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中较劲
书名:慈禧太后作者名:朱云乔本章字数:2326更新时间:2022-04-07 13:23:09
大婚之后的同治帝,似乎成熟了不少,不再像一个小孩一样贪玩,同时因为阿鲁特氏皇后的知书达理,她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天子正真的担起治理天下的职责,因此,当她与同治帝在一起的时候,她更是用温柔和耐心去感化同治帝。在深宫里,能够倾心交谈的人并不多,同治帝与皇后伉俪情深,比肩齐飞,总是在一起。出于对皇后的爱意和知己的敬佩,同治帝对政事也就更加的上心。
同治帝亲政,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慈禧。她要求皇帝“每日办事召见之后,仍诣弘德殿与诸臣虚衷讨论,李鸿藻、徐桐、林天龄、桂清、广寿均照常入值,尽心讲贯。”
此时,两宫太后又加上了徽号,东太后慈安加了“康庆”二字,西太后慈禧加了“康颐”二字,只是慈安每日享受清闲,舒畅安适;相反,西太后慈禧仍然有雄心壮志,舍不得权力的全权交出,仍然免不了暗中调查朝政,监督皇子。只是时间一长,慈禧看着皇子亲临朝政,有条不紊,时局升平,也就慢慢地放下心来,在宫中寻欢作乐,寄情于戏剧,有时兴致来了也挥毫泼墨,写一幅墨宝;或者到池边作诗写画,倒也过得自在逍遥。只是,清闲的慈禧,并不想就这样一直安于现状,她总想要主持点政务,日子的清闲让她有些不自在,她又开始在意起后宫的事务,因此,她对阿鲁特氏皇后的不满,也越发的严重了。
她暗中从在心腹宫监口中得知,婚后的同治帝去的最多的是皇后的寝宫,其他妃子的寝宫去的很少,当她再次召见同治帝的时候,除了过问政事之外,时常会有意无意的的“提醒”同治帝,少去皇后寝宫,这让喜爱皇后的同治帝十分的厌烦,但也不好当面发作,渐渐的就对慈禧太后生出了怨恨,因此,同治帝往来两宫,在嫡母慈安面前依依不舍,在生母慈禧面前却是阴奉阳违。这让慈禧更加的不满,因此,慈禧在召见同治帝的时候,总是说一些强硬的话语,母子两人的关系,也就越发的僵硬了。
阿鲁特氏皇后虽然感动于同治帝对自己的垂爱,但是饱读诗书的她明白,同治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嫌隙,因此她也常常劝慰皇帝多去其他妃子的寝宫,同治帝虽然知道皇后的良苦用心,但是想到自己贵为天子,却连喜欢的女人都要掩饰,他不想让皇后受到委屈,但也不想和自己不喜欢妃子亲近,索性哪边都不去,一个人住进了乾清宫。
同治帝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赌气,处于青春年少的皇帝,有着强烈的叛逆心理,但也有着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大婚之后,他已经尝到了风月滋味,一个人住在乾清宫更显得寂寞难忍。
同治帝的近侍有两个人,一个叫文喜,一个叫桂宝,这两人最会察言观色,私下里看出皇帝的苦闷,就斗胆怂恿同治帝微服出行。同治帝想了想说:“微服出行,朕确实十分的喜爱,只是原先朕童稚未脱,两宫太后及诸王臣子对待朕的态度尚且宽厚,所以朕可以轻易的出宫;只是现在朕已经亲政,比不了从前无拘无束了!”文喜说:“依奴才愚见,正是万岁爷亲政,才越容易出宫!”同治帝疑惑的问:“这话怎么说?”文喜说:“亲政二字,就是万岁爷大权在握的意思,万岁爷想要做的事情,怎么可能有人敢阻拦?再说,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想要得知苍生百姓的生活境况,都是从微服出行中察觉的,万岁爷如今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为何不能微服出行呢?”这一番话说的同治帝心花怒放,立刻命令二人:“你说的话确实有些道理,那今晚就出行闲逛一些时辰,你们两相伴左右,不许有差错。”文喜、桂宝二人应声遵旨。
晚上月色明朗,同治帝和文喜桂宝三人乔装打扮,悄悄地混出了宫门,走在行人如织的街道上,同治帝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街边的一条胡同内,全是青楼勾栏,文喜看着同治帝带着好奇的神情四处张望,就对同治帝说:“万岁爷要不要进去逛一逛?”同治帝笑着对文喜二人说:“到了外面就不要称呼朕万岁爷,一定要隐姓埋名才是!”,顿了一顿又说:“不如你们就称呼我为少爷,我叫你们阿喜和阿宝,如何?”两人作揖听命,三个人挑了胡同内一处僻静的青楼妓馆,进入门中。
招客的鸨母笑脸相迎,热情忙碌的招待着这三位客人。文喜对着鸨母说:“咱家大少爷今天出门闲逛,到了你家是你的荣幸,还不赶快叫出你家所有的姑娘,让咱们少爷高兴高兴?”
鸨母应声而去,不一会儿,莺莺燕燕美妓翩翩而来,粉黛佩环,朱唇胭脂,这其中还有几个汉女,娇羞可人,满汉群芳,娇艳动人,这让同治帝目不暇接,目荡神迷,不知该选哪一个好。文喜和桂宝知道同治帝动了心思,就让鸨母设宴斟酒,这些美妓都坐下相陪,这一夜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真是描述不尽。直到曙光微明,同治帝才小睡了一些时候,就被文喜和桂宝从温柔乡中拉起,赶奔回宫。上朝时,同治帝也打不起精神,草草的批阅了几本奏折,就退朝回宫歇息去了。
到了傍晚,同治帝养足了精神,又召来文喜和桂宝,商量着昨晚的尽兴之行,桂宝提议说:“这种微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先帝曾经就是选取几个绝色美人,放入了圆明园中!只是园子已经被焚毁,不然也可照办!”文喜说:“依奴才愚见,不如把这园子重建……”话还没说完,同治帝摇摇头说:“行不通!无端的大兴土木,不管两宫太后是否准许,就是王公大臣也会上奏阻拦的!”不过,文喜和桂宝两人又向同治帝如此这般的睡了一番,三人共同想出了一个完全的计策。
第二天,同治帝饬令内务府总管,重修圆明园。谕旨的大概内容是:
两宫太后保佑朕躬,亲裁大政,十有余年,尚无休憩游息之所,以承慈欢,朕心实为悚仄,着内务府大臣设法捐修圆明园,以备圣慈燕憩,用资颐养……
这道谕旨颁发之后,引起了朝臣们的上奏谏阻,内阁御史沈淮就呈上了第一份奏折,劝阻皇帝正是国库库空的时期,请求暂缓修园。同治帝只略略看了一眼,就抬出“尊亲养亲”的题头批斥回去了,众臣看见沈淮被驳斥,不敢直接上奏皇帝,只好找到恭亲王奕,请求他代为谏阻,奕说:“这件事不知道是太后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等我打听到确切的消息,再上奏谏阻圣上!”众臣听了奕的劝说,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