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诸葛拜师,无垢收徒
书名:御笔神尊之三千年笔记作者名:神之御笔本章字数:2038更新时间:2021-12-27 16:47:0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均的眼睛就时不时地看向玉无垢手中的御笔,玉无垢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最近外面似乎又乱了起来,人家小心一些也没有错。
玉无垢看着诸葛均离开,在客房的门前站了半响。
南阳诸葛家。
白袍少年从桌案间站起了起来,有些头疼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这般敲门的也就这只有家里的小妹。
半夜里诸葛家的小妹给玉无垢送来了一身衣裳,玉无垢谢过收了下来,已经很晚了,田间的小屋里只有一间房间的灯还亮着,房间中那白衫少年坐在桌案前提着笔,在一张绢布上画着。
该是画完了最后一笔,他将手中的笔放下一旁。
目光落在自己身前的画布上,那画已经很美,风雪夜中的女子显得清美。
可少年的看着那画似乎还是不满意,出了一口气,将画布慢慢卷起。
黄巾乱没过去多久,外面匪寇四处,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可能正拿着一柄利器住在自己家中。
少年正准备离开,却突然发现那客房的门前正放着一个竹木箱子,少年犹豫了一下,伸手将那竹木箱打了开来。
看着箱子里面的东西,就连这常是淡薄的少年都咽了一口唾沫。
整整一箱的书,这里面的书甚至都够摆满几个小书架了。
从那书箱里拿了一本出来,认真地将自己的衣摆抬起,正坐在书箱的边上,看了起来。
天上的云雨微开,露出了一些月光,照在了那个跪坐在书箱边上的少年人的身上,将他手中的书微微照亮,使得他能够看清上面的字迹。
一夜的时间太短,他也只能选择多看一些,一本兵书,想曾经看过残本的孙子兵书。
可这本兵法通论还是让他为叹,里面记载着数种用兵之策都颇为独特,却都有着各自的实用性。
时间过的很快,那少年坐在书箱边看了一夜,直到第二天的天色亮起。
天色将明,一侧的云层散开。房檐下面的雨声小了许多。
诸葛亮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书箱之中除去算学和兵论,书文之中还多有法学、医学、墨学、杂学,当是说近乎是集尽了百家之言。
百家之说,诸葛亮的眼中一怔,握着书的手顿了顿。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看向客房之中,诸葛亮整了整自己的衣冠,正坐在门边。
他已经是准备好请罪受责了,不问自取时不当是正人之道。
门被推开,一个带着斗笠的人从房里走了出来,门外的人为何要在门前等她,难道是有何不解之处?
见到玉无垢出来,神色微肃,屈身缓缓拜下。
“学生请罪。”
“汝何罪之有啊?”
“请昨日不敬之罪,请不问自取之罪。”
他见过很多名士,但此中之人,都自重书藏,所学更是闭门,只授予弟子门生。
书文和所学可以说就是学士的立身之本,没有人会轻易地教于别人。
寒门子弟想要有所学,除非是投拜于他人门下。
自己若非祖上曾有家业,恐怕也根本读不了书。
看着王朝兴衰往复,太平,从来是不在的。兴,则外伐,百姓苦。亡,则内乱,亦是百姓苦。
所求之盛世,或许就真是一场苦海,前路漫漫,回头无岸。
玉无垢在书箱之前蹲了下来,扭过头来对着诸葛亮问道。
“还有什么想看的吗,我给你拿。”
················
“先生,一起用饭如何?”
“也好,我倒也是饿了。”
不得不说诸葛小妹是一个贤惠的家妹,平日里诸葛亮和诸葛均两个诸葛亮是根本不会做饭的,若是没有诸葛小妹恐怕是会被饿死在家中。
饭桌上的诸葛均的脸色也有一些莫名,饭桌上他看着仲兄对那客人礼数有加,而且话语中多是倾仰。
玉无垢将斗笠摘了下来,随着斗笠被放在一旁。
诸葛亮的眼神呆涩,一旁的诸葛均也停下了筷子,嘴里还塞着半块米饭。
诸葛小妹感觉到大家忽然都不动了,抬起了头来,看到了玉无垢。
此时的玉无垢坐在他们面前,穿着一身白裳。
斗笠取下,长发松散地绑着,几缕垂在脸侧,就如是从画中走出的人一般。
吃完饭,诸葛亮站在玉无垢的身侧,犹豫了一下对着玉无垢行礼说道:“亮厚颜,想请先生多留几日请教。”
玉无垢侧过头看向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每日玉无垢通常都是坐在堂上和诸葛亮说学,诸葛亮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做学之时很是用心,逢明则解,逢疑则问。
他有一次问玉无垢,这些书她整合了多久,玉无垢一时不觉,实话实说的说,近三百年。
当时诸葛亮看玉无垢的眼神,有一瞬间真的就像是在看仙家一样。
虽然对方是一个女子,模样也不过比自己稍大一些而已,但是她的胸中所学远非自己可比,每有疑问不解之处,向她问起总能得到解答。
不与诸葛亮做学的时间,玉无垢时常陪着诸葛小妹出门去玩耍。
小孩的活力总是许多,诸葛亮也只得无奈的叹气,玉无垢是把这丫头带得更野了。
“午间,我就该走了。”
“这般?先生可还会回来看看故友吗?”
“也许过几年,我会找一个地方落脚,然后做个教书生,我觉得南阳就不错。”
“南阳是不错。”诸葛亮点头应是,随后又叹了口气。
“你这走了,小妹恐怕又要胡闹了。”
午间,诸葛兄妹三人送别了玉无垢,这一次没有发生像班昭一家一样去皇宫,诸葛小妹也不是华夏第一史学家,也写不像《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作品。
不过未来一切,谁有说的清楚呢?
华夏千古悠悠之中,太多人曾经报效华夏,也有太多人曾将热血洒在了这里,我们要好好继承先辈祖先们的意志,好好一起守护华夏,本书会严格按照真正历史的进程来写,一些从来不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不会写,尊重历史,尊重先祖,就是尊重自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