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判决
书名:重生嫡女之开局就被抄家作者名:元之-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924更新时间:2021-12-28 22:22:04
第十日,俞大妹带了人进来。
“哥!”张氏激动道。“舅舅。”魏子熙喊人。
“哎哎,你们受苦了。”张翔将带进来的包袱放下,细细打量着妹妹和外甥女。
“哥,你怎么来了?”张氏问道。
“我上次给你送完银票就去了通州打理生意,听说公府出了事,就急急赶了过来,刚刚已经去看了姑爷和南熙了,他们没什么事,我让林管家去采买了衣裳,一会儿你们也换换,我给狱卒那头打点了,只管放心。”
张氏点头,问道:“哥哥可听说公府到底犯了什么事?”
“前几日沿路打听也没打听清楚,这不,前儿个判下来了才清楚怎么回事,就急急过来了。”
“哦?”张翔欲言又止,最后叹息道:“你们家那个大公爷,我怕他是脑子里装了浆糊,去年西北雪灾,开春以后,西疆海水草丰茂,三月里就集结了部落开始攻打永固关了,四月打下了永固关直入西宁府,烧杀抢掠后,又攻打西肃府,西肃府太守回京求援,京中一片哗然,四公主和皇太孙结伴带着一千锦衣卫去西肃府的时候,那西疆海的骑兵都要渡河往中原来了,当即四公主和皇太孙就派锦衣卫暗查,又同时往京中传信,才得知,你们那个大公爷,呵呵,十万人的驻军实际只有三万五千人,兵器库里的兵器更是腐朽不堪,说是最起码有六七年没有换新了,这是贪墨吃空饷,六万五千人的空饷,他倒真能吃得下,这不,西疆海长驱直入,他抱头鼠窜,连给京里报信都不敢。”
张氏和魏子熙目瞪狗呆,这特么是个什么玩意儿。
很久,张氏才找到自己的声音,艰涩道:“那后来呢?西北如何?”
“西肃府太守与西元府太守一人整合兵力死守,一人组织百姓物资撤离,西疆海三十万大军占了西州一域三府,除了西宁府,后面两府却只得空城,临到玉琼河,因不善水战,再无寸进,现已就地驻扎,估计等到入冬以后,西北水面干涸结冰,总还有一场恶战,这不,皇长孙一回来就带着锦衣卫去抄了公府,平王带了人去修筑关隘,二公主从陵东调集水师过去压阵,只是整个西北边军吃空饷如此厉害,城防军又几乎全军覆灭,到了玉琼河以南,便也没有骁勇边军可用,有二公主压阵,冬日之前调度军队倒是有了喘息之机,但想要收复西州,怕是并不容易。”
张氏一度无语,只听张翔继续道:“姑爷听了此事,气的鼻子都歪了,说到了八辈子霉才摊上投胎在魏家,一心想要带着南熙去西北从军呢。”
张氏闻言,叹息一声,既然姓魏,那就逃不开这罪孽,至少,在公府时,一应日常份例,虽然不多,自家却也实实在在吃用了的,倒是可怜了魏氏数百年清名。
魏氏一族崛起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已有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前老祖宗还只是西北山里的猎户人家,征召入军服役,其实天陵国国土还算是安稳,国力也富足,只是一百多年前西北大旱,关外西疆海更是饿殍便也,当时西疆海暴动,孤注一掷想要打入中原,那一场仗打了四年,老祖宗当时已立功升为总旗,带着先锋军深入西疆海,于西疆海皇都西漠城暗杀皇室,也正是因此,西疆海贵族开始分族而治,陷入了长久的内乱。先祖九死一生立下不世奇功,受封镇国公,镇守西北,常有部族前来侵扰,却也没有大型战事,直到二十年前,第三代国公马革裹尸,才有一家人被宣召入京定居之举,只以为当时回京后便会像普通世家一般代代削爵混成没落贵族,谁知峰回路转,老牌世家袁国公府将嫡长女袁氏嫁予长房长子,婚后,朝堂之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亦是为魏家多得了一代公爵,并驻守西北。
但事情显而易见,很多东西,即便算计来了,却也不知是福是祸,反而污了先祖的身后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破阵子》原本是写英雄迟暮,此刻,魏子熙念来,却是叹息英雄身后名被不孝子孙玷污,苍凉且无奈。
“舅舅,你再去找我爹爹和哥哥带句话,若愿投身于军前,保得先祖身后名,就让我哥哥写上一篇陈情书,将不孝不忠不义之徒逐出魏氏族谱,而魏氏先祖的荣光,哪怕身为庶支亦要全力守护,哪怕马革裹尸亦不悔。”
自家爹爹因为是二房庶子,从小就不受重视,有些文不成武不就,倒是自家哥哥,从小就在学堂念书,要写上一篇陈情令倒也不难。
张翔听着魏子熙的唏嘘和交代,很快便反应过来,又细细揣摩一番后,便要离去。
“舅舅,莫要多花钱打点,求人可以,不要露财,特别是大财。”魏子熙又交代一句。
张翔登时一身冷汗,道:“我知道了。”
待人离去后,魏子熙想到抄家那日的少年郎,怕就是舅舅口中的皇长孙吧,怪不得眉目冰寒,怕是真的气狠了,若是自己,估计也要气死,不,不是估计,是已经气死了。
磨了磨后槽牙,拉着张氏又缩进角落窝着了。
夜里,魏子熙带着张氏进了黛莲空间,看着一仓房的东西道:“娘,我嫌脏。”
“嗯,我也嫌。”张氏家里原本就算是富商,加上吃着半碗江湖饭,便也不太将钱看得太重。
“咱们就将这些银钱都撒在西北吧,因魏家之祸引起的战乱,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离家失诂呢。”
“好。”张氏开始整理银票和西北的房契地契,道:“我将这些好携带的都带上,下次你舅舅来就给他带出去,等到了西北再以张家的名义拿出来,若是去不了,哎,就给他留句话吧。”
“嗯!”这种现状,真的让人很无奈,就像一拳打入迷雾,不论自己是否有那千钧之力,可前方遮掩路途的东西,打不散,化不开,又有何用,魏子熙低声应下。
又过了十六天,魏子熙一家已经入狱整整二十七天了,中途张翔进来,带了吃食和换洗衣物进来,带了银票地契出去,同时带来的消息是,魏原以血书写下陈情令,已开始操作着往上一层一层的递了,张氏被传唤了两次审问,没有受刑,只问了些日常。
牢里的人被分批带出去判决,有伏法的,有为奴的,消息却都是俞大妹带进来的。
直到第二十七天的傍晚,张氏和子熙被带出牢房,另一边,魏原和南熙也出来了,四人相望,精神头都好,衣裳也尚整洁,这都是张翔的功劳,只是魏子熙看着自来了以后第一次见面的爹爹,眼眶酸涩。
一起行到大理寺堂前跪下,堂上所坐的正是大驸马唐明远,衙役报了来者姓名后,唐明远紧盯了一家四口一盏茶的时间才开口问道:“魏原何在?”
“罪民在。”
“哦?何罪只有?”
“魏氏长房贪赃枉法,太平盛世下横征暴敛,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谋其利,导致国土有失,万民失诂,便是罪民一生无法救赎之罪。”
“哦?呵呵!你倒是敢说。”
“家国天下百姓,可怜祖上几代戎马,却连身后清名也被不孝子孙玷污,魏氏长房倒行逆施,大不忠,大不孝,罪民不敢苟同,不愿苟同。”
陈元浩又看着魏原不说话了,片刻后,才摆摆手,一侧文书先生接到授意,起身宣读:“经查实,魏家二房庶出魏原,与西北贪墨案无直接关联,狱中所书陈情令亦有大忠大义之情,现判决如下,资财全部罚没,魏原,张楠,魏南熙,入军户,即刻押送前往黄石关,无诏不得入京,魏子熙年不满十五,充入教坊司,陈情令将张榜张贴十日。魏原,陛下念你陈情忠孝两全,心中感念老国公世代卫国戍边,保魏家先祖荣光,获罪之人褫夺魏姓。”
“谢大人,谢主隆恩。”魏原高呼,四人一齐磕头谢恩后,便被衙役带下了堂,此时,张翔已经等在门口,脚下踱步,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刚接到判决的四人却是突然傻了一样。
此时,有两名负责押送的衙役过来准备上镣铐,魏原这才反应过来,急急的望向魏子熙,所有的一切都是预料之中的结果,唯有魏子熙充入教坊司一事,猝不及防。
这样的结果,终究还是让张氏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