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63章 大方的蛮夷

第163章 大方的蛮夷

书名:圣主不好当作者名:一根鱼心草-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48更新时间:2025-04-12 21:59:11

木筏又漂流了大概一刻钟,河岸旁突然传来一阵呼喝,十几名蛮夷张弓搭箭对准了三人。

一个身高八尺的蛮夷越众而出,用蛮夷语喊道:“停下!报来历!”

君行远立刻用蛮夷语回答:“我们铁牛镇黄千户麾下,有重要消息禀报。”

对方大喊:“可有信物?”

君行远大脑急速转动,黄美娘和对方到底以什么为信物,胡乱出示信物容易穿帮,如果说信物丢失,只怕立刻就是乱箭当头。

他立刻说:“没有信物,事发紧急。”

这话一出,南宫适和卓石虎都暗暗捏了一把汗。他们三人的模样,一看就是大黎人,又没有信物,怎么取信蛮夷?但凡这些蛮夷莽撞一些,当场就会下令射箭。

但偏偏那蛮夷惊疑地盯了他们几眼,一挥手,那些弓箭手居然乖乖地收起了弓,藏起了箭。

对话的时间,木筏并没有停,依然顺水而行,那些蛮夷也没有拦下他们,而是任他们越走越远。

君行远抹了把冷汗,暗呼侥幸。在他的设想里,蛮夷肯定要仔细盘问,到时候,他就将通道垮塌一事说出来,这么大的消息一冲击,蛮夷便是有再大的怀疑,也要先向上级汇报,他们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要打要逃,都好计划。

谁知竟然如此顺利。

君行远凝望河岸,问道:“两位怎么看?”

南宫适思索了一阵:“两种情况。要么,这些蛮夷粗心大意,轻信每一个从暗河出来的人。要么,你提到的黄美娘其人,在蛮夷中身份地位极高,他们还达不到过问我们的级别。”

君行远点头:“第一种情况显然不可能,那么黄美娘在蛮夷中到底是什么身份?千户这个身份,显然还达不到这种程度。”

南宫适摊手:“这我就不知道了。对她,你应该比我熟悉。”

君行远苦笑,他与这黄美娘也只有铁牛镇上那一面之缘,之前,仅仅听黄翠花说过一次而已。

也许农家少年君行远会比自己更熟悉一些,但想必也不会知道黄美娘在蛮夷的真正身份。

“还有一种可能。”南宫适沉思,“黄美娘所行之事,极为隐秘,只有特定的人才能过问。所有蛮夷都接到过指令,遇到黄美娘的人,一律放行,自有专人来甄别我们。”

南宫家是商业世家,在商场之上,各种刺探消息,布置细作,都有一套秘不外出的方法。如果他要往竞争对手的商号派人刺探对方商业机密,肯定有专人接洽,其他人绝对不敢过问。

所谓商场如战场,以商场的手段推测战场的布局,想来是一样的道理。

君行远明白了:“除非是这些蛮夷粗心大意,无论是那种情况,我们都很难蒙混过关。”

“不错。”

“那我们必须在见到能甄别我们身份、过问此事的人之前,想办法离开,进入极西州。”

“不错。”南宫适眺望东方,“只要进入极西州,南宫家就能出手,无论是禀报州府,还是给州军送去详尽的情报,都十分方便。”

君行远点头,大黎和蛮夷签订合约之后,极西州设立互市,事关两国贸易,南宫家自然是其中的主要势力。

这个势力,不仅是因为南宫家自身的实力,还有大黎皇朝的支持。

更何况,南宫家与皇家、皇甫家世代联姻,镇守极西州的皇甫济,按照辈分,还可以称南宫适一声表弟。

可以说在极西州,无论是州府府尹还是州军将领,都得给南宫家几分面子。

南宫适说到了极西州,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方便,还是谦虚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是,只要到了极西州,就算到了南宫家的地盘,南宫适无论是要钱还是要人,都能做到一呼百应。

卓石虎眼中藏着深深的担忧:“可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蛮夷的视线,越往后,只怕人越多,级别越高,越难以离开。”

早知如此,还不如一出暗河就离开,戈壁中纵然危险,但以三人的本事,总能找到地方暂避、休息、疗伤,然后慢慢回到极西州,岂不又稳当,又安全?

君行远低声说:“见机行事吧。”

果然,木筏稳稳随水而流,河道两旁,不时有蛮夷喝问,但君行远皆回以同样的回答,蛮夷也同样轻易放行。

第三次碰到蛮夷询问的时候,南宫适突然低声说:“问他们要一点食物和伤药。”

君行远愣了愣,立刻反应过来,用蛮夷语问道:“我们一路行来,受伤颇重,能否给些吃食和伤药?”

岸上的蛮夷看了他们一眼,喝道:“等着!”

少顷,便有骑马的蛮夷从岸边跟上他们,丢了一个兽皮袋下来。

卓石虎捡起兽皮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六张胡饼、一壶清水、三块烤肉和一小瓶伤药,这伤药竟然是大黎的白药,治疗一般的刀伤箭伤甚是有效。

卓石虎一下子喜形于色:“这些蛮子,还挺大方。”

君行远和南宫适却心中一沉,蛮夷如此大方,说明黄美娘在蛮夷中的地位,比想象中更高,蛮夷要在大黎谋的事,也比想象中更为重大。

只怕他们深入蛮夷之中,见到的人,也一定比想象中更有地位,更精明谨慎。

三人想蒙混过关,还要打探情报,只怕根本没有机会。

南宫适低声说:“先吃饱喝足,处理伤口,养足精神。”

不错,三人饥寒交迫,伤上加伤,根本不可能从重重戒备的蛮夷驻地离开,只有吃饱喝足,养精蓄锐,才有一战之力。

木筏又前行了一个时辰,南宫适突然低呼一声:“极西州!”

只见东方不远的地方,灰沉沉的铅云之下,一座城池巍然耸立,城墙高达三丈,城垛方正有力,一望既知坚固异常,易守难攻。

这正是大黎最西边的极西州城。

大黎抵抗蛮夷的最前线,十万州兵常年驻守在这里,与西域沙漠中的蛮夷对峙,用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昭示着大黎皇朝的强盛与不屈。

哪怕大黎和蛮夷签订了合约,大黎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城墙的修缮与加固,随时准备迎战突如其来的敌人!

可眼下,就在这座城池的眼皮之下,蛮夷却在悄然布局,从地下暗河进入了大黎境内,而州军却浑然不知。

这固然有蛮夷阴险狡诈的原因,但何尝不是三年的和平,让大黎放松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