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69章 时势

书名:重生嫡女之开局就被抄家作者名:元之-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40更新时间:2022-02-21 00:35:09

然而,歇是不可能歇的,魏子熙这人,只要制定了计划,就会严格实施,这是在工程上很重要的一个职业素养。

当然,也可以说是职业病。

所谓职业素养,其实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而责任心这种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有。

在职场中混日子的人很多,虽说最终逃脱不了被日子混了的结局,可对公司和工程进度所产生的的影响亦是不可避免,所以,职业化的分工亦是非常重要。

在环节上一步拖沓步步拖沓,那就要尽快止损换人,这也是为什么,在六部职能有所交叉的情况下,南宁王最终选择了削藩,而朱恒最终会被替代的本质原因。

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

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

在岗位和岗位的分工合作中,人的想法立场如何,并非代表对错,而是是否顺逆时势。

魏子熙的思维和工作习惯,到底还是对大家都产生了一些影响的。

归元团的机制规格在这,免不了的,成为了造势之人。

而朱恒也非常睿智,在三十多年前顺势而上,在三十多年后急流勇退,虽然不见得尽如他意,但也终究是在风起云涌时,停船靠岸,赢了身前身后名。

魏子熙忙完玉泉山庄后,还是被萧明睿拉着歇了三天。

说是歇,倒也不算歇,只是没有急吼吼的持续劳作。

此时两人就在翻着朱恒在外地的账册,讨论着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的话题。

魏子熙言谈之间,对朱恒此人很是激赏。

权倾朝野也好,横征暴敛也罢,这账目上,明显也非朱家一家之事。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说的就是人的心性,都要有藏污纳垢的认知,太过清正的人,也不过是贪图名声而已,爱惜羽毛的人,也不过是贪图安稳而已,贪什么不是贪?不用太过苛责。

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说的就是人的处事,要有包容善恶贤愚的肚量,太过刚硬的对待人际关系,也不过是将自己的观点放到了至高的位置,以自己的喜恶作为判断标准,除了自傲以外,一无所得。

所以,在当代人治的社会背景下,朱恒此人,在魏子熙看来,堪配智慧二字。

萧明睿笑眯眯的跟她聊观点,一边翻看着账目,朱恒此人十三岁就考中了举人,十四岁开始游历,账目上的产业分布范围极广。

萧明睿细细排查着这些朱家遍布全天陵的各处隐藏产业中,可有什么不妥之处,他始终觉得,朱恒辞官之事,必有蹊跷,便尝试着找寻一些蛛丝马迹。

朱家的原始账册已经搬了进来,毕竟这些东西也不适合再出现在人前了。

张氏整理的三本册子,除了京州那一本给了暗卫,其他的也都在归元墟。

不要小看那薄薄的小册子,目录页记录的是产业大纲,内页则是各项产业的情况和数据,条路分明。

而相关的地契,房契,和奴仆的卖身契则也是分门别类的码了一大箱子。

两人先是细细的将册子上所记录的房产铺面对应着誊抄好单独一张纸,与相对应的产业放在一起,那些是自己经营的,要尽快去查抄,货物和相关人员,有卖身契的和雇佣的掌柜伙计,都要分开安排,而那些是租赁出去的就不着急,等大家看看是否需要派用场,用不着的话就转手卖掉便是。

而庄子就要更复杂些,卖身契种死契和活契,佃户,长工,都是靠地里出产吃饭的,若是直接售卖掉,怕是会引起不少百姓遭遇颠沛,所以也都是分门别类的先整理好,这部分也是先跟大家商量着来,按魏子熙的想法,自己和萧明睿牛犇犇组团收拾起来,一个一个地方安置成合作公社的方式再好不过,这些田地最大有六千亩,最小的则二三百亩的也是有的,所以

不能一刀切。

最最最麻烦的则是山林,山林间不仅又奴仆长工,还有大量的黑户,矿产。

株洲的锡,银,铜矿;

江州的铜和芒硝;

徽州的铜矿和锡矿;

川州的锡矿和铁矿。

主要都是金属矿产,其他的并不多,魏子熙皱眉道:“萧明睿,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哪里?”萧明睿问。

“你看啊,北六州按理说出产这些铜铁矿都不少,可这朱恒,连最西南的川州都有矿,反而北六州的一个都没有,要说他将老家的产业都分了,可你看,浙州也没有,不仅没有矿,也没有宅子庄子,反倒,你有看见湖州青州的嘛?”

“没有。”萧明睿答道。

魏子熙点头道:“你看,东边北边都没有,最南边的黔州和宁州也没有,中原地区也没有,倒像是直直的一路往西南川州去,要说其他地方没有矿产,那是不可能的,除非。”

“除非朱家的商路,一直固定往来川州。”萧明睿接口道。

之前在整理宅子铺子的时候,分布各地,到处都有些,并不明显。

可矿产分布一铺开,才隐隐感觉哪里不对,此刻两人一来一往的说来,倒也明朗了。

两人将矿产分布,在舆图上大概标记。

“这是川南大山。”萧明睿确定道。

“这个地方都没有驻兵了,重山叠嶂的,就是秋冬里西疆海的部落也不会来吧?”魏子熙首先想到的是通敌。

西疆海幅员辽阔,春夏水草丰茂的时候,当然会惦记天陵的城池,但到了秋冬季,大漠缺水,他们则会往南迁徙,虽与川州有接壤,可大片的原始森林和崇山峻岭,根本无法翻越,所以他们除非攻下南诏国后从黔州攻打天陵,也不可能来翻川州大山。

这也是之前在做兵制改革时都分析过的问题。而川州的城池驻防,其实主要是对山中的部落驻防,他们没有进入城市,天陵的户籍,以部落群居,若是群起攻击城池,也是不小的力量。

毕竟开发的城池农田在整个辽阔的幅域中,只占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