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2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第12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书名:水浒之开局截胡潘金莲作者名:士人本章字数:2077更新时间:2022-02-22 14:42:49

武大郎一见武松回来了,双眼就红了起来,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武松离家多日,每日武大郎都担心武松在县城会不会受欺负,虽然他知道能欺负武松的人很少,但是作为武松的兄长他从小照顾武松长大,确实对武松如父如母,怕他受伤。

“哥哥,我回来了,让哥哥担心了”武松看到武大郎红红的眼眶,也知道武大郎是真心关心自己,从开始抗拒,到后面的接受,他十分尊敬眼前这个身材矮小,相貌奇丑的男子,因为是他从小把武松养大,一直视武松为生活的全部,这样的兄长哪怕武星作为穿越者也被感动了,刚来的孤独感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是想带上哥哥过上好日子的迫切心情。

在与哥哥聊了一夜后,二人都睡下了,虽然这间屋子很破旧,但是武松在这里睡得却无比的香,他也第一次对着这里有了归属感,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第二日起来,武松发现自己的力气似乎大了起来,身体也更加协调,原来武松以前虽然在这里生活,但始终认为自己是外人,是穿越来过来的,意识里始终认为自己是外人,所以导致潜意识里对这具身体有了抗拒之心,时至今日,武松才彻底接受自己的身份。

看到哥哥起床了,武松拿着书本读了起来,二人一起就餐后,武松告别了哥哥,前往老师家中,帮助老师一起将一些东西搬进学堂。

到了学堂后,孩子们看到那么多东西都围了上来,当然三位,现在是俩位,据说一位少年郎乡试败给武松后,就被父母送到其他地方读书了,大的少年少女却还在观望,这少年郎就是武松,而少女就是林霖,二年过去了,林霖已经成长为亭亭立立的少女了,十里八乡的青年都为之感到疯狂,家里提亲的帖子都快堆满了林霖的房子了,但是幸运的是林霖的父母思想十分开放,据说曾经是大家家庭的子弟,但是厌倦了勾心斗角隐居了起来,他们对于林霖的婚事从来都是看林霖自身的意愿,当然作为父母又岂会不知道林霖已经有了心上人,二人也曾经见过武松,知道这是一位文能提笔报国,武能上战场杀敌的青年潜龙,只待科举之后便会一朝化龙。他们即为女儿高兴,又为女儿感到悲哀,因为这样一位青年俊又岂会只有一位红颜知己。

林霖看着武松的侧脸突然说道“最近看书了吗?可别到时候不会的又跑了问我,我可不会教导你这样不勤奋的人”

武松看着林霖的侧脸不小心看入迷了,那晶莹剔透的脸蛋儿,仿佛弹指就破,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的身材,散发着少女的清香,武松不自觉看痴了。

林霖发现武松并未理自己,转头一看发现武松对着自己发呆,然后脸一红骂道“登徒子”就有跑开了

武松挠了挠头,想想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骂登徒子了,不过这样美少女的清香,无事不可挑动着武松的心,让他的荷尔蒙分泌更加旺盛。

武松连忙给了自己一巴掌,暗暗想到:自己俩世加起来都30岁的人了,却还被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挑逗的失了神,不应该不应该,简直禽兽所谓,放在以前这可是要判刑的。

摇了摇头,继续拿开书本看了起来,一会就陷入了书海的事情。

何生看到武松与林霖二人突然笑了,他不是一次觉得二人般配了,但是同样他也明白武松这头潜龙马上就要出渊了。

这样平静的生活,有持续了了二年,而这俩年间武松顺利通过了院试,也中了秀才,这在十里八乡都传遍了,武大郎每次出去都骄傲的和乡亲们说自己的弟弟是秀才,是读书人,他们老武家必定出状元。

而村中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传言,说武松是文曲星下凡。

越是了解,武松越感觉宋朝的科举考试不简单,《论语》、《春秋》、《礼记》这样的传世之篇都作为了考试题目,更别说还有其他的,要知道哪怕前世的大学生,都很少有人能把《春秋》《礼记》等著作全部看完,而宋朝却要求你要熟背,并且能举一反三,这科举当真不简单。

诗、词、论、赋要求样样精通。

刚了解到这时,武松是很慌张,毕竟这些东西谁会啊,不过再仔细拜读发现,这个世界有点跑偏了,不是他了解的那个宋朝,尤其在诗词方面,竟然李白,白居易那些著名的诗人都没有,这到是给他很多操作空间,刚出越过来时候,武松是十分绝望的,毕竟这是宋朝,唐诗早就出来了,不过在自己读完书才发现并没有这些传世之作,看来等考试剽窃一番即可,得益于灵魂的融合,武松发现自己能轻松的想起来以前的事情。

除此之外,宋朝考试最重要的是附加题,因为这道题才能考核学生的真才实料。

而在制度方面,

唐朝的科举考试最主要的有“行卷”和“通榜”。

在当时,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谓之“通榜”。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科举考试更加完善,宋朝改进了唐朝科举考试的弊端, 在制度上加以改革,使之严密化,于是遂有“锁院”、“糊名”和“誊录”等办法的产生。

“锁院”是指在限定时间内,考院全部封闭,以防止考试作弊,也防止有人冒名顶替。

“糊名”是指将名字掩盖住,让考官不知道考试者是谁,当然如果有特殊记号,或者熟知考生笔迹来说,还会有舞弊的现象。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誊录”也就随之出现,“誊录”是指派抄书手将考生的试卷抄录,再送到考官手中,这样所有笔迹就全部一致了,这样考官就无法通过笔迹来帮助有些考生舞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