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8章 的确是这样的
书名:青云折上作者名:柒二五本章字数:2741更新时间:2022-04-02 18:13:27
枫香村驻村工作组有三名干部,分别是彭建、史德新、余丽娟,彭建是组长,他们都是办事处的干部。余丽娟就是黄大强说过的被黎明芬打耳光,今天没在。
街道的干部与乡镇不同,乡镇的村离政府所在地通常比较远。山区的村,来去很不方便,县委书记江涛上任后,对干部作风要求得比较严厉,驻村必须吃住在村,所以很多乡镇干部都不愿意驻村,宁愿在站股室做业务工作。
县城的社区则不同,虽然名曰“驻村”,但实际上每天都要回去的,这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区也没给街道干部提供住宿的地方。这也是领导们默许的。
并且,在社区工作,晚一点去上班、早一点下班基本上没有人追究。所以,当初确定驻村人选的时候,书记主任接到很多说情打招呼,请求把某人某某人派出去驻村,也让两位伤了不少脑筋。
寒暄了几句,宁伟强就带着一帮人继续走访农户。
接下来,宁伟强就只了解农户的家庭情况和对水池修建的情况了。毕竟“当事人”都陪着,在旁边盯着,能问出什么问题来呢?
宁伟强心中打定了主意,等回办事处后把余丽娟叫来谈一谈。
又走了几户,宁伟强觉得差不多了,带着一群人,感觉影响也不大好,搞得好像形式主义一样。他宁伟强又不是什么高级干部,这样一来,就算是想了解点情况,即使是村民想要说什么,看到村里的干部就在旁边,肯定也不会说的。
于是,宁伟强要求回村委会去。领导都要求了,大家也都没意见,也不远,于是一行人往村委会走去,黄大强自去把皮卡车开过去。
很快就到了。村委会一座三层的小楼,前面是一块小院子,没有围墙,一根旗杆矗立在院子里,上面挂着国旗,伴随着微风轻轻地摇动,五颗黄色的星星若隐若现。宁伟强看一眼,就发现了问题。于是对众人说:“你们觉得这个旗帜有什么问题?”
众人一看,也发现了问题,原来是国旗挂反了。
宁伟强道:“同志们,要注意细节,这么明显的问题,我就不相信你们没发现,莫非是灯下黑吗?我发现了可以整改,幸亏不是县里的领导发现,那恐怕就是大问题了。”
虽然宁伟强语气缓和,但大家都知道是在批评。村主任黎明芬说:“宁书记,我们马上整改。”她话音刚落,史德新就赶紧跑过去了。
史德新跑到旗杆处把旗帜放下来的时候,宁伟强他们已经走进了院子。宁伟强赶到跟前,看到国旗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已经明显有些泛白。于是问道,这面旗子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
黎明芬回忆了一下,说,应该有小半年时间了。
宁伟强说:“这样不行,村里还有旗子没有?”
黎明芬回答:“没有了,这是办事处发下来的。”
宁伟强说:“村里就没有钱了?说到底还是你们没有想到,不细心。我也不说你们思想上有问题,这个帽子太大。包括驻村的同志,你们同样要注意细节,工作不能马虎。”
众人连声称是。
村委会三楼外墙上是一排金色的字——“为人民服务”,毛体,二楼外墙上也是一排大字——“枫香村便民服务中心”,蓝底白字。一楼有一个门厅,走进大门,是一个开放的办公场所,中间一道柜台,里面放着几张办公桌。天花板上两个吊扇,正在呜呜地转动着。
这时没有村民前来边办事,宁伟强问了便民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黎明芬作了回答。
实际上,目前村干部不能做到脱产,而且这时节也没多少事,几个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便轮流值班,保证每天有一名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同时在就行了。
宁伟强简单问了几句,了解到村里日常工作情况。
这天气实在是太热了,村主任黎明芬建议到她的办公室去坐,她的办公室有空调。
宁伟强从善如流,随黎明芬来到她的办公室。黎明芬张罗着给大家倒了水。
宁伟强听了黎明芬的汇报,因为宁伟强搞了个“突然袭击”,黎明芬准备不充分,也只汇报了大概情况。
听了黎明芬的汇报和其他村干部、驻村干部七嘴八舌的补充,宁伟强不由微微皱眉。
目前,枫香村最大的困难就是村民出行问题,一是通村公路,这一点,宁伟强来的路途中就感觉到了。从去年开始,只能底盘高的车子从这条通村路进到村里,下雨天积水成凼,越野车路过都很吃力。外出务工的村民开轿车回去,得从接壤的那个乡镇绕路,要多出十几公里。
二是村内各组的通组路,只有个别组通车,通车了也没有硬化。没有通公路的组,全是泥土小路,下雨天就得一路走一路跌。教育倒是没问题,毕竟是街道的村,虽然村里没有学校,但高中初中学生都在县城住校读书,小学生多是父母陪同在县城,一边务工一边照顾子女读书。
黎明芬说:“我们也多次向周书记、杨主任反映过这个问题,他们倒是说会想办法,但却一直没有落实。现在宁书记你是枫香村的联系领导,也请你放在心上,看看是不是也帮我们想想办法。至少,也得把路面平整一下。”
宁伟强说:“这个事情我回去向书记主任汇报一下,我也不给你表态行或不行,不然我说行,到时候落实不了,你们就得说我干得个嘴巴子劲,但我尽力而为。毕竟,我才到前进,以后也会常来枫香。”
事情说得差不多了,宁伟强喊上黄大强,打道回府。
回去路上,宁伟强又和黄大强交换了看法,决定还是从外围再了解一下。
——
乡镇街道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直面群众,特别是在政策落实上,是群众最能切身感受到的。县里面,包括县直部门,大概是什么工作需要乡镇街道参与,就是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最考验乡镇干部尤其是乡镇一级的领导干部的统筹协调能力的。
作为副书记,宁伟强分管的工作反而偏向务虚一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他决定从两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对上,“两办”要求交资料需要交纸质资料的,他都亲自跑去送,跟他们混个脸熟,县委办也还有几个他的老同事在,但也增添了不少新人。县政府办里的同志就大多数不认识,需要建立联系或者关系。二是对下,他准备利用一段时间结合水利项目专项监察把全街道三个社区两个村全部走完,熟悉整体情况。
宁伟强把他的想法向周明汇报,也跟办事处主任杨明军进行了沟通,两位领导都十分支持他,让他放手去做。从级别上看,前进三个实职正科,分别是周明、杨明军和喻丛杰,宁伟强和其他班子成员都是副科级,但宁伟强排在其他之前,新出台的分工文件上,喻丛杰之后就是他了,所以,他到其他村社区去指导工作,也不担心其他领导有意见。
对周明和杨明军,宁伟强坚持早请示晚汇报,重要工作及时沟通。直到周明一次私底下跟他说,没有必要这么天天说,要学会独立的思考和落实工作,要是长期这样,反而显不出他的能力来。宁伟强知道这是周明在教他,倒也没有不愉快。
周明说,像你这样年轻的副书记,是乡镇长的主要候选人,你得学会成长,除涉及到人事、财务一定要汇报外,工作分内的事情,自己拍板就好,真要是遇到棘手的问题才向我们汇报。还有就是对其他的工作,你认为别的班子成员做得不对的,也可以私下向我们提建议,不要怕得罪人。
宁伟强知道周明是豁达大度的人,杨明军除了在办事处经费上卡得严,给人一种管家婆的印象外,其他也还好,绝不会因工作上的事情给人穿小鞋。其他班子成员需要在工作逐渐了解。宁伟强知道自己运气还不错,遇到了两个好领导,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