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阔别!出发!
书名:谁的青春没有故事作者名:小德前班主-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507更新时间:2022-03-06 01:11:35
挂断电话于易失魂落魄的朝家里走着,几次与车擦肩而过。一年来,自己为了陪她一起复读,不顾家里的反对毅然放弃了已经录取的海东大学,只是因为她落榜后她趴在他肩头的哭诉;为了帮她提升成绩每天在自己复习任务已经很繁重的情况下仍然起早贪黑的帮她辅导功课;为了对她承诺的一场演出组建了乐队,不幸弄伤了一根手指,再也不能弹吉他;甚至于为了能和她去同一所城市,他还放弃自己心心念念的江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还有一年来他点点滴滴的照顾,换来的却只是一句“谢谢”、一个“妹妹”!此刻看来真是一个笑话。是的,这些或许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但是如果不是她的暧昧,她的若即若离让他一次又一次的“误会”他又怎么会如此?
不知哪家门店应景的播放起了萧亚轩的《类似爱情》“虽然有点急,也有点生气,你不要放弃行不行?我在过马路,你人在哪里这条路希望跟你走下去......” 他感觉自己眼睛好像有点湿了,这是他第一次被一个女孩子彻底伤透。
接下来的日子,他开始疯狂的用酒精和网游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一路将梦幻西游的级数刷到了90级,梦幻西游也成了后来他玩的时间最久的游戏。父母只是以为他是因为没有考上985而郁闷,也没管他。好在这段时间驴子一直都陪着他、开导他。驴子是他高中最好的兄弟,大名叫李御子,因为名字连上念就成了驴子,人又壮实得很,外号因此得名。四年来俩人常厮混在一起。以至于三模时因为这哥们儿失恋,俩人喝了半宿的酒愣是没听到闹钟,错过了半天的考试。真正意义那种狐朋狗友。
这驴子也堪称传奇,提前批原本考进了铁道警察学院,但在体能测试前竟然因为一场篮球赛伤了腿,这大哥拖着一条半残的腿五千米竟然还跑了个第二,但跑完腿基本废了,其他项目自然没法参加,在省城医院躺了半个月,连通知书都是在医院收的。不过这哥们儿竟然因祸得福的俘获了一名实习小护士的芳心,巧的是他也被昂州中医药大学学了高护专业录取成了小护士学姐的同校师弟,一段姐弟恋就此开始,这该叫千里有缘一腿绊吧!
于易陪他去省城参加的测试,半个月下来情绪也渐渐恢复了往常。驴子一出院就一瘸一拐的和小护士结伴先去了昂州,于易回家等录取通知书,期间孙妍妍也给他打过几次电话,想请他吃饭,一来表示感谢,二来也是想好好解释一下,但他都婉拒了,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了。他真的放下了吗?谁知道呢?
那年录取通知书是8月20几号才邮寄到的,开学时间是9月1号。取通知书那天于易偶然瞥见市的实验高中门口挂着一个横幅“热烈庆祝曲青青同学被昂州大学录取”。
于易心想:“报的这么偏竟然还能在一个市里遇到校友,也挺难得”。观榆市一共有三所高中,第一中学、实验高中、和蒙古族中学,最好的是第一中学,每年至少能有200个学生上重点线,其它两所学校基本都是全市成绩600名以外的学生,每年高考的成绩都非常一般,顶多能有几个学生上重点线,所以像考上昂大学生也顺理成章成了拉横幅表彰的对象。
于母决定打听一下这个曲青青的情况,毕竟以后在人生地不熟大学里能有个相互照应的人总是好的,并且去昂州路上还可以两家人同路。
“打听到了,听你实验中学的刘姨说,那女生她妈也是实验高中的老师,她爸好像是平山火车站的站长。你刘姨还说,那女生在实验高中挺出名的,都说她学习也好,长得也特别好看......”
于易虽然自视为还是个正人君子,但想到漫漫长路能养眼的俏佳人结伴同行不免也心里暗爽了一下。
临到开学,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从京都到昂城的车票根本买不到,那会儿还没网上购票还没那么方便,要想买到往返卧铺更是难上加难。这可愁坏了于父,连给他在北京实习的堂姐打了n个电话,让帮着去车站排队买票,结果还是一样。
实在没办法,只好要来了曲青青老爹的手机号码,于父可能觉得第一次通电话就要就要麻烦人家帮忙,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反复开合了折板手机好几次才决定播过去。
“喂你好,哪位?”于父的飞利浦听筒声音大到离他三四米都能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
“你好,是曲站长吧,我是于易的父亲,孩子和你闺女今年考上的一个大学。”
“啊,你好,我听她妈说了,这两天要不也想联系你们呢,看看你们准备怎么去,几号走呢,要是能一起,就最好了,你们票订完了吗?。”
“哎,现在火车票太难订了,这几天正为这事儿发愁呢,寻思着要不就到北京坐飞机去?”
于易走进洗手间,后来老爹和曲青青的老爹说了什么就听不清了,只是隐约听到“是啊,对、对”和阵阵‘哈哈,哈哈,的笑声。从卫生间出来老爹已经挂断了电话,脸上带着一丝胜利的笑意。
“咋样,她爸能买到不?‘
“应该没啥问题,他们也没订票呢,他在京都西站那边有个朋友,说给问问。”
果然朝里有人好做官,站里有人好买票。不到一个小时票订完了,两家人京都昂城往返共10张卧铺,全是下铺,厉害!曲青青一家打算去北京看一个亲戚,所以提前一天走,两家约在8月30号在京都西站碰面。
临走的那天下午,姥姥姥爷非要从郊区赶来送他,于易从小在二老身边长大,对他们感情很深。虽然他早已经过了爱吃零食的年纪,但他们来时还带了一大袋他小时候喜欢吃的零食。又不放心的反复嘱咐“外面不比家里,凡事小心‘照顾好自己’、“在外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天气要凉了多穿点儿”……虽然他已经过了十八周岁成人的年纪,但或许在他们心里他永远都是那个他们宠爱着长不大的小外孙,永远都是那个把姥姥家当成去天堂的小孩子,永远都是那个跟着他们一句句咿呀学语的小宝宝……
他又回想起那个傍晚的场景,他们下楼后于易隔着窗子向他们望去,夕阳的余辉洒窗子有些刺眼,夕阳的余辉里,一个曾经高大但现在已不再魁梧有些佝偻的老叟和一个瘦小苦干的老太相互搀扶着步履蹒跚,老太不时伸出手抹一下眼泪……两个背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余辉中。每每想起这个场景他都会鼻子发酸。大三那年姥爷因为食道癌去世,他却没能及时赶回来见姥爷最后一面;一年后姥姥因为乳腺癌和腿骨骨折长期卧床驾鹤西去,虽然他陪她走了最后一程,但算算从姥姥得病到她去世陪她的时间加起来也没超过2个小时……
想到这些他已经泪流满面……他心里暗暗祷告:“姥姥姥爷,愿你们在天堂过得快乐。
8月26日晚10点于易踏上了离家的火车,就这样,他,一个朝气蓬勃,努力向上,有理想有抱负,体态有些发福但不笨拙,面相端正但心地却不太纯洁的一般优秀青年,要上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