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撒手西去
书名:慈禧太后作者名:朱云乔本章字数:2967更新时间:2022-04-12 14:05:02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大门轰然而开,几位仙子似的人物走出来,迎接着慈禧,慈禧一一看着,都觉得有些面熟,就笑着说:“看着几位有些面熟,似乎先前在哪里见过,但是本宫现在老了,心性有些健忘,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里与诸位见过面,不知诸位近来身体可好?”几位佳人笑着说:“我们这里清净的很,没有你那么多的操心事,你在人间走遍了各种有趣的地方,还有那么多的游玩之处,海晏堂、颐和园、南海……这么大一个紫禁城,全是你一个人的,这五六十年的光景,应该是我们问问你是否过得快乐满足了?”慈禧听了这话,心中还有些不高兴,但是她还是回答着:“本宫这些年过的也不是很如意,那些麻烦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眼看着大清国就这样一日一日落败了……”说完,心中的感慨又多了一些,几位佳人又笑着说:“那些麻烦事都不算是什么,大清国的气数已经尽了,所以叫你去好好地折腾几十年,让大清国的气数更加落败一些,如今,这大清国马上就要亡了,想来,这些应该都是你的功劳啊!”慈禧听了越发的糊涂起来,她问佳丽说:“这大清国马上就要亡了吗?那可如何是好,那叫本宫怎么办呢?”说完慈禧就要着急回宫,想要回去挽救她的大清国,可是,她却怎么也跑不出去,只能在原地兜圈,她还自顾自的低头自言自语的说:“大清国就要亡了,可怎么办?本宫的该怎么办?大清国要亡了,本宫……”一位佳丽,猛然在慈禧的背后一击,大声的说:“你还没有从你的大清国中醒来吗?”这让慈禧猛然惊叫了一声,忽然听见身边有人喊道:“好了好了,老佛爷醒了!”慈禧睁开眼睛,看了看身边的环境,才知道刚才又是自己的南柯一梦,但是想起来梦中的场景,慈禧又觉得不像是假的,因为她在年少的时候就做过一个神游福地的梦境,说到年少,慈禧又想起了自己的一辈子,回顾这一生,慈禧自问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也许是梦中的佳人对她说的话起了作用,她开始想着自己在这世上面对的一切,忏悔之心,让她陷入了沉思:
七十四年,好像是一瞬间的恍惚,但是身后的路途,早就变成了岁月的沧桑。幼时的记忆只停留在父亲去世那一刻的脸庞上, 接下来的辛酸,似乎都被宫廷的荣华富贵冲淡了,她不愿意想起那段苦涩的日子。接下来是自己入宫之后,她的自我奋斗让她一步一步登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从秀女到皇太后,这一路她走的快速却又有些艰难:力压群芳,她得到了咸丰帝的宠幸,获得了最初的权力和地位;斗智斗勇,她打败了赞襄大臣,取得了垂帘听政的荣耀,将大权变成了自己的专属,那一年,她还那么年轻,一切都还刚刚开始。
可是,似乎从那开始,自己的脚步也越发的不能停歇了,她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开始不顾一切的想要拼尽全力的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君臣之情、母子之情、叔嫂之请、姐妹之情……统统抛到了一边,她想要的,只是权力,权力。她渐渐开始有了更狠毒的手段,更过人的手段,她要这江山,永远在自己的手中。
她做到了,她把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她忽略了两件事情,她的命运,大清朝的命运。
她即使成为了万民敬仰的老佛爷,但是她依然是个凡人。她逃不过生老病死的命运,逃不过生命的最终走向了衰落。
大清朝也是一样,逃不过时代发展的必然命运,逃不过一天一天走向衰败的命运。
而这一切,都是她间接造成的。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里,慈禧想到了清朝的命运,也想通了自己在大清朝灭亡的命运中扮演的一个角色,就像是那几位佳人所说的“大清国马上就要亡了,是你的功劳”,这一句话,细细想来,也许真的有那么几分道理。
她猛然想到为什么那几位佳人如此的眼熟,正是年少时她梦见的说她是国母的那几位佳人,她知道自己真的将不久于人世了,赶忙命令军机处草拟自己的遗诏,不一会儿,军机处拟定之后,呈送给慈禧观阅。慈禧略略看了一眼,又让军机处稍稍做了改动,嘱咐了各项事务之后,不觉得又开始胸闷头晕,就又闭目躺下了。众人都以为慈禧又昏迷了,正要上前呼叫时,慈禧又睁开了眼睛说:“载沣在哪里?命他上前,本宫有话要对他说!”载沣赶忙上前,慈禧握着载沣的手说:“本宫这一生,要强争胜,临朝训政了三次,都是为了大清朝的江山社稷逼不得已的,如今本宫就要西去了,有几句话要嘱托你,将来辅政,千万不要让妇人执政,这是有违祖制的;另外也不要让宦官当权,前车之鉴,不可不防。”载沣一一应着。说完这些,慈禧又心满意足的闭上了眼睛,不一会,面容变色,鼻息渐渐的沉寂了,一个叱咤风云的老妇人,就这样驾鹤西去了。
王公大臣和后宫妃嫔们都放声大哭,仅仅在一天之内,两宫都已经驾鹤西去,每个人心中的悲切都无法描述,李莲英心中的悲恸格外的真切。当下,军机处颁发慈禧的遗诏:
予以薄德,祗承文宗显皇帝册命,备位宫闱。迨穆宗毅皇帝冲年嗣统,适当寇乱未平,讨伐方殷之际。时则发捻交讧,回苗俶扰,海疆多故,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予与孝贞显皇后同心抚训,夙夜忧劳,秉承文宗显皇帝遗谟,策励内外臣工,暨各路统兵大臣,指授机宜,勤求治理,任贤纳谏,救灾恤民,遂得仰承天庥,削平大难,转危为安。及穆宗毅皇帝即世,今大行皇帝入嗣大统,时事愈艰,民生愈困,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不得不再行训政。
前年宣布预备立宪诏书,本年颁示预备立宪年限,万几待理,心力俱殚。幸予体气素强,尚可支柱,不期本年夏秋以来,时有不适,政务殷繁,无从静摄,眠食失宜,迁延日久,精力渐惫,犹未敢一日遐逸。本月二十一日,复遭大行皇帝之丧,悲从中来,不能自克,以致病势增剧,遂至弥留。:‘回念五十年来,忧患叠经,兢业之心,无时或释,今举行新政,渐有端倪’嗣皇帝方在冲龄,正资启迪,摄政王及内外诸臣,尚其协力翊赞,固我邦基。嗣皇帝以国事为重,尤宜勉节哀思孜孜典学,他日光大前谟,有厚望焉!丧服二十七日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第二天,百官就为溥仪就举行了继位仪式,以第二年定为宣统元年,溥仪登基的时候,又是哭闹不止,文武百官在下面朝拜,溥仪的哭声越来越大,载沣不得已,好言相劝溥仪:“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这句话,让所有人心头为之一颤,因为这一句话是不祥的预兆。登基典礼之后,是上尊号的仪式,光绪帝的庙号是德宗,太皇太后慈禧的谥号为孝钦,光绪帝的皇后上了徽号为隆裕太后;接下来又是摄政王载沣的授命典礼,这一天下来,大清朝的新一代皇帝宣统继位了,只是,就像是载沣的那句话预言的一样,三年之后,大清朝就这样“完了”。有些遗臣阁老又想起了慈禧太后,他们坚定地认为,如果慈禧太后尚在人世,那么大清朝一定不这么快的灭亡的,他们不知道,慈禧去世之前,大清朝的祸根就已经早早的埋下了。那句“灭清朝者叶赫那拉氏”,一语成谶了。
慈禧死后被葬在东陵,这个荣耀一生的女人,死后也不忘享受着她的生活,她将各种各样的稀世珍宝都搬进了自己的陵墓。她以为她可以在地下继续建造她想要的王权世界,她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十几年后,一个叫孙殿英流氓军阀,将她的陵墓挖掘开,稀世珍宝都被抢走了,自己的尸骸也被随便的摆放在一边,扔在了脏臭的泥水之中,无人理睬。
风光一时的慈禧太后,就这样被黄土掩盖了,没有了不老传奇,也没有威严和纪念,她就这样走入了历史,和她的大清朝一样,都成为了煊赫一时的历史故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北京城的太阳依然那么明亮,恍然像是慈禧入宫的那一天,太阳明亮的照在紫禁城中,慈禧抬起了头,咸丰帝看中了她的娇羞可人。
那一年,慈禧的年纪,像是刚刚绽放的花朵,没有一丝岁月的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