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军认识两个“淡淡微风”,一个女的在德国,一个男的在北京。为了区分,我们就把完整“淡淡微风”平分给他们二人吧。男的索性就叫“淡淡”,女的叫“微风”得了。马军认识淡淡是通过微风,而认识微风是通过网络。
如果说金庸先生笔下的“萧虚段”三人结拜是因为英雄相惜,那马军与微风的相识就应该算是才子惜才女了。
有段时间,马军混迹在各类网络论坛,在论坛里发帖,通常都是他自己写的一些豆腐块,偶尔也发一些酸文。此时的马军已经是国内某家收藏类杂志的特约记者。于是马军便把这个业余职业作为自己的网名“记者”。
马军爱好写作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也说不清受到了谁的影响,父亲是个大老粗,对写作这种细致活儿肯定是一窍不通,母亲虽说是个中学语文教师,但平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学生那里,对马军也差不多属于放羊,马军甚至觉得对于母亲来说,她的学生们比自己更重要。从小学起,马军的学习大多都是姐姐负责,直到姐姐远赴外地读大学为止。姐姐从前倒算是个文学青年,喜欢读北岛顾城等人的诗,也喜欢张爱玲的文字。姐姐离开家后,她留在家里的书就成了马军上英语课时打发时间的工具。实际上马军并不喜欢姐姐所喜欢的那些文字,他觉得那些文字做作,太酸。他喜欢金庸先生的仗剑天涯,老舍先生的市井人物。但此时也就只有姐姐的书能让他从中吸收些文学的养分,他也没有其它选择。
起初马军发的帖子被微风批评,随后马军开始跟帖辩论,再加上其他看客的跟帖评论,有的是向着微风,也有为马军说话的,一来二去一场文明的骂战就这么开始了。到现在,连马军都忘记了那是篇什么文字,微风到底说了自己什么。他只记得帖子在短短一个星期,竟然产生了一百多条评论,当然多数还是马军和微风的辩论。微风言语犀利,有时还略带点挖苦之意,总会用“这位记者先生”做引子。这似乎让马军很不舒服,有时甚至惹得他想骂街。这能怨谁呢?谁叫你开始就想用这个网名来标榜自己呢?
这事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月。微风每次批评都直击马军文字的要害,马军虽然嘴上不服,但心里却渐渐地被这个叫微风的家伙的评论所征服,早先的气氛情绪不知何时竟化为了对微风的佩服。马军服软了,不再和微风辩论,而是主动给微风发私信,表示想握手言和,并且向对方要联系方式。就这么马军认识了微风,正所谓不打不相识。
他们通过论坛相识,而后通过电子邮件联系,起初是每周一封,后来是两三天一封。当马军得知微风是个姑娘的时候,那感觉是惊喜还是惊吓,连他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竟然让一个姑娘挖苦了一个月。
微风是北京姑娘,大学毕业后又留学去了德国。与马军相识的时候,她已经德国一家知名媒体的编辑,难怪文笔这么犀利呢。除此之外,她还精通英法德意四门外语。这些对于当时还在找工作的马军来说,也只有仰视的份儿了。虽然如此,微风对待马军却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马军倒是有了些许的从容感。
那段时间,跑网吧成了家常便饭,马军每天会去一次网吧,有时甚至两三次。去网吧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已经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当看到微风的邮件,只有喜悦,于是细读字里行间,连标点符号都担心错过。当看到信箱里没有微风的新邮件,只有失落,于是细读微风过往的邮件,关机,交费,走人,过几个小时再来。每天一如既往。他恨不得自己每天能背着一台电脑,电脑可以无限上网,电子邮箱的网页开着,走到哪看看到哪。那年是1998年,马军记忆中那年是不断期待,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那年过年时,在春晚王菲和那英合曾唱过一首歌,那首歌叫“相约98”。
(二)
1999年,经过持续的努力,马军终于在家附近一家加油站找到一份加油工的营生,虽然辛苦点,而且工资也不算多,至少不用再伸手找家里要钱了。
马军没有把自己找工作的事告诉微风。在他看来自己的工作是下等人的工作,如果微风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很有可能会被微风嫌弃,而不再里他。有时,他对自己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在乎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姑娘,就是因为读了姑娘给他发的几篇自己写的文字吗?即使马军这样想,但他的心似乎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他渴望多了解微风,并且渴望微风也了解他。马军还是一如既往地每天跑网吧,他和网吧老板说好了,每次上网就10分钟,这十分钟足够他打开电子邮箱,并读完微风发来的新邮件,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做,因为这10分钟,网吧老板只会收他五块钱,这比按小时收费可以省下足足的10块钱。马军现在必须节约,甚至连早餐也可以不吃,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就在这一年的初秋,马军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电脑,虽然配置很低,但对于马军来说,这确实自己最贵重的家当了。为了买电脑,马军攒了半年多的钱。马军每月的工资只有400块,他每月要拿出一百块用来去网吧,他会把剩下的钱全攒起来,外加自己偶尔爬格子赚的那点微弱的稿费,半年的时间竟然攒下了四千多。在当时,对于家庭来说还算是一种奢侈品,一部配置普通的电脑也要一万左右。恰好马军有个同学,在电脑店工作,对电脑精通。马军就找到他的同学,同学建议他自己组装一部,这样在价格上能便宜许多。即使这样,各种硬件加在一起算下来也要九千多,这还不算加工费。这把马军难住了,马军不愿意再找父母伸手要钱,他只能向远在他乡的姐姐求助,此时姐姐已经大学毕业,留在当地工作几年了。于是他厚着脸皮给姐姐写了一封信,他知道姐姐最疼他。信寄出几天后,马军真的收到一张汇款单,上面清楚地打着数额伍仟元整,这是姐姐在外地辛苦打工,一点点攒下的。
同学教过马军怎么连电话线上网。电脑搬回家后,马军迫不及待地把电脑连上家里的电话线,然后开机,设置,拨号,一阵略带旋律的嘟嘟声过后,这个方方正正的大脑袋终于和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取得了联系。
起初,马军和在网吧里一样,每天只上网十分钟,只是接收个邮件,这似乎比在网吧上网省钱,至少不用每天往网吧跑了。
就在这年的年初。有个叫马化腾的家伙设计出一种叫“O ICQ”的社交软件。没想到这软件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中就风靡了整个中国。如果你不知道O ICQ,那说明你out了。马军当然不能落伍,他也把自己的电脑里装上这个软件,并且还给微风推荐。他怎么知道,微风早在半年前已经开始使用了。有了O ICQ二人的交流更多了,只不过德国和中国是有时差的。微风每天下班回家时已经是七点了,德国的七点也就是中国的午夜1点。为了瞒着父母,马军每天会先假装睡下,等父母房间没有动静够再爬起来,披上件衣服,拔掉电脑的信箱电源,然后开机,拨号,每当拨号声响起就让马军心惊胆战,生怕父母听到,跑到他房间责怪他晚上不睡觉。
他和她谈天说地。马军从微风那里了解了另外一个世界。微风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游走于世界各地,她把她在世界各国的见闻说给马军听。例如法国蓝色的大海,佛罗伦萨的建筑,开罗金字塔和不听话的骆驼等等。微风每说起这些,马军脑子里就呈现一副画面,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正矗立于画面之中。
微风还是经常会把自己的文字发给马军,马军细细读着微风的文字,随着的变化去感受微风写文字时的心境,时而伤感,时而欢愉。偶尔微风还会发来一段自己写的英文,马军看不懂,但又不好告诉微风实话,值得学习“张好古”那样,回应一句“嗯,写得真好。”好什么?他连人家写的什么都不知道。其实那是微风用英文翻译的范仲淹的“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