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9章 叛乱起
书名:盛唐贵婿作者名:明隆本章字数:2084更新时间:2022-08-06 20:41:01
杨思勖的大脑飞速运转,刹那间想出了皇帝是不是真的要杀武崇训。
就在他要回答的时候,外面的太监急匆匆来报:“启禀陛下,相王说有要事求见。”
李显威严不可侵犯道:“宣!”
不多时,身穿蟒袍的相王李旦跪倒在大殿上:“臣李旦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我本是同胞兄弟,这里并无他人,无需行此大礼,平身,赐座!”
李显高坐皇位,对任何人都防备,唯独对相王还有兄弟之情。
李旦受宠若惊,连连道谢:“臣弟谢陛下隆恩,只是臣弟有要事秉揍,就不坐了。”
“臣弟得到消息,洛阳城外几处城池有叛军活动的迹象,臣弟担心会出事,特意来并报陛下,陛下应早做准备才好。”
李显微微吃惊,相王送来的消息和武崇训写在字条里的消息相互印证,这说明的确有人要搞事情。
不过,李显假装不知:“是吗?朕未曾听闻此事,八弟是如何知晓的?”
李旦诚惶诚恐道:“臣弟因为公事出入过洛阳城,听身边的侍卫说,洛阳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可疑的人,臣弟身边的侍卫还说,那些人中有叛党余孽,待臣帝要去辨认之时,那些人居然消失不见了。臣弟觉得事有蹊跷,便立即来禀报陛下。”
“至于洛阳城外有没有叛党,陛下必然心中有数,是臣弟多心了。”
李旦说到最后,双腿打颤,扑通一声跪在了下去。
他曾经做过皇帝,虽然是傀儡皇帝,但也是皇帝。
在神龙政变之前,曾有很大一部分人要拥立他为皇帝,是当今天子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当时拥戴他的大臣,远不及张柬之等人位高权重。
当时的庐陵王李显,凭着军功,笼络了很多大将。
在此情况下,李旦看清楚了形式,主动退出皇位继承人,极力拥戴李显,并将自己锁在宫中不与任何来往。
神龙政变之时,他立了大功。
李显登基后,感念李旦的拥戴之功,分封李旦为相王。
没过多久,李显透露出想立李旦为皇太弟的心思。
李旦闻言,立即辞去了所有职位,安心做他的相王,为皇帝奔波,处理一些杂物。
不然,皇帝怎么会放心地让他自由出入京都和大殿?
他有怎么能平安地活着?
现在他比皇帝先得到了有人要造反的消息,皇帝要是多心,能找出一万个杀他的理由。
以他懦弱的性子,没有直接吓晕就很坚强了。
“你是朕的兄弟,是皇家之人,你为朕为李氏江山操心是责无旁贷之事,如果你明知道有人要造反却不告诉朕,那就是你都不对了。”
李显说了一番体己的话,笑呵呵道:“你说的事情朕知道了,朕会派人去查,你操劳了一天,去歇息吧,回头朕会让人把赏赐送到相王府。”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臣弟不敢言功,更不敢要陛下的赏赐。”
李旦磕头拜谢,唯唯诺诺,生怕皇帝会赐他一杯毒酒。
李显眼见相王比之前更没出息,心里却越发防备。
要知道,他就是因为装怂才活了下来,还是因为装怂,让则天大帝觉得他是听话的人,才被则天大帝立为了太子。
还是以为他装怂,表现出了“英烈”“仁厚”的品行,让张柬之等人对他臣服,靠着当时最有权势的五位大臣发动政变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他一上位,就改了性子,或者是露出了本性。
只任用他的亲近之人,反而因为猜忌害死了张柬之等五位肱股之臣。
现在的他,才是真正的他,之前见人就怂他的,只是伪装。
李旦是他的亲弟弟,他们的秉性差不多。
现在李旦比当初的他还怂,他就觉得,李旦还在惦记皇位。
偏偏就在这时,太监再次来报,而且声音更加急促:“启禀陛下,臣有要是禀报!”
“洛阳城外有叛军作乱,叛军攻占了几个村庄,虽是会攻打洛阳城,请陛下发兵平叛!”
韦温是韦氏一族的人,别看他是当朝宰辅,但在韦家也得听族长的。
嘭!
李显暴怒而起,一巴掌差点把龙椅扶手上的龙头拍断。
但他压制住了愤怒火,眯眼盯着韦温,质问道:“无缘无故怎么会有叛民?你可知那些叛民的头脑是何人?”
“这……”韦温一阵犹豫,眼神不自觉地落在了李旦身上,然后又收了回去,谨小慎微道:“陛下,臣派人调查的时候,的确有流言,但因为时间短,臣还未曾查明事情的真相,不敢妄言。”
李显注意到了韦温的眼神,有意无意地扫了李旦一眼,然后看向韦温道:“是何种流言,说与朕听听。”
“奸诈小人的恶意诽谤,陛下还是不听得好。”韦温支支吾吾,就是不说。
李显就更好想知道,脸色一沉道:“你想抗旨吗?”
“臣不敢,只是那些流言有损皇家的威名,臣实在难以启齿……”韦温跪趴在地上解释。
“既然是流言,爱卿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李显表现出了帝王胸襟广阔的一面。
“臣遵旨……”
韦温得到了皇帝的宽恕,才敢说那些流言:“臣派出去的属下来报,造反的叛民说临淄王道貌岸然,处事不公,断了寒门学子的出路,他们为了天下学子,举起了义旗,讨伐临淄王。”
“陛下,臣教子无方,请陛下责罚!”
李旦不管事情的真伪,直接磕头请罪。
这是他的觉悟,既然有人讨伐他儿子,那就是他和他儿子做了不得民心的事,这时候不是狡辩,而是认罪!
“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你认得什么罪?朕要真无缘无故治了你的罪,朕岂不是成了昏君?你先起来,让韦相把事情说清楚。”
李显心里透着冷意,脸上却带着兄友弟恭的笑意,表现出了哥哥的大度,见李旦颤颤巍巍爬起来后才问韦温:“那些叛民有没有说,临淄王到底做了什么事,导致他们讨伐临淄王?”
韦温言道:“这是臣进宫之前才得到的消息,尚未查证,陛下只当臣是在妄言。”
李显似乎能够理解这种情况:“既然如此,你就速去查证一下,然后朕再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