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蔡邕避祸
书名:神机军师混汉末作者名:忙碌的闲人-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22更新时间:2022-04-12 21:42:56
赵家的长孙郎君又去求了河神,那些邪崇缠身的童子们吃了河神给的泥巴,上吐下泻之后就好啦。
赵传是文曲星的说法已经不再是传言。而是每个人心中笃定的事实。
至于真相嘛,其实很简单。
赵传去童子们玩闹的地方取回来一些河泥,就是蛭虫蛹出现的地方,那些混有不知名水草的泥。
根据相生相克的原理,有毒的虫蛹附近必有能克制毒性的东西。这些混在泥中的水草便是。
赵传在这些河泥中又加入茶叶末,以加快新陈代谢。
童子们吃了河泥,上吐下泻一番将寄生虫排出,病自然就好了。
......
过了腊八就是年。跳傩的事情过后赵家开始了真正的忙年。
前一世赵传在电视中,看到描述大户人家过年时要准备很多祭品,一盘盘一罐罐的摆在那儿很是壮观。
重生后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物资相当匮乏,祭祀主要是为了向祖先汇报一年的家族大事,祭品并不重要。
即使赵家这种富商家祭品也是非常少的,仪式结束就分给下边的孩子分食。绝不会有摆在供台上喂老鼠的事情发生。
过年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倒是与后世无异。
赵传跟着蔡邕学书半年来进步神速,正好借这个机会展示一下。
"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年。"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
昌平苑大大小小的门楣都贴上了赵传写的春联。
大篆的,小篆的,隶书的,草书的,甚至还出现了二个楷书和行书的。
不论字写的好坏,就这五花八门的字体,通俗易懂又耳目一新的用词,阖府上下就都没见过。
一向以学识与书法自居的蔡邕,在每个门前都会站半天,还不停的点头或摇头。
怎么也无法相像,这个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多种奇怪的字体。
赵传也不在意别人的眼神,反正他怎么做都会被人神化。那就随便嗨呗。
只是当蔡邕揪着他耳朵,审问每个字的结构与学书出处时,赵槐深悔不该将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字体写出来。
其实蔡邕对赵传这个学生是非常满意的。赵传聪慧而不狂悖,有礼而不迂腐。
在这个学生的身上蔡邕看到许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虽说不出来但感觉非常好。
如果有可能,蔡邕真想培养这个孩子将来荐入朝堂。他相信这个孩子一定会大有作为。
......天有不测风云,万事终难料。
正在蔡邕享受着赵家的清静舒适生活,却收到一份密报。"朝中下诏宣蔡邕入宫。"
事情是这样的:
朝中宦官中常侍徐璜对蔡邕有所忌惮,总想找机会治罪于他。
只是蔡邕一直隐身江湖不问朝事,宫里也是鞭长莫及。
不久前西域小国送来美貌胡姬,此女善歌舞,最擅长一种舞起来旋转速度极快的狐旋舞。
只是胡姬跳狐旋舞时要有快速而有节奏的琴鼓相伴。宫中竟找不出配得上胡姬舞技的乐师。
此时徐璜向皇帝献计,说蔡邕辞赋、音乐上的造诣精湛,可谓超逸绝伦。
蔡邕如果能来给胡姬的狐旋舞伴乐,定当珠联璧合。
龙心大悦,即找人写诏书招蔡邕进宫。只是皇上不知道蔡邕现在洛阳,将诏书发往了蔡邕的老家陈留。
得此密报,蔡邕自然不敢再留在洛阳。
只得一边准备离开,一边派人给家中送信,让家人虚与委蛇。
......
十里长亭,一队扮作商旅的车队停在路旁,辎车内赵传拉着扮商人模样的蔡邕依依不舍。
"先生此去不知何时得再见。小郎承先生错爱,悉心教导感恩涕零。"
随后,赵传从腰上取下一锦囊。"先生此去进宫恐遭不测。"
"小郎这儿有一粒丹药,吞食后可昏睡三天,状若游丝。希望能帮先生逃此厄运。"
受赵传感染,蔡邕眼中也闪出点点星光,半晌说不出话来。
待心情稍平和,遂拉起赵传的手语重心长道:"为师走后,小子学习万不可懈怠。"
"小子学琴之路似已有所悟,只是学琴时日尚浅不可操之过急。"
"学书之事小子进步可谓神速,但功力不足稍嫌轻浮。"
蔡邕又从身侧行囊中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赵传:
"这是前日新作《九势八字诀》,是为师一生学书的心得。从学书之力、势、藏三个方面阐述书之精要。今赠小子研读。"
"为师相信,以小子聪慧,他日定可成一代大家。"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小子回吧。"说罢,蔡邕挥袖将赵传推出车外。
"先生,保重呀!" 赵传声音哽咽,向着先生的辎车深深一躬。
这个时代,此一别或许真的就是永远。
看着扮作行商的车队渐渐走远,赵传第一次有了深深的无力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时此刻唯有这些离别的诗句,能道出无尽的悲伤。
......
蔡邕先生的离开让本应欢歌笑语的春节也失去了色彩。
只有那些贴在门楣上的春联昭示着,不论事世如何,新的一年来到了。
......
"传儿呀,下月就是你的及冠之期。小子有什么想法吗?"太和苑,老太公神采飞扬的谈论着下月赵传的冠礼。
"大父,冠礼后小子即算成人。可以帮助大父和父亲打理酒坊的生意吗?"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传儿若喜欢明天就可以让你父亲带去酒坊看看。"
听到乖孙儿对酒坊生意感兴趣,老太公的心中乐开了花。
这个被外人传为文曲星下凡的嫡孙,处处与众不同。老太公甚至不敢设想,他会与其他孙辈一样去打理家族产业。
现在好了,赵家的酒坊若由传儿继承打理,发扬光大指日可待呀。
"父亲,槐儿已过继到长兄房内,是不是也一起跟着学一学酒坊的生意。"
听说老太公这就允许赵传去酒坊,三房长君赵济坐不住了。
自己想方设法将儿子过继给长房,就是为了将来继承家产。
谁知原本聋哑痴傻的赵传突然就病好后,而且聪慧睿智甚至被人当神一样看待。
如果再不赶紧想办法加快抢家产的步子,恐怕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