾之家切莫与官府交往。"老太公借机将商人与官府的微妙关系细细说明。
"商贾与官府交往,进不能得银钱,退不能护子孙。其不利有三。"
"其一是商家以财行贿或以女联姻,以求官家护佑。这以下求上如仰人鼻息,官家顺遂时或许会提携关照。然官宦之多变不是比商场之赢亏更诡谲?"
"其二是官吏经管商贾,亦官亦商一身双职。官吏得商贾之道,明商贾之得利。他日官吏远去,定竭池而渔,商贾再无得利之充裕。"
"其三商贾以财举仕,与雄杰交跻身仕族。当朝以举荐入仕,以门弟论友。商贾与仕族高下悬殊门户不当,其后世终无进取之能事。"
缓缓讲述完官商勾结名利场的得失荣辱,老太公端起几上的茶杯,轻呷一口,继续说道:"传儿,你有济世救民之心是好的,但我们商家有自己的难处。"
看到赵传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老太公举起手中的茶杯,"就像你更新的这杯茶水。你将煮茶时的各种配料都省掉了,只求茶叶本身的清爽。这是你个人认可的甘醇。"
"但若你以此茶估卖,会不会被人冠以偷省配料之嫌呢?世人心中商者应求利,若商都求仁则必有违常道,有可能致人以失德、失信之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