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1章 横死绝户
书名:民间拾艺之赊刀人作者名:青团本章字数:2010更新时间:2021-12-27 16:50:38
奇门遁甲之术,在华夏源远流长,包罗万象,神秘莫测。
也诞生了许多高人,各种厉害的术法,和一些古老的传说。
赊刀人,就是其中一个特别神秘的门派。
据说每每赊刀人出现,都会留下一把刀,和一句神秘的预言。
“你家一年以后会有火灾,灵验以后我会来赊刀。”
“你的孩子两年后会金榜题名,到时候我会再来讨要红包的。”
“不出一年,你的家的阴宅会出事,这把刀放在你这,到时候我会来拿。”
没人知道他们到底是何门何派,有什么本领,只是每当赊刀人出现,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赊刀人总是悄悄的来,独自离开,在江湖上留下各种稀奇古怪的传闻。
他们会留下一把刀和一句预言,等待事发时,才会像鬼魅一般再度出现。
而每当赊刀人出没的地方,必定伴随着一场腥风血雨……
我叫林威,从小没见过父母,和师父相依为命。
我师父在一个叫做东安的小镇,开了间卖刀具的铺子。
可谁家的刀具铁器,不用个一年两年的啊?
所以我们家的生意一直挺冷清的,但日子过的还挺富足。
因为师父每隔半个月左右,就会出去一次卖刀。
每次他都只带一袋子刀,三五天左右回来,最晚也不超过一周。
而每次回来,他都会带回一笔钱,只拿回来一把刀。
我也发现过他拿回来的刀,是以前卖出过的,并不是新一次带走的那批。
这么说来他是去租刀了?可也不能给这么多钱啊!
这些钱少则几百,多了上千上万,实在很夸张。
这件事在我心里,也种下了疑惑的种子,不知道怎么回事。
所以虽然店里冷清,但我们俩的生活在镇子上,也算是富裕人家了。
而且每次出去,师父根本不让我跟着去,一来二去的我也只好作罢。
有时间我就守着小店,我上学时候师父出去,店索性就关门了。
一晃我也到了十八岁,那年暑假回家,我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我18岁生日的时候,伴随的不是成人的喜悦,而是一场大病。
我一度烧到40多岁,几近昏迷。
只记得师父在我病床旁,拿出了个八卦图,写下我的生辰八字,嘀咕着什么。
“紫气南升,妖异闪现,岁月并临,灾殃立至。”
师父神秘叨叨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吃过了饭,便让我早早去睡了。
那天晚上我并没有睡得着,而是一直揣测着师父的意思。
后半夜的时候,师父来到了我的房间,默默抚摸着我的头,有些感慨的说道:“你的命福薄灾生,缺了两门,注定是干这行的。”
“你别怨师父,我也是为你好啊。”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身上的病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
不仅如此,我床边还放着一本《赊刀本记》。
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包罗万象。
有上古传说,医术,武术,风水之术,堪舆之术,简直包罗万象。
那天以后我便知道了,师父的身份不一般。
也是我第一次听说,赊刀人这个职业。
我朦胧之间也感觉到,师父是想让我接他的班,但不是铁匠铺。
我知道,是和这个赊刀人有关。
后来就这么过了一年,一大早,店里来了个女孩。
“请问,林三爷在家吗?”
我闻言看去,眼前一亮,清秀的脸庞,高挑的身材,肌肤像牛奶一般白皙。
水灵灵的,真漂亮。
只不过她看起来眼眶泛红,像是刚哭过,而且胳膊上还带着黑纱。
我明白过来她家里有人去世了,不自觉的,也对她对了几分同情。
我不敢怠慢,连忙把师父叫了过来。
随后她当着师父的面,从包里,掏出了一把菜刀。
我一看菜刀吓了一跳,这是来砸场子的?
师父却是非常镇定的,把女孩叫到一旁坐了下来,让她说说自己的事。
那女孩眼眶一红,低着头说了起来。
女孩叫宁鸿一,就住在附近的宁家庄,父母早亡,爷爷是这村里的白事先生。
可就在三天之前,她爷爷在一次给人家操办丧事的时候,被一颗大树砸死了。
说起来,这死的也挺憋屈的。
师父闻言叹了口气,“干的白事太多,阴气太重啊,出事难免的。”
“我之前找人操办爷爷的丧事,可是他们都说这横死,还有煞气重,都不管愿意管。”
在我们这,下葬是要有白事先生,定风水什么的。
这宁先生本就是干这个的,可他死后,却没人愿意操办。
宁鸿一又说,后来好不容易有个风水先生答应帮忙,也是看在宁先生生前面子上。
可就在准备葬礼之前,这风水先生突然就疯了,后来大家就说这宁先生邪门,十里八乡再没人敢操办这丧事了。
一晃过去好几天了,尸体就这么放着也不是回事。
宁鸿一想起来,两年之前有个人给了她爷爷一把菜刀,并说两年以后,她爷爷必定因为阴气过重,出现灾祸。
所以她几经周折,还真找到了我们家,便求着师父,能不能帮帮她。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觉得她找错人了,毕竟我们这是卖刀的啊。
不过自从我看过了,师父的《赊刀本记》以后,便明白了,师父从来都不一般。
听完以后,师父点燃烟袋抽了一口。
“按理说这还没到赎刀的时间,我本不应该管,而且这时间也提前了,肯定是发生什么事了。”
宁鸿一闻言,一脸的悲痛,“前段时间我哥哥在城里出了车祸,爷爷本来就急火攻心,后来人就没了。”
听到这话,师父一脸凝重,默默吐了口烟雾,“那这事可不太好办啊,孝子没了,无人送葬。”
我们这的习俗,女人是不能送葬的,这也是宁鸿一四处求人,最主要的原因。
主要是送葬的时候,连个孝子都没有,在我们这有个挺不好的说法的。
宁家现在就是绝户,现在这个丧,自然不好办。
再加上宁先生是横死,处处都是送葬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