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1028章 改兵制
书名:极品县太爷作者名:爱吃波波鱼本章字数:2106更新时间:2023-08-29 21:54:39
一个家臣默默将此间见闻一一记录下来,藏在心里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已经意识到了毛利家族跟大明的差距,更意识到了想要毛利家族更加强大,只能从大明购买更多的武器军备。
反正倭国百姓日子还能活,没钱的话,那就再苦一苦百姓。只要武士阶层跟毛利家族的新军都在,镇压反抗易如反掌!
反正毛利家族治下,有的是人。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此刻的他尚且不知道,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哪怕其中许多词汇,都是基于对大明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对历史学家而言,反而是一个不错的了解途径。
同桌的大明官员却是表面笑嘻嘻,心立骂娘。他们发现,这些倭国来的小矮子,别看个头不大,吃饭那是一等一的厉害。他们不仅吃白米饭是用塞的,吃菜的速度,更是势如闪电。
似乎他们并不适应眼前的聚餐环境,不适合十人一桌,压根没注意到自己身边的大明官员根本没得吃。
好在大明官员,军官们对此看淡。在他们返现自己手速不够,抢不过之后,便默契的对视一眼后,选择看着远道而来的饿死鬼狂吃。
反正吃完午饭,下午上船前饿了,随时都能吃东西垫吧垫吧。
他们不是肚子里面没有多少油水的倭国人,一顿少吃点,甚至不吃,也不碍事。
反倒是这些倭国来的家臣,他们有文武区别,但对肉食,以及大米饭的热衷,远远胜过大明。
倭国战国持续了一百四十八年,到眼下已经持续了快一百年的时间,几代人的生活都跟战争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一切资源都用在战争上面,谁也无法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民生上面。
家臣的日子,也不好过。
下午的登船很快便取消,毛利隆元之外的所有毛利家臣基本喝醉,别说是没有经历过酱香型科技洗礼的倭国人,便是大明人也顶不住。
陆子吟也只是在不重要的时候不在军营外面不禁酒,若是战时,哪怕身处军营之外,军官也不能碰就,这是规矩。
今天并非是战时,真正卫戍釜山的都在看守军营,码头,城池,根本没有出现在酒桌上面。
毛利隆元愤怒之余,是一点办法也就没有。中午一顿饭,他也吃了不少,喝酒倒是克制,处于半醉不醉。
好在毛利隆元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一个土下座道歉之后,便带着人回去睡觉了。
“侯爷。”
陆子吟看着闹剧一样的酒桌,不禁摇头:“行了,有话快说。刚才没吃饱肚子的统计一下,让厨子重新炒几个菜。”
他吩咐完毕,徐渭身边的一个千总也开口了:“末将赵信拜见侯爷,今日见到侯爷,有一事想要禀告。”
“若是我记得不错的话,你以前是赵子昂麾下的人,后来在草原跟随陆成进入辽东作战。”
陆子吟看向来人,倒是想知道这样一个驻守港口的千总,有什么要说的。
那赵信一向自诩新军嫡系出身,今日获得平西侯佐证,得了自己来历,不禁心中欢喜:“回禀侯爷,末将过往正如侯爷所言。若无侯爷抬爱,末将现在还在沧州种地。”
“不是我抬爱,是你有本事,从战场上面一场场的搏杀下来。”陆子吟拒绝高帽子,请他入内坐下。
纷纷落座后,赵信再度起身:“末将久在边军当中,发现我大明军队俸禄太高。末将以为,我新军应该改制!”
“你的意思是要降低俸禄?”一个军官怒目道。
事关自身利益,军官们自然是不会支持,他们纷纷怒目,想说的话,已经有人说出来了。
“是也不是。”赵信看向平西侯,见他并无愤怒之意,这才说道:“侯爷,末将以为我新军老卒五年退役太短,应该改为二年至八年。我新军不断募兵,新兵前两年可以在受训半年后,在地方卫戍两年,承担守城,守护港口职责。两年之后择优挑选精锐充为主力,其人将视情况在大明军中效力三到五年。”
“同时,卫戍军士俸禄应该略微降低,以此将节省下来的俸禄,用在招募更多新兵上面。”
他侃侃而谈,说的话让一众惊愕之余,倒也没觉得有问题。
毕竟大明家大业大,的确出现了让精锐守城这种浪费的事情。
这一番话下来,在场的人都明白对方的意思,这根本不是要降低俸禄,反而是要增加军队数量,划分清楚职责。
对此,陆子吟深以为然,只不过眼下大明内部许多地方仍旧是军户制度,虽然军户已经被裁撤,但负责防守城市的人依旧是军户。
纯粹是这些人便宜,用新军驻守不划算。
现在见说,他也发现自己的存在误区。
二十一世纪,城市并无城墙,防守变成了维护治安。每一座城市的治安都是由警察维护。
但在大明,地方治安是由贼捕负责,地方安全则是由军户。
也就是以些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军队负责维持。
大明新军连战连捷,却不能改变还有大量军户尸位素餐。一来是大明新军组建成本高,维护费用也高。
继续扩建,大明财政顶不住。
如果降低待遇,增改服役年限,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你久在地方,朝鲜一县之地,若无战争,需要多少人驻守?”
“一县一个总旗,或是一个百人队足以,一府甚至不需要千人。”
赵信娓娓道来,他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早就有了想法。跟随陆子吟多年,南征北战的人受训之后,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他久在地方,驻守之外,也不忘记自己的职责。只不过许多念头到现在也只是成型,还不足以上书朝廷。
若非是正好碰到自家侯爷这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领导,他是绝对不会主动上书的。
无他,这样的言论在不懂行的人看来,就是谬论。懂行的人才知道多年从戎受训的才是真正精锐。
而眼下,新军当中有不少其实并不算多合格,只能充作卫戍,算是被主力部队淘汰后的。
让这些人只需要卫戍两年,就能退伍,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减轻大明的财政压力,增加军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