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五章 桃花开了 1 在窝棚安家

第五章 桃花开了 1 在窝棚安家

书名:西镇流年作者名:梧桐雨本章字数:2039更新时间:2024-12-27 17:21:54

昌盛在窝棚安家,在西镇也不算啥希奇事。

前几天,在巷道里、河沿上,人们会窃窃私语。见了他,也用怪异的眼光瞅一眼。之后,大家就各自忙碌,恢复正常。没人会关心你在做什么。

穆老头知道后,心里咯噔了一下。

过了几天,他把房子找人修好后,抽空去了趟窝棚。

穆老头掀开门帘,一股潮湿扑面而来。窝棚逼仄、简陋,真不是过日子的地儿。

昌盛不在。穆老头心里不是滋味,卷了一棒旱烟,吧嗒吧嗒地蹲着在地上抽起来。

昌盛回来了。他老远就瞧见了穆老头。

这些日子,他也没去穆家,心里犯纠结着呢。

“穆叔,您怎么来了?”

“我过来看看。娃,这不是长久之计啊!”穆老头叹口气。

“穆叔,让您见笑了。我这样子。”昌盛穿的深蓝色粗布裤子早就磨损得看不见原色了,还短了一截。黑布鞋底子都快磨通了。

他窘迫地站着,脸上非常不自在。

“穆叔,我和月兰的事,就先缓缓吧。我实在是没那个力程。等些日子吧!”

“我也不是急着要你们成亲,只要你俩都愿意,也不怕等。”穆老头也不含蓄。

“等我盖了房的时候,再把月兰接过来。不然,太委屈月兰了。”

“也好。只要你心里有数,叔也就放心了。”穆老头对昌盛这孩子还是看上的,忠厚,老实,有主见。

“赶明儿个,你来帮我干点活。”说完,穆老头就走了。

“哎,哎,我明儿就过去。”昌盛答应着。

看了昌盛的“根据地”,穆老头也里也凉洼洼的。哪个当爹的不希望闺女嫁个好人家呢。眼下,跟月兰同岁的姑娘们,早都是两个娃的妈了,月兰还没嫁出去。他也愁啊。

昌盛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最合适的。月兰已经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了。

不知怎么了,最近西镇村委会老召集大伙开会,说是什么炼铁炼钢的,昌盛也不太懂得。

开完会后,他顺道去了穆家。

他在栅栏门外转悠来,转悠去。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左右看看,又怕人看见。

月兰刚好出来了,看见他,不言传,倒了水,微微一笑,低头进去了。

月兰个子不高,穿了件桃红底碎白花的短衫,青色阔腿裤,裤脚是绑起来的,很利索。裤子膝盖处上了补丁。

昌盛跟着月兰,进了院子。房顶是新近收拾过的,院子小,很齐整。

穆老头咳嗽着,从堂屋出来了。

“昌盛,过来啦,快进屋来。”

“兰儿,端些馍馍来!”穆老头吩咐道。

最近,他老是咳嗽。早上队里开会,穆老头没去。

“穆叔,您生病了?”昌盛看他脸色不大好。

“老病犯了,不碍事。”穆老头轻描淡写地说。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呢,他的这病,怕是好不了。

“可得多注意。吃药了么?”昌盛问。

穆老头又是一阵咳嗽,微微喘着气:“镇上老中医孙大夫看了,抓了两副药,才喝完。”

穆老头觉得浑身无力,斜倚在炕沿上。

“昌盛,你知道我家镇子南边那块自留地不?改天你抽空,把地四周的白杨树挖了。”

“作甚?”昌盛问。

“先挖了再说,自有用处。”

“好吧,要挖还不容易,我有的是力气,用不了一天工夫。”昌盛搓着手,嘿嘿笑着。

“一定要注意安全!”穆老头说。

月兰端了馍馍进来,放在红漆炕桌上,又倒了茶。偷偷地瞥了一眼昌盛,就出去了。

“昌盛,吃点馍馍吧,你受苦了。”

“我不饿。”

“多少吃点吧,在叔这里就不要作假!”穆老头的话很实诚。

昌盛掰了一小块馍,米面里掺了黑面,有点硬,却很好吃。昌盛吃得很小心。一点一点地啃着,喉头一鼓一鼓的。右手送馍馍到嘴边,左手在下面接着馍馍渣子,然后细心地用手指把馍渣子拨拉到一起,昂起头,撇进口中,细细咀嚼。

有家的感觉真好。昌盛暗暗想着。

第二天,昌盛找来锯子、铁锹和头,不到一天时间,就把十几根白杨树完好地锯下来了。

穆老头在心里细细琢磨过了,这些白杨树挺直溜,虽然有些细小,盖个房子当椽子还是蛮行的。月兰往后不得有个像样点的家么。

接下来的几个月,穆老头请了镇里的齐木匠,在镇南边临河的地方,盖了一间土坯房。

昌盛常过去帮忙。有时,他帮齐木匠拉墨盒,看着齐木匠双手握木刨子,身子前倾,一推一拉,树皮就卷成了一串木花花。

齐木匠脸黑黑的,左眼稍稍有点斜,但一点也不影响木工进度。他的手艺很细致。

齐木匠喜欢边做工匠,边唱歌。有时哼着“跑马溜溜的山上”,有时也自编自唱,自娱自乐。看着昌盛又憨又笨拙的傻样,齐木匠就取笑他:

“盛娃子,拿推子,一去二来磨椽子。手在推,心在飞,木头花儿擦火来!哎咳咳——”

齐木匠唱完哈哈大笑起来,眼睛眯起来,瞅昌盛的反应。

昌盛知道木匠唱的啥意思,臊的脸红脖子粗的,嘿嘿笑着。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昌盛与齐木匠熟络起来,对木工活产生了兴趣。

房子盖好了。与西镇那些大大小小的院落房屋相比,一点也不显眼,可像模像样。

穆老头站在屋前,卷一支旱烟,掏出火柴,“哧”地擦着,点上,语重心长地出了一口气。

昌盛也常到渡口,帮来往的船只摆渡,挣些零用钱。或是捕点鱼,跑到几十里外的县上赶集卖掉。

昌盛一点没闲着,他想凭自己力气养活自己。他从小吃过那么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过上好日子么。现在日子虽然是补丁摞着补丁,可只要有心劲,日子总会奔到人前面去的。

想到月兰,昌盛的干劲就越足了。他想方设法干活攒钱,日子也渐渐有了起色。

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昌盛一直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也别把一股子劲,为自己,更为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