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912章 张居正跟赵子昂

第912章 张居正跟赵子昂

书名:极品县太爷作者名:爱吃波波鱼本章字数:2096更新时间:2023-08-06 02:39:53

张居正并未拒绝士绅的好意,劳军是好事。大量肉食送入军营,军士士气提升。这年月,能吃饱穿暖,有饷银,军士便会死战。更别说抚恤,以及训练。

高昂抚恤下,军士们多少有了底气。虽然他们大多不相信朝廷真会给钱,但土地应该是会给的,而且是遥远他乡的土地。

朝廷要是许诺给成都府的土地,他们自然是一点不信。

每日训练更是让这些刚刚成为职业军人的军户,新卒们叫苦连天。

好在训练是上下一体,军官看似不用受训,但也站在旁边,需要指导军士,纠正他们的错误,而非躲在屋子里面混日子。

军官如此,军士更是不敢懈怠。他们每日训练,筋骨强了不少,也学会了令行禁止。

跟其他文官不一样,张居正不断巡视军营,对军队也有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想要施展手段,建功立业。

只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一切都止步于想法当中,并未真正实行。

大明文官贵,武将贱。军户出身的张居正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领命打仗的,更不会主动从戎。

有些事情,只有文官能做。

军队,只是刀。

谁能够握住这把战刀,谁就能够掌握天下大势。

身为文官,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成为刀,而是成为握刀的人。

“多谢张大人。”

赵子昂郑重其事的拱手,不苟言笑的介绍:“军士已经训练完成三分之一,最多一个月,他们就能上战场。”

“一个月?”

张居正暗自咂舌,此地军士训练到现在也不到一个月,也就是新军两个月就能上阵杀敌!

如此速度,别说是他,紧紧跟随的曲乐等人也是大吃一惊。

“现在才二月初,也就是三月大军就能南下?”

“正是。”赵子昂点头,他如今负责四川新军,官职只是副总兵,但权利却不比总兵小。

四川原本的总兵现在已经去了京师养老。

说是荣升,实则明升暗降,也算是给这些为大明效力多年,却没什么成果的总兵一个交代。

不降职,不勒令归乡,对嘉靖而言,就算是仁慈。

“赵总兵,干得不错。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直说。成都府内要什么,本官便给你什么。”

张居正心情大好,新军训练越多,南下越快,好处越大。这些军队在他的构想里面,不仅仅是南下镇压叛乱,更多的是镇压士绅。

他们才是大明最大的内忧。

赵子昂却没什么需要,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新军训练无甚需求,新卒的武器甲胄,火枪,都将在重庆府列装。眼下训练器械不足,但都能克服。”

“在北方新卒还需要一个月的骑术训练,但在南方没那个必要,骑兵,火枪手都是暂时由老卒担任。四川新卒将承担更多的辅助工作,以步兵为主。”

“这是侯爷之令。”

最后,赵子昂补充。如何训练士卒,他们略有心得。但具体训练,各兵种数目,却是陆子吟说了算。再考虑到军械人员后,陆子吟没有要求向京师三大营那样,尽可能的让一个士卒全能。

而是着重训练某个点,先让他们上战场。等从战场上活着回来,这些人才会经过真正专业的训练,成为新军一部分。

眼下一切,都是权宜之计。

大明要的不是百战老兵,而是在短暂训练后,熟知战场法则,能够从战场上面安然无恙离开的人。这些人的数目很多,以至于大明一时间也无法快速训练完毕。

新军的素质随着大规模扩张,不断降低。无论是勋贵还是老卒,往往一两年就能晋升到把总这一位置。

这不代表他们有足够的沉淀,能够在方方面面履行自己的职责。

听到赵子昂解释,张居正也是了然。他可太了解大明军户的扎UN工卡UN个,对大明军户之外的大明新军也颇为了解。

在地方为官的时候,这些新军就是自己底气来源。

“既然是侯爷之令,那就去做。”

张居正不无意外,各地编练新军都会跟京师联系。倒不是单纯跟自己老师,而是大明军械现在都从京师出。

无论是火枪,还是战甲,都是京师打造来的,大明各省是没有大规模打造武器的能力的。尤其是在陆子吟不准备扩散武器之后。

冷兵器是历史原因,但火枪的不能散落民间太多,不然迟早变成枪战每一天。

他再度重复了自己对于新军的支持,新军越强,自己在成都府做事,就越简单。没人会对抗军队,尤其是这一支军队能够镇压一切的时候。

聪明人都会合作,蠢货也会忌惮。

“老师在等我们作为他的后盾。”第一次,张居正感受到了压力。

未来的平乱,湖广太远,只能作为策应。真正的关键还在铜仁府,在贵州。一旦铜仁府被大明占据,湖广的苗寨必定望风而降。

若是在铜仁府的进攻不顺利,土司可不会安分。

这般想着,张居正回到府衙之后,将一张张白纸上面空隙填满,上面都是他自己对于这一战的看法。

许多念头,他写了又改,实在是觉得自己太过稚嫩,说的话也很愚蠢。

好在成都府当中并不匮乏对南边比较了解的官吏,他招来人,一边问,一边思考。

一夜过后,一份四十三页纸构成的公文新鲜出炉,就放在张居正手边。他年少轻狂,却也会谨慎行事。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之后,他才算满意。

哪怕没有脚踏实地南下去看看,但他相信对比朝堂上面的大佬,自己对苗人,瑶人,以及广大的西南夷的了解,远远胜过大明的其他人。

便是自己老师,自己也能比他多一点见解。

在洗漱,简单用过早饭之后,张居正在府衙里面看到了一众官员。

他面露不喜,道:“今日各司其职,无事者清田。”

张居正是过来人,知道这些人聚集一起的目的是什么,一开口就打消了他们的幻想。

现场哀嚎一片,但那些官员却是放心了。大家都不能去,还是知府下令,他们总归是找到理由解释。

在大明,不迎奉上官,是大过。

但上官不允,就是另外一码事,怪罪不到他们头上。

换言之就是,法不责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