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9章 直的是这样

第9章 直的是这样

书名:青云折上作者名:柒二五本章字数:2695更新时间:2022-04-02 18:13:31

这一季度还剩一个多月了,县纪委每个月末都催问工作完成情况。在微信群里看到其他乡镇“收到”“收到”刷屏,宁伟强就觉得头疼。他甚至有时在想,反正今年就是换届之年,年底就不兼纪工委书记了,自己就这么得过且过算了,到时候让新来的同志头疼去。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念罢了,工作还是要继续搞的。

办公室的工作不需要他过多操心,张强作为党政办主任、甘岁月作为党建办主任,都是老手了,文字材料和文件处理都什么熟悉,他最多只是按程序作为材料终审,或者转办文件上签“同拟,报周明同志审阅”。

办事处杨明军主任是县委办出来的,对办公室要求得严,以前收到文件,办公室交给周明,周明在看过后,就直接交给该项工作涉及到分管副职领导了,过后存档也不规范,等到上级业务部门喊交资料的时候,党政办才反过去问收到文件的领导要文件,造成很多文件遗失。

杨明军到任后,对办公室办文一块工作进行了规范,每一份上级来文都要贴处理签,严格了文件的走件,到谁手里了,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流程和结果。慢慢的,其他班子成员也都适应了。

纪工委的工作倒是让宁伟强感觉头痛,因为毕竟有的工作内容需要保密,又只有他和黄大强两个人,他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这边。

一边开展水利项目的走访调查,一边对之前没完成的信访线索进行调查核实,虽然最后的调查结论大多是“了结处理”,但该作笔录的还要作笔录,该谈话的还是要谈话,不能走差一步。

所以还是上头考虑得全面,在乡镇街道一级,把纪委书记单列出来,不让其他业务工作牵扯精力,才能进一步保证纪委工作的严肃性、纯洁性和权威性。

很快,宁伟强参加县纪委的一次大会,会上被县纪委书记田文批评了。大家都知道田文书记喜欢在会上提问题,问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当前会议安排了什么工作、纪委办案流程、有工作开展情况、有名词定义的解释……这一点也是让乡镇街道的纪委书记感到发怵的。

虽然这样保证了会议的效果,因为大家不得不打起精神听讲,但也让参会的同志颇有微词。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还大了不止一级呢。

宁伟强知道田文书记的作风,开会也挺认真,但架不住对纪委工作还是门外汉啊。

怕什么来什么,会上,田文书记直接点名说:“前进纪工委书记宁伟强,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宁伟强当时正在专心地作着笔记,不提防被点名了。心慌慌地站起来,说:“书记,我就是宁伟强。”

田文说:“宁伟强,全县最年轻的书记(一般纪委的会,讲“书记”,就是特指纪委书记或纪工委书记)。你来说说,纪委“三转”是哪“三转”。“

宁伟强一下就懵了,他还真不知道什么“三转”是什么。幸好旁边有一个同志小声地提醒——“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他跟着依样画葫芦回答,才蒙了过去。

田文其实是知道有人提醒他的,但也不说破,就让宁伟强坐下了。但却借题发挥,谈了纪检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宁伟强脑袋发蒙坐了下来,心中不由暗自松了口气,幸亏书记没有继续问题下去,什么职能、什么方式、什么作风,再问下去人家再提醒也来不及啊。他向旁边刚才提醒他的女同志投去感激的目光,小声说,谢谢。那位女同志也是乡镇的纪委书记,开会时一本正经的样子,也不看他,只是轻声回道,不客气。

接下来,会议通报了各乡镇街道的任务完成情况,前进街道又是扛了鸭竿,倒数第一。宁伟强被书记现场叫起来表态,黄大强也在会场,不由得在心里偷笑:以往都是我被叫起来批评,现在终于有人替代了。

散会后,宁伟强特地到田文书记办公室汇报。刚好田文还有别的会,只简单跟他沟通了几句。没开会的时候,田文就没有那么严厉了,他交待宁伟强一定要把前进的纪检监察工作抓在手上,不然会让别人说闲话。

田文说:“你到前进是经过县委主要领导点头同意的,一定要在这个位置上作出成绩,才不辜负领导们对你的期望。”虽然田文也不是很清楚宁伟强到前进工作的来龙去脉,但他知道,县委书记江涛否决了很多提议,但偏偏对宁伟强到前进表示了认可,这让他对宁伟强也有些兴趣,但明面上不会表现出来。刚刚在会上也算是给了宁伟强一个下马威,让宁伟强知道,县纪委书记也是他的直接领导。但田文却不会做得过火,谁知道江涛书记心里是什么想法?

宁伟强在会上出了糗,心里也不高兴。和黄大强一个车回去,路上一言不发。倒是黄大强安慰了他几句,说田书记就是那个性格,好多乡镇纪委书记都是这样过来的,让他别往心里去,习惯就好。

回单位,宁伟强又把黄大强叫到办公室,两人把近期的工作再次作了梳理,都不禁挠头,看来这个月的案子又要落空了。这半个月来,两人把街道所有的水利项目都走了个遍,问题存在,大多是施工方的问题,修建的水池或因为规划有误,或因为管理不善造成无法使用。

要说办事处在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反而没有决定权,要追责也追不到办事处的同志。把水务站长也叫来谈话了,问及某个无法使用的水池,为什么他在当时的验收报告上签字,水务站长说当时不漏啊,当时确实蓄水了啊,有图片可以证明。

而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的支书或主任,就更没有办法去深究。自从县纪委部署每个季度搞一次专项监察以来,差不多每个社区村的支书主任身上都背了一个处分,最轻也是诫勉谈话。

实在是没有办法,要求每个月都有案子。社区村在落实政策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一些违规的地方,比如为了赶时间,就把资金先落实下去了,回头再来补相关的材料,有时候实在是忙,连材料都没补。落实资金是事实,也不存在中饱私囊的情况,但纪委回头看的时候他们又拿不出佐证资料,从而支书或主任不得不背一个黑锅。如此这般,搞得下面也是怨声载道。

黄大强的想法是再找一个社区村支书或主任来背皮,完成这个月的任务,因为这些水池在验收的时候,村里也是参与了的,有几个当年都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的支书主任现在仍然在任。

宁伟强找机会跟周明一汇报。但周明说:“这两年,下面反映得厉害,再加上今年又是换届之年,人心都有些浮躁了,除非硬是工作失责需要追责处理,不然全部都不要再给处分,免得给下一步工作造成被动。”

周明说:“你觉得支书主任们是‘虱子多了不怕痒’,但前进已经这么长时间没有案子了,何尝又不是 ‘虱子多了不怕痒’呢?再说办事处只是参与验收,主要的验收方还是县水利局,要我们处分干部,让他们先处理他们的干部再说。”

周明让宁伟强别着急,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天塌不下来,塌下来不还有高个的顶着吗?”

实际上不光是周明,其他乡镇街道的主要领导也对县纪委压任务的做法不满,只不过这些想法不好明说罢了,只有在一些私底下的场合,他们这些乡镇街道的书记聚在一起才会说上面的不是。

没办法,恐怕只能再扛一次鸭竿了,宁伟强心想。

宁伟强和其他乡镇的纪委书记也不熟悉,他让黄大强和其他乡镇纪委的同志联系,发现各个地方也都差不多是类似的情况。看起来,只有把问题上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