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完美的局
书名:民调局诡案录作者名:梅花三烙本章字数:2519更新时间:2022-02-27 18:29:16
白恩的这番话,真的一下子就提醒了周也。
“对,为什么之前我们没想到呢?”
周也连忙拿出笔记本,然后开始重新梳理起人物关系。
“之前我们总是刻板的认为既然死的全部都是张氏药业的人,那凶手一定是站在张氏药业的对立面,也就是水源药业的人。”
“这个思路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想到的点就在于,凶手确实是站在张氏药业的对立面,可是张氏药业的敌对势力,并不只是只有一个水源药业。”
“甚至可以这么说,张氏药业和水源药业两者,目前来看就是占据了品秋市药片研发领域的市场,而对于那些在夹缝中生存的企业来说,他们两个其实都是敌人。”
“故意杀死张氏药业的人,对张氏药业进行打击,从而虚弱张氏药业的力量,然后再祸水东引,同时对水源药业也进行打击,扼制水源药业的突飞猛进。”
“两家都因为这件事情而遭受到打击,并且彼此之间相互猜忌,这样一来,反倒是给那些原本在夹缝中生存的人制造了机会。”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弄清楚万安的立场,以及万安背后的势力到底是何方神圣。
于是周也让白雪先暂时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全力调查起万安的身份,争取能够在五点童洁和万安见面之前将万安的底细给全部查出来。
只要能够确定万安的底细,那他们直接将万安给抓捕后,就可以连夜进行审讯,并且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调查,白雪发现万安这个人的底细其实非常神秘。
一开始的时候,甚至无法查出他的具体工作,废了很大的一番力气后,才查到,万安表面上是和王林公司同类型的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
但是那家公司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公司而已。
也就是,他所在的那家公司虽然有注册资金,是一家正规注册的公司,但是那家公司没有任何的业务,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司地址。
这家公司应该只是为了掩盖万安真实身份的幌子而已。
于是白雪调查了一下那家空壳公司的控股人,然后发现那个空壳公司控股人,竟然是张氏药业的一个高层管理人员,并且还是张氏药业的股东之一。
最关键的是,在之前的调查中,这个叫做万东林的男人,是坚定站在张浩山这边的反对派。
除此之外,万东林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万安的亲叔叔。
如果万安就是杀人凶手,那万东林就是在他背后指使他的那个人。
也就是说,万东林表面上是反对派,并且是坚定站在张浩山这边派系的人,但是实际上,他才是那个在幕后操纵这一切的大BOSS。
这就是赤裸裸的灯下黑。
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事物和事件反而不能察觉,就像是灯具下面的阴暗区域一样,人们借助灯光将周围照亮,但是却忽略了灯具下的阴暗。
古时人们的灯具多用碗、碟、盏等器皿,注入动、植物油,点燃灯芯,用于照明。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离光源很近。古代的蜡烛和后来的煤油灯,由于下面有蜡烛座儿和油灯座,灯光是照不到那里的。其中的物理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照射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由此便形成了灯下黑。
此刻的张氏药业和张浩山就是那不断发光的灯具,而万东林就如同那灯具下面光芒照不到的阴暗角落。
在张浩山看来,万东林就是他最忠诚的部下,所以即便是张浩山在公司内部查找内鬼的时候,也一定不会查到万东林的身上。
万安只不过是一个棋子而已,是万东林用来杀人的一把刀,真正需要调查的人,并不是万安,而是万东林。
于是白雪开始将调查重心放在了万东林身上。
经过对万东林的一番调查,白雪发现,万东林在张氏药业的地位,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
除了是张氏药业的高层管理员外,他的股份在张氏药业是除了张浩山最高的。
虽然明面上他并不是一个大股东,但是实际上他背地里,利用自己或者万安名下的那些空壳公司,对张氏药业的股票进行大肆的收购,所以他实际上所掌握的股份,在整个张氏药业的范围内,仅次于张浩山。
他估计从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这件事情,在不知不觉之间,他实际上早就已经跻身到张氏药业的权利核心当中,并且不甘屈人之下。
而在他上面,只剩下一个张浩山。
张浩山不仅仅拥有最多的股份,还是张氏药业是创始人。
就算万东林在股份上超过了张浩山,他在威信上也是没有办法和张浩山抗衡的。
因此,他就必须得想一个方法去降低张浩山的威信。
而水源药业新型药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即将一飞冲天的情况下,主动向张氏药业寻求合作,但是被张浩山强硬拒绝,就成为了他正式瓦解张浩山的敲门砖。
水源药业的潜力所有人都看得到,张氏药业的那些股东亦然。
既然如此,张浩山强硬拒绝合作,在所有人看来,其实是不够理智的,因为双方寻求合作,达成共赢的局面才是大势所趋。
而张浩山却背道而驰,选择了拒绝。
虽然明面上没有人说,但是其实很多人心中是有怨言的,也正是因此,公司内部才分成了合作派和反对派。
万东林让万安不断杀人,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为了削弱张浩山的威信。
被杀死的人,基本上都是张浩山的人,因此,在人心惶惶之下,大家就会将这个责任全部都归功到张浩山头上。
正是因为张浩山选择了拒绝,才会导致公司成为众矢之的,遭到暗杀。
在死亡的恐惧下,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反抗。
毕竟张浩洋和张公子他们的死状实在是太凄惨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死无全尸是一种非常悲惨的结局,而张公子和张浩洋他们的死,就是死无全尸。
因此,面对这些压力,张浩山是不可能做到力排众议的,张氏药业最终只能选择屈服,选择和水源药业合作。
而张浩山在公司内部的威信,也将降到低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万东林忽然选择召开董事会,然后对张浩山进行弹劾,是有很大的概率能够争取到其他股东的票。
而张浩东的股份并不是绝对控股,作为第二控股人的万东林只要稍微说服一个股东,基本上就可以将张浩山踢出局。
这个局可谓是真正的一箭双雕。
万东林既除掉了自己最大的对手张浩山,同时还通过挑拨离间对水源药业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遏制住了水源药业公开研究成果后直接一飞冲天的趋势,使得合作的时候,张氏药业可以借着这个由头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多的利益。
不得不说,张东林的这个局是真的天衣无缝,根本没有人会怀疑到他的头上。
到头来只是张浩山和张岚之间互相猜忌,而他表面上又是坚定站在张浩山这边的反对派,于情于理都绝对不可能被怀疑。
甚至可以这么说,从他专门选择万安作为控制飞蛾杀人的那个人选的时候,这个计划就趋于完美了。
因为万安是一个真正的局外人,可是偏偏这个局外人,一手导致了这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