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2章 武崇训的猜测
书名:盛唐贵婿作者名:明隆本章字数:2183更新时间:2022-08-04 14:33:02
李显不觉得武崇训有多少能耐,一个纨绔子弟能办好武学才怪。
他只是利用武崇训为他培养可用的人才,以此来打压消灭世家。
只是,当他看过武崇训做的所谓的计划书之后,大为震惊。
武崇训在计划书中写的办学理念,办学方法,以及对学子将来的安排,甚至将来如何用什么方法提拔学子,不但详尽,且特立独行。
李显记忆中,历朝历代开办的学院中,都没有武崇训写的那种方法。
单单是一条“广纳天下有才之士”,就让李显大为震惊。
论男女,无论贫贱,凡有报国之心者,就能去学院报名,三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任何人,都有进入学院学习的机会。
武崇训在计划书中,详细地将学院分成了“幼年班”、“青年班”、“成年般”、“中年班”“老年班”六个院校。
八岁之前是幼年学院,八岁到十七岁是青年学院,十七岁到三十岁是成年学院,三十岁到五十岁是中年学院,五十岁到七十岁是为老年学院。
其中,每个院校都分为甲、乙、丙、丁、等级的班级,以及末位淘汰制。
甲级班是最优秀的班级,丁级班是最差班级。
每年分为寒暑两个学期,每个学期都会进行一次考试,前一百名学子会给予各种优待和奖励,最差的一百名学子会被开除学院。
每年终极考试,不能及格的人则不能升班,但可以复习一年,且只有一次机会。
成绩特别优异的毕业学子,朝廷可以对其破格录取,且由皇帝亲自对其任命职位。
这样的学院,对天下人都相对公平。
学院的制度,会让学院时刻充满竞争性。
有竞争力,就会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
那将是国家的栋梁!
最主要的是,每一个毕业生,都由皇帝亲自检验成绩,一旦皇帝满意,会对毕业生直接任命。
直接越过吏部和宰相任命官员,这大大加强了皇权。
按照武崇训的计划,仅仅需要三年,就会有成千上万直接听命于他的人才。
而且,不需要皇帝出一分钱,一切的费用都由武崇训出。
既省了用度,又能拥有一大批死忠自己的能臣武将,这是天上掉馅饼!
李显逐字逐行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武崇训做的计划书,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兴奋
他眼里冒出了火光,脑海里出现了自己带着自己培养的军队征伐天下的场面。
“武崇训居然有这种大才,总算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李显满是欣慰。
“幸好无名老道替朕算了一卦,朕提早做了方法,不然武崇训一定会利用武学学院做大。”
“现在即便他做大了,朕也有办法处理掉他!”
李显前一秒还称赞武崇训,下一秒又变成了冷脸,眼睛里满是算计。
喜怒无常,是帝王常态。
“陛下,临淄王到了。”
门口的太监进殿禀报。
“宣!”
李显收敛了所有情绪,正襟危坐,威严不可侵犯。
李隆基双腿跪地,叩头道:“臣李隆基,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李显无悲无喜问道:“临淄王,你可听闻了御花园之事?”
听似是无心的询问,实则有意的试探。
“回陛下的话,臣一直在宫门外候旨,未曾听闻御花园发生了何事。”
李隆基从容应答,没有任何破绽。
李显打量了李隆基一小会,然后到:“既然你不知道,朕就简单说与你听。”
“先前武崇训冲撞了太平公主,且要对太平公主动武,朕将其囚禁了。”
“如此一来,开办武学的事就没人管了,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隆基心头一阵狂喜!
武崇训冲撞了皇帝,失了势,这是他的大好机会!
“启禀陛下,臣认为,开办武学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刻不容缓,既然陛下处置了武崇训,那么陛下心中已经想好让谁接手这件事,对此臣不敢妄言。”
李显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李隆基,颇为满意。
李隆基要是在此刻落井下石,说明他有容人之量,不会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打压对手。
李显得很有心计,但对自家人,有对李氏皇族之人,格外看重,导致他忽略了皇室族人其本人的本性。
“如果让你来接手学院,你打算怎么做?”
李隆基强行压制住内心的狂喜,认真说道:“如果陛下信得过臣,臣一定会竭尽全力把这件事办好。”
李显点头道:“既然如此,你就好好计划一下,三日后将开办武学的详细计划拿给朕看。”
“臣遵旨,臣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李隆基谢主隆恩,然后退出了勤政殿。
李显端坐在龙椅上,自言自语道:“李隆基,朕给你机会了,但愿你能把握住!”
相对于外人,李显更相信李氏皇族之人。
同样的两个人,有同样的能力,他会毫不犹豫地让皇族之人去办。
这是他的私心作祟。
……
“今天我还真的有牢狱之灾,无名道士还真有两下子。”
武崇训被关进了天牢,却没有一点囚犯的觉悟,兀自躺在草垛上,跷着二郎腿,悠哉地想事情。
“驸马,不好了,陛下将开办武学的事交给临淄王去办了。”
安乐公主得知武崇训被皇帝处罚后,第一时间到监牢探监,想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在来的路上,她听到了皇帝召见李隆基的事情,气得七窍生烟。
武崇训对发生这种事并不意外,沉思道:“陛下这是选择了李隆基?”
长乐公主本来就不好看的脸,变得更加阴沉:“你的意思是,父皇要立李隆基做太子,才将开办武学的事交给他?”
“是,也不是。”
武崇训今天变得很神秘。
安乐公主听的头大,怒道:“说人话!”
武崇训说道:“太平公主,李隆基,还有母后和你,都想做皇帝,偏偏你们都比那些皇子有能力。”
“陛下害怕把皇位传给皇子,你们会反叛,又担心把皇位传给你们,朝廷会更动荡。”
“那么怎么办呢?陛下只能用制衡之术!”
“陛有禁令,任何人不得探视我。你却进来了,你还知道了李隆基接手武学的事,这是陛下故意为之!”
“陛下让我们和李隆基争斗,李隆基赢了,或许能做皇帝,我赢了会被陛下重用。”
“但不管我们谁赢了,都会耗损对方的实力,为将来的太子清除障碍!”
长乐公主皱起了眉头,疑惑道:“父皇有这样的心机?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