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传奇记谱
书名:神机军师混汉末作者名:忙碌的闲人-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12更新时间:2022-04-11 21:54:16
前世,赵传听过很多蔡邕的忠实孝顺、友兄悌弟、最重情义故事,其中有一个讲的非常有趣。
故事说,一日有邻居请蔡邕赴宴。他去时邻居家欢宴已启,有乐师在屏风后面弹琴助兴。
蔡邕走到邻居家门口忽然止步,转身离开了。主人听闻急忙追出询问原因。
蔡邕说他从乐师的音乐中听到了杀机,怀疑主人有不轨之心。
主人转回后质问乐师。乐师答:弹琴时见螳螂扑蝉,蝉欲飞未飞,螳螂欲动未动。
乐师心中随之惶恐,恐螳螂失去扑蝉良机,杀心流于乐音中。
蔡邕听乐音辩人心,此话成后世美谈。
......
这是个以家族定圈子的时代,仕人不屑与商人交往。
赵传明白,自己若要玩得嗨就得有资本。
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仕人眼中的知音。这才是自荐的最佳途径。
现在身边名师相伴机会难得,赵传自然要用心学艺。
只是前世除了跟同学去歌厅吼过几次,赵传对音乐可谓一窍不通。
没有基础没关系,赵传有最强大脑。先从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学起。
这个时代没有乐谱,学琴完全依靠对声音的辨识与感悟。
甚至先生弹琴时,每次的起承转和也会因情绪不同,而音韵不同。
习惯了后世拿着书本学知识,沿固定套路学习的赵传,学琴上遇到了难题。
后世人已习惯用文字、用镜头用记录瞬间,而失去了用身体感知的能力。
赵传学琴的进度相当慢。与之前学习中医和书法时的聪慧机敏判若二人。
以至于蔡邕都怀疑自己教琴的决定是否正确。
但赵传却毫不气馁,他有自己的学习思路。
无法将自己的身体感知快速提升,那就利用最强大脑,想办法用纸笔记录。
很快,赵传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首先,根据五声调式的规律,与后世十二平均律的规律进行比对套用。在琴上找出徽位。
这个时代的琴还没有发明徽位标记,赵传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在琴上贴什么徽标。
只在先生为自己斫的新琴上,用小刀轻轻刻下细细的徽位纹路。
浅浅的印记老师看不出来,自己明白即可。
有了徽位,对于每个音的记录就相对简单了。
这个时代的琴谱,并不直接记录乐音,只是记明弦位和指法的文字记谱法。
后世也有记录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但不记录音高和节奏的指法谱。也称减字谱。
赵传则将二者合二为一,将文字谱、减字谱,以及五线谱、简谱全部掺和到一起。
创出了即能记录手法,又能记录乐音的综合打谱法。赵传自己命名 "传奇记谱"。
有了传奇记谱,赵传很快记住每根弦、每个位置的的音高与调式。
并且在文字谱的帮助下,琴上的每根弦、每个位置,都会因不同的手法,被赵传演绎出不同的调式。
很快,赵传可以熟练的完成蔡老师教授的曲谱。
有时蔡邕兴致所致即兴演奏。第二天,赵传就可以将老师的演奏完整的弹奏出来。
最让蔡邕惊讶的是:
同一首曲子,蔡邕因弹奏情绪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曲式和情感。
赵传竟可以依照不同的曲式变化,将老师同一首曲子的不同情感展示出来。
蔡邕不得不慨叹,自己遇到百年难见的旷世奇才。
......
平静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快,赵传每日在学拳、学书、学琴的路上奔波,不知不觉已近年关。
这个时代,人们在年末进行的活动基本都是围绕驱邪进行的。人们希望通过驱邪活动,把过去一年的不顺利全部赶走。
在众多驱邪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每年年末举行的跳傩仪式。
跳傩的起源非常久远,在周朝的时候已是非常重要的祭祀典礼。已纳入"礼"的范畴。
"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
未入腊月,赵家十到十二岁的男孩子就被召集起来,为跳傩仪式备选。
这些孩子将扮作黄门弟子,在跳傩仪式组阵助威。被选中的孩子必须身正清明。
赵传明年及冠不在此选之列。赵槐幼弟赵义是年11岁,正入此列。
赵义虽是赵槐之胞弟,性情却与其兄大异,是真正的好孩子。
腊月初七,戌时,八人抬的巨鼓响起,跳傩仪式正式开始。
被选为侲子的童子着黑色袍服,红色帻巾,每人手执大鼗组成方阵守在外围。
方阵中的相师头戴神荼、郁垒面具,披着熊皮,着玄衣朱裳,手拿巨戈随乐起舞。
戴虎、蛇、鼠、马等面具,扮作十二兽的舞者围在相师周围,随乐起舞。
组成方阵的童子跟着鼓音,呼喝壮威。
随着童子方阵的呼喝,围观的人们也纷纷高高举起手中火把,呼喝起舞......
赵传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壮观的跳傩场面。上一世那些舞台上的跳傩表演彼可比拟。
跳傩仪式持续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方才结束。
兴奋跳跃了一夜的人们收起各种道具,三三两两地各自归家。
......
"不好了,义郎被鬼附身了,快去找方相来驱邪。"还没进家门,就见三房管事匆匆跑着出去了。
"义郎昨晚跟着跳傩的队伍逐疫出城,回来后就开始发癫癔语。这是被邪祟附体了呀。"
"不是说扮黄门生的小子受法相护佑吗?这邪祟也太厉害了。"
半个时辰后,出去请方相的管事回来了。
说昨晚被邪祟附体的童子竟有十几个,皆是发癫癔语,神志不清。
方相说邪祟法力强大,自己一人无力抗衡。需请大方神士前来助阵驱魔。
年关将近,跳傩本为驱魔,没想到邪魔竟如此强势,不但没被驱走还来为害乡里。
赵家老太爷急召族中家长,以及其余商家共同商议。
......
赵传当然不信邪祟附体之说,但义兄弟忽然发癫癔语确实奇怪。
昨晚同时被邪祟附体的还有十几个孩子,这事确实有些蹊跷。
薛神医不知在忙什么不在城中,赵传尚不敢妄言诊断。只好静观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