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章 楔子

第1章 楔子

书名:南梁秋歌作者名:天狼星一号本章字数:2859更新时间:2021-09-24 17:17:45

楔 子

这是一片神奇的高天厚土,她有一个吉祥喜庆的名字——庆阳。

庆阳历史悠久。

大约在6亿年前,这里是浩渺无垠的原始海洋,鱼类藻类普遍繁殖。

距今5亿至4亿年之间,这片古老的海洋,逐渐向陆地演变;在3.5亿年间的石炭纪,这片土地变得温暖湿润,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沼泽森林;距今1.8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这里植被茂密﹑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大型恐龙游弋其间。

大约距今1亿3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强烈碰撞,青藏高原受力缓缓抬升,而黄土高原发生断裂下陷,向东而去的众多河流,汇聚于此,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庆阳湖。1978年5月,在庆城县三十里铺的环江东岸,出土了环江翼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个体最大的翼手龙类翼龙。翼龙形似蝙蝠,身无羽毛,靠着光滑无毛﹑而有指皱翼膜的两个大翅膀,不能做远距离飞行,只能在海边湖边滑行,以捕捞小鱼为食,证明了庆阳湖的存在。由此推论,那时候的庆阳,气候温暖湿润﹑茂密的森林密布﹑广袤丰饶的大地上,生活着各种体型庞大的动物。1973年1月20日,合水县板桥乡马莲河电站工地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在工地南侧叫着走马梁的半山腰上,民工发现了两枚粗壮的龙骨,随后,这一信息层层上报至甘肃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1973年4月5日,考古人员开始挖掘,一直到6月17日,经过43天小心谨慎的挖掘,一具完整的大象化石重见天日,古象体长8米﹑身高4米﹑门齿长3米,个体之大﹑世代之早﹑保存之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发现。因古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命名为黄河象。

随着地壳的运动,从西北内陆不断飞来的沙尘,降落在庆阳湖,经过长达两千多万年的堆积,形成了黄土高原,其中最出名的是白鹿塬,面积最大的是董志塬,民间谚语: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

1919年,法国地质学家﹑传教士桑志华来到陇东考察,幸家沟一带的农民经常在黄土里发现各种古生物化石,因为具有消炎﹑止疼﹑镇静的功能,他们称之为龙骨,他们将挖掘的龙骨,卖给中药铺子。1920年5月30日,桑志华住宿在华池柳林三十里铺教堂,当地的传教士给他两枚牙齿化石,采集地点正是幸家沟。桑志华随即雇佣民工挖掘,6月4日,发现了一块石英石,形如金字塔,高四五厘米,有明显的人工打砸的痕迹,是一件史前时期人类留下的文化遗物,它就是中国出土最早的第一件旧石器,距今约1.8万年。这一发现,彻底打破了国外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北方黄土层,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判断。随后,桑志华又在华池县采集到三趾马等动物群化石。

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7千多年以前,就有了早期的农耕,人类始祖轩辕皇帝在此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因而有«黄帝内经»,岐黄故里之称;周先祖不窋率族人奔戎狄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司马迁«史记»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夏商时,庆阳称为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称北豳,春秋战国时为戎狄之地,隶属义渠戎国;隋开皇十六年,置庆州,隋炀帝时改为弘化郡;唐初又改为庆州,后改为安化郡顺化郡;北宋政和年间,首次取名庆阳,后设环庆路,又设庆阳军节度使,庆阳之名,方见于史册。北宋范仲淹曾任环庆路招讨使,与其子驻守庆阳,筑城练兵﹑保境安民。

庆阳文化灿烂。

东汉思想家王符的«潜伏论»,西晋大学者傅玄的«傅子»,北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的«空间集»,或哲理深奥或辞藻华美,千年以将﹑传颂不已。

庆阳是最具艺术气质的民俗之乡,其文化独树一帜,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和陇东民歌,被称为庆阳五绝。环县的道情皮影戏﹑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唢呐艺术﹑窑洞营造技艺分别列为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庆阳先后荣获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岐黄文化传承基地﹑周祖农耕文化之乡﹑中国香包之乡﹑中国陇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道情皮影之乡﹑荷花舞之乡﹑民歌之乡﹑书画之乡等13项命名,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北名城。

南北走向﹑横亘在陕甘交界处的子午岭,唐代以前称桥山,它介于泾河与北洛河两大水系之间,传说轩辕皇帝氏族部落,就起源于子午岭和北洛河上游,后逐渐发展壮大,占据关中平原。轩辕皇帝冢黄帝陵分别位于子午岭两侧的陕甘境内。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将六国的长城连为一体,以抵御匈奴的南下。但彪悍的匈奴,不断地南下侵扰,掠夺人口牛羊,肆意杀戮,成为新生帝国的最大威胁。在咸阳和长城之间,群山重叠﹑沟谷幽深﹑交通不便,秦帝国军队和粮草的调遣极为困难,相对于灵活机动﹑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匈奴,秦帝国处处被动挨打。为解决部队输送和后勤保障的难题,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大将军蒙恬修筑一条南起云阳﹑北抵九原的军事要道。路线要经过子午岭山脊,子午岭沟壑纵横﹑人迹罕至,到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几十万大军劈荆斩棘﹑移山填谷,规模之大之艰辛,前无古人。直道全长800多公里,最宽处70米,平均宽度50米,道路两旁夯筑厚实的围墙,每隔三四丈,栽一棵青松;沿途兵站﹑关口﹑烽燧鳞次栉比,数量多达近3000处。秦直道沿着子午岭山脊,蜿蜒北上,当地人称皇上路﹑圣人条,它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能体现人类意志力的两项工程之一。

残阳如血﹑山林呼啸﹑落寞的关隘﹑沉睡的烽火台,被野草蚕食吞没的古道若隐若现。

长城成为游牧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囿墙,而秦直道却成了民族之间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从这个意义上讲,耗尽了秦帝国国力的万里长城,其功能和价值远远逊于秦直道。

在古老的秦直道和绵延的子午岭上,历史留下了它深厚的足迹:

打扮梁:秦直道在此设有驿站,传说因王昭君出塞时在此停车小驻、梳洗打扮而得名。

皇帝山:在华池县柔远河川,山上有轩辕皇帝庙。

青沙岭:位于桥川乡北,上有铁角城和秦长城。

营盘岭:位于铁角城东﹑秦长城南,宋代为范仲淹屯兵扎营之地。

大分水岭:位于志丹县和华池县之间,是陕甘两省的分水岭,又是北洛河与葫芦河的分水岭。

二将山:位于老爷岭东侧,峰峦高耸﹑林木茂密,山下有宋代边关守将韩琦﹑范仲淹修筑的二将城。

天子坳山:位于华池与合水两县边界,相传周先祖公刘生于此地,故称天子坳。

青龙山东岭:位于合水太白乡西北,山下有宋代砖塔和抗大七分校旧址。

帽盒山:在庆城县东,山顶如帽,山上有周祖不窋的墓。

龙虎山:又叫东老爷山,上有龙虎山古建筑群。1935年10月15日,红一方面军一部自河连湾分路东进至龙虎山,叶剑英﹑邓发等在寺庙的神龛下过夜,龙虎山是红军长征,在甘肃境内的最后一处宿营地。

这块华夏民族的发育繁衍之地,在进入二十世纪后,却遭遇了两次罕见的自然灾害。

海原大地震。

1920年12月26日,震级8.5级﹑烈度12级﹑波幅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11倍。余震长达三年左右,山崩地裂﹑黑水横流,29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受灾县78个,海原﹑固原等四城全毁,波及范围达2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六盘山区剧烈晃动,吼声如雷,山头滑入河谷﹑坡坎几为丘陵﹑平地陷入深谷﹑大树扑地。1200颗原子弹的能量释放,长达十几分钟的颤抖,形成了一条220公里长的断裂带,2万平方公里成为无人区。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