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6章 齐天大圣和太监冯保(二)

第6章 齐天大圣和太监冯保(二)

书名:西游滑稽列传作者名:孟河子本章字数:2789更新时间:2021-11-15 22:33:30

悟空是太监的证据,从他自封“齐天大圣”,也可略窥端倪。如此明目张胆地僭越,不仅得到了金星的支持,还被玉帝所默许。这看似荒唐的情节设计却与历史现实完全一致。明代是一个宦官干政的朝代。正德朝的大太监刘瑾,人称“立皇帝”;天启朝的权阉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他们权势熏灼,不可一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刘瑾,魏忠贤这样的权阉,在明代也是屡见不鲜。悟空自封“齐天大圣”,符合明代太监在朝堂之上的真实地位。可以看得出,悟空的原型人物不但是位太监,而且还是不亚于刘瑾、魏忠贤的大太监。这从悟空在祭赛国和朱紫国时的排场也可看出。

祭赛国,国王派侍卫官员护送悟空,前往金光寺。悟空的出行排场,那是相当威风。【那当驾官即备大轿一乘,黄伞一柄,锦衣卫点起校尉,将行者八抬八绰,大四声喝路,径至金光寺。自此惊动满城百姓,无处无一人不来看圣僧及那妖贼。】这阵势丝毫不亚于历史上的刘瑾。无怪八戒看到后就说,“哥哥,你得了本身”。八戒的意思是“你打着黄伞,抬着八人轿,却不是猴王之职分?故说你得了本身。”《金瓶梅》中,周守备也说:“三岁内宦,居于王公之上”。西游记的描述正与之不谋而合。

朱紫国,悟空揭了招医皇榜,让国王亲自来迎。国王患病,身虚力怯,不敢乘辇,就让文武众卿代为一行,还再三申明:“汝等见他,切不可轻慢,称他做神僧孙长老,皆以君臣之礼相见。”于是,众臣领旨,与看榜的太监、校尉径至会同馆,排班参拜。唬得那八戒躲在厢房,沙僧闪于壁下。而悟空,坐在当中,端然不动。八戒暗地里怨恶道:“这猢狲活活的折杀也!怎么这许多官员礼拜,更不还礼,也不站将起来!”这时的悟空俨然皇帝。书中这些接近历史现实,没有多少神话色彩的描述,真实反映了明代太监在朝堂上的权势和地位。他们飞扬跋扈,气焰嚣张,形同帝王,足以让那些科举正途出身的文武官员们羡慕嫉妒恨。

杂剧中,悟空的兵器是观音赠送的一把戒刀,寓意“豁你之恩爱”,让他与往昔情爱一刀两断。到了小说中,悟空的称手兵器变成了东海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这根铁棒可长可短,可粗可细。闲时藏在耳朵里,使用时掏出来,迎风晃一晃,碗来粗细。小说这样的改动,对宦官而言,自然别有深意。金箍棒在小说中又被称为“灵阳棒”,这就更加明显了。金箍棒对悟空来说,有着特殊意义。金兜山,棒子被兕大王的金刚琢套走,这让悟空失魂落魄,心中凄惨。上天庭搬救兵时,不见了往日的高傲,参见时玉帝也放低了身段,恭敬地说道:“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又打个深躬道:“以闻。”如此反常的举动也让一旁的葛仙翁笑着打趣道:“猴子是何前倨后恭?”悟空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丢了金箍棒的悟空,顿时威风不再,信心全无。可见,金箍棒对他的重要意义。小说关于金箍棒的设定,更是证明了悟空的太监身份。

现在我们就清楚了,小说里的悟空如何成了一个无父无母,无名无姓,没有兄弟姐妹,石头里蹦出来的天产石猴了。这样的改动,自是为了匹配悟空原型的太监身份。既是太监,自然也就不会特别好色了。这也难怪,须菩提祖师给悟空取名时,会把“胡”字解为古月,说“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这里面隐含了对悟空这个太监的嘲讽之意。祖师传授悟空本领时说道:“‘道’字门中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这似乎意味着祖师教给悟空的都是旁门,属于左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也很好理解,虽然明代的宦官可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但古人讲究孝道,阉割自宫,不但自身受辱,还有辱家门,死后也不能安葬祖坟,即便以此获得荣华富贵,也难免为世人所耻笑,被视为歪门邪道。这正是祖师要传授悟空“道”字旁门的原因所在了。

深受人民喜欢的美猴王孙悟空,竟然是个太监。说到这里,必须纠正一下后世对太监的误解。事实上,明代太监绝不像有些影视剧所表现的那样阴险狡诈,心怀异志,动辄就要谋朝篡位。明代的宦官干政,实则是皇帝默许的结果,属于皇权的外衍。太监对皇帝的忠诚是毋庸置疑。崇祯皇帝煤山自尽时,陪在身边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而已。悟空在天庭表现出的勤快,取经路上对唐僧的忠诚,这才是明代太监普遍存在的真实特质。何况明代出了不少忠诚正直的好太监,比如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为了保护弘治皇帝,落得吞金而亡的太监张敏;忠诚正直,恪守礼仪,因怒斥外戚无礼举动而惨遭杖杀的何文鼎等等。明代太监绝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不堪。通过“悟空”这个形象,可以让大家对明代太监有更加客观公正的认识。事实上,悟空的原型就是当时一位很有文化修养,又极有作为的好太监。在西游记成书的嘉靖中叶至万历中期,能够比肩刘瑾,有资格称得上“齐天大圣”的大太监,惟有冯保一人而已。

翻阅史料就会发现冯保和悟空有很多相似之处。

冯保,真定府深州人。嘉靖15年选入内书堂读书,17年,钦拨司礼监六科廊担任写字。嘉靖32年,由写字升房掌印。当时,好的秉笔太监极为难得,嘉靖皇帝也十分留意。而冯保正是一名很有文化的宦官。他精通文理,擅长书法,“通乐理,擅弹琴”,造了不少名琴,“世人咸宝爱之”,是一名文化修养极高的宦官,渐渐引起了嘉靖的注意。39年,由掌司升管文书房。不久,又蒙简拔做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随同掌印太监黄锦一同办事。隆庆改元,冯保宠遇不衰,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所以,冯保真的做过御马监正堂管事,这与“官封弼马温”的小说情节完全相符。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冯保另一个头衔:东厂提督。这个官衔全称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官”,通常由司礼监排名第二或第三的监秉笔太监兼任,其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是宦官集团中的二把手。在司礼监,掌印太监,品秩最尊,视为外廷的内阁首辅;东厂提督太监,事权极重,相当于外廷的左都御史兼内阁次辅。惯例,东厂太监向皇帝奏事,掌印太监也要回避。若论实权,东厂提督并不亚于掌印太监。东厂提督,即明代大名鼎鼎的特务机构——东厂的首脑人物,他掌控着帝国庞大而严密的特务系统,“掌刺缉刑狱之事”,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悟空在取经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刺探消息。

悟空拥有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神仙妖魔的真实身份,尤擅刺探情报。利用七十二般变化,悟空可以化身各种小动物,苍蝇,蜜蜂,蛟蟟虫儿,促织儿,花脚蚊虫,螃蟹,水蛇,老鹰等。天上地下,陆地海洋,飞禽走兽,昆虫鳞羽,无奇不有,无孔不入。他钻缝过隙,穿墙越壁,虽孤身涉险,深入虎穴,却能随机应变,与魔王巧妙周旋,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查获妖精底细, 获得可靠情报。纵观全书,擅长变化的神佛有很多,但能任意变化细小之物,擅长侦伺而不被察觉的,仅悟空一人而已。八戒就说过:“我只会变山变树,变石头变癞象,变水牛变大胖汉还可,若变小女儿,有几分难哩。” 这样的设计,形象贴切,还借机嘲讽了冯保这位令时人谈虎色变的特务头子。同时还能看出作者的疏狂放浪及对权贵的藐视,可谓匠心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