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岁粮
书名:大宋第一纨绔作者名:戊戌本章字数:2018更新时间:2021-12-27 16:49:23
因为此时她坐落在一侧,明显有些不适,时不时,还会转动一下自己的位置,以保证自己的肚子,能够放置在最舒服的地方。
“贵儿,你这般看着二娘,有些失了礼节、”
“抱歉,父亲,只是我看二娘有了身孕,为何你不能将她的座椅换一换,并且,放上一个垫子。”
徐骁听到徐贾说完,也是收回了目光。
但继而,他又说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提议。
“没想到贵儿也有关心你二娘的一天!”
听闻此话,徐贾也是笑了起来,而旁边的二娘,也是微微愣了愣。
“难道说,我之前从未关心二娘的身体过?”
徐骁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即刻,也是目光看向徐贾,带着一丝疑惑。
“哈哈哈,当然,你母亲死的早,二娘黄氏是两年前我瞒着你,偷偷续的弦,当时你听到这个事情,可是怒不可遏!从此之后,更是两人关系跌到了冰点。”
徐贾与旁边的贵妇黄氏相互对视一眼,也是再度说道。
“还有这等事情,二娘,请您饶恕孩儿当年的举动,那都是孩儿的无心之过。”
“没事没事,这事情都过去了,你没事这才是最好的,当然,你也得好好的感谢你的父亲,前些日子,他可一直跪在家中的正堂里为你祈福,也亏得祖宗保佑,才能让你有这等奇遇。”
“哎,不说这些,都是应该的,贵儿,你二娘这大肚子的人,当时,她也陪同我一起跪在老祖宗的供奉下头为你祈福,这事情,你可不能忘记,之前的事情,我也不想计较了,但之后,我只希望你们能够亲同母子。”
“爹,你大可放心,孩儿不会了。”
徐骁听他们这么一说,也是急忙答复道。
不过,在历史上,想来这徐骁一开始不喜欢二娘也是有原因的。
江宁徐氏,家大业大,这原本独子一个,说来财产等到徐贾死后,那都是自己的。
但现在,多了一人,那之后,就会有些纷争。
徐骁听他们说起,还有自己的记忆里头回想,那都是不择不扣的纨绔子弟,这等人,怕是心怀恐慌,故此才大闹一场。
“对了,贵儿,你想你二娘,生个弟弟好,还是妹妹好?”
“皆可,是男子,也可帮衬上父亲良多,是妹妹,也可以留在家中等人入赘,我们徐家,倒也需要人丁兴旺,才能撑得起我们的家业。”
“你倒是真的变了,之前还一个劲的害怕二娘生下来的人,与你抢了什么,但此时,没曾想居然能够如此慷慨。”
“父亲,人都是会变的,而且,孩儿的确一个人也挺孤独的,如果有个兄弟在一侧帮衬,也算是帮了自己的大忙来。”
徐骁自然不怕什么家庭纷争,毕竟,自己这大了十多岁的年纪,可不是胡乱摆着的。
等自己将产业做大,这弟弟还是妹妹,就算是想造反,也逃不过他的掌控之中。
再加上,这家族争斗,有也能够带来许多攀比,进步,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他都能够接受。
徐贾听闻,也是大喜过望,今日,在柳研的嘴中听闻徐骁变化良多,本就开心。
而此时,外加上亲眼所见,一时间,更是心气通畅,觉得徐氏,未来有望。
一顿饭的功夫,这家宴,也是结束了。
徐骁微微擦拭了一下嘴巴,也是从位置上头站了起来。
“最近,我要去一趟我们徐家放置在西北的布坊,贵儿,你有没有兴趣一道随着父亲过去?”
“老爷,贵儿大病初愈,这前往西北徐氏布坊,路途遥远,怕是不妥当,而且,贵儿天生不喜欢这个。”
徐骁原本想让自己的长子随同自己一道前往布坊。
毕竟,这徐骁也有十五岁,行过了成年礼,算是可以正式接管家中事务了。
这等时机,如果不利用,怕是有些浪费。
但话音刚落,一侧的黄氏,却又急忙制止道。
虽说她也觉得徐骁和寻常日子有些不同,但纨绔子弟的为人,岂是说变就变的。
相比较看管布坊,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去青楼逛逛。
“二娘这是说哪里的话,以前是贵儿不懂事,现在,的确也到了该管管家中事务的年纪。”
徐骁听到两人的交谈,也是极为从容的站了起来。
继而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而一侧的徐贾,那是更加开心,笑的合不拢嘴来。
“你看看,我的贵儿,的确是变了个人!”
徐贾说完这话,也是再度扭头看向徐骁。
“走,这几天,我就让你好好见见我们徐家的布行!”
这两父子,一说一笑,倒也是从大厅走了出去。
而在后头的黄氏,看着这二人离去的背影,也是脸色微沉,目光之中闪烁过一道精光。
“这人,莫非是真的变了?”
江宁西北。
江宁西北这边聚集了一大堆的作坊,许多大户人家,都将自己的产业,布置在这边,而也是如此,这路途上,能够见到的,大多都是形形色色的小厮。
徐氏除却有布行,其余还有粮食产业。
这些,都是他们赖以生计的东西。
“半个月前,你得罪了尚书之女,刘静姝,但是,你知不知道,她到底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这个,我已经让人打听过,听闻是北方战乱又起,朝廷打算让江宁的乡绅,地主,筹集岁布,岁粮的事情。”
“的确。”
一路上,徐贾也是考了考当下的问题。
关于他们这些地主乡绅,显然,在这个时代的大前提下,是被人瞧不上的。
虽说南方经济命脉,一般都掌控在他们的手中,但是,不少人,还在战争期间,打起了国难财的事情。
也是因为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国家法制,都对商人,有了特别的照顾。
赋税之类的,更是要比其余行业的人高上一倍。
但即便如此,这南方的经济,依旧大部分,都掌握在这群商贾的手中。
而国家后续的法子,就是建立了皇商,希望借此,遏制这群民间商贾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