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馆小说
宁波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1个回答2024-03-14 22:29
宁波市图书馆与江北区图书馆、海曙区图书馆、奉化市图书馆等宁波市11个公共图书馆组成联盟,名为宁波市公共图书馆联盟,各管分享图书资源,2015年,这些联盟馆共拥有中文纸质图书330万余册,年增图书35万余册,年订阅纸质期刊1万余册 。 成人读者借阅卡:
发放对象:年满14周岁的中国公民,持本人身份证,交纳一定押金(退卡还
款),填写读者登记表,即可办理。首次办卡免工本费。
押金分三种(可选择):
A、100元押金,一次借书5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
B、200元押金,一次借书8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
C、300元押金,一次借书10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
少儿读者借阅卡:
发放对象:未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持本人印有身份证号码的户口簿,交纳一
定押金(退卡还款),填写读者登记表,即可办理。首次办卡免工本费。
押金分二种:
A、50元押金,一次借书3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
B、100元押金,一次借书6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 读者办卡和退卡地点必须一致。
退还借阅卡须凭本人身份证、押金收据及借阅卡;如代为退卡,还须加上代办人身
份证。退还借阅卡前须归还所借书刊,并结清相关费用,再退还押金,退卡后借阅
卡还回图书馆 。 周一 13:00-20:30
周二-周五 8:00-20:30
周六-周日 8:30-17:00
国图基藏馆的书怎么外借?
1个回答2023-12-21 02:11
对,借书的地方只有南区二楼一个中文外借室。中文图书基藏馆,保存本库,都是不外借的,只能在馆里阅读,新馆的阅读区域相当大,只要你在搜索之后没有发现标注了中文外借室字样的,都是只能阅览不能外借。新馆的书挺多的,还有视听多媒体等方式阅览图书。建议先搜索书籍,直接进馆阅览查找就好了,毕竟新馆和旧馆得走一段呢~
藏书馆返回目录方法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9 01:01
在藏书馆app中进行阅读的时候有的小伙伴想要返回目录重新选择章节观看,那么具体应该怎么返回目录呢?关于这个小编已经帮大家准备好了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快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藏书馆app怎么返回目录?
1、先在藏书馆下方点击“找书”功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点击进入书籍的详情页面。
2、然后在书籍的详情页面里,我们需要先点击进行借阅,确定借阅之后就可以下载阅读该书了。
3、最后用户们在进入阅读页面后,点击屏幕中央唤起菜单,就可以通过左下角横杠来查看小说的目录了。
龙族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吗
1个回答2024-03-20 23:27
收藏了。龙族一般是指《龙族》,是作家江南创作的系列长篇幻想小说。根据查询国家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龙族已经被国家图书馆收藏。《龙族》讲叙了少年路明非在申请国外大学时收到了来自芝加哥远郊处的一所私立大学:卡塞尔学院的邀请函,随着路明非同学坐上去往芝加哥的CC1000次列车,踏上了与龙族争锋的征程。
手机个人图书馆如何收藏文章
1个回答2024-02-04 15:01
360doc个人图书馆 跨应用收藏好文章 看到手机上的好文章,想保存怎么办? 360doc来帮你! 轻松复制,方便快捷; 全文保存,永不丢失; 分类管理,多了也不乱; 多终端同步,电脑、平板、手机都能看; 千万馆友分享,随心阅读。
金屋藏娇的典故?
2个回答2023-10-28 14:35
最早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记载:指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原文:“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携知被废黜。 值得注意的是,刘彻幼名彘的说法和陈皇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皆来自小说《汉武故事》,因为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甚广,所以被很多人当成真实的历史。 陈氏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陈氏正史并未留名,《汉武故事》称其小名为阿娇,此名可能是化陈蹻(陈午和馆陶公主的第二个儿子)之名而来,因“金屋藏娇”的典故流传太广,后世习惯以“陈阿娇”称呼陈后,现在有人称陈后大名为“陈娇”,其实是穿越小说中,附身陈阿娇的女主本名。
联姻
刘彻是汉景帝当时的宠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个儿子,曾经的宠妃栗姬为景帝生育了皇长子——刘荣。景帝的皇后薄氏因“无子无宠”被废。由于没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已经成年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立聪明伶俐的小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刘彻四岁。 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的刘荣尚未婚配,馆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辩扮消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缺悔桩婚事。馆陶十分恼火。于是,又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刘彻,刘彻的生母王娡同意了这桩婚事。 《汉武故事》以此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携知被废黜。 值得注意的是,刘彻幼名彘的说法和陈皇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皆来自小说《汉武故事》,因为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甚广,所以被很多人当成真实的历史。 陈氏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陈氏正史并未留名,《汉武故事》称其小名为阿娇,此名可能是化陈蹻(陈午和馆陶公主的第二个儿子)之名而来,因“金屋藏娇”的典故流传太广,后世习惯以“陈阿娇”称呼陈后,现在有人称陈后大名为“陈娇”,其实是穿越小说中,附身陈阿娇的女主本名。
联姻
刘彻是汉景帝当时的宠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个儿子,曾经的宠妃栗姬为景帝生育了皇长子——刘荣。景帝的皇后薄氏因“无子无宠”被废。由于没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已经成年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立聪明伶俐的小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刘彻四岁。 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的刘荣尚未婚配,馆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辩扮消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缺悔桩婚事。馆陶十分恼火。于是,又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刘彻,刘彻的生母王娡同意了这桩婚事。 《汉武故事》以此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金屋藏娇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0-28 16:37
最早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记载:指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原文:“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携知被废黜。 值得注意的是,刘彻幼名彘的说法和陈皇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皆来自小说《汉武故事》,因为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甚广,所以被很多人当成真实的历史。 陈氏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陈氏正史并未留名,《汉武故事》称其小名为阿娇,此名可能是化陈蹻(陈午和馆陶公主的第二个儿子)之名而来,因“金屋藏娇”的典故流传太广,后世习惯以“陈阿娇”称呼陈后,现在有人称陈后大名为“陈娇”,其实是穿越小说中,附身陈阿娇的女主本名。
联姻
刘彻是汉景帝当时的宠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个儿子,曾经的宠妃栗姬为景帝生育了皇长子——刘荣。景帝的皇后薄氏因“无子无宠”被废。由于没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已经成年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立聪明伶俐的小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刘彻四岁。 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的刘荣尚未婚配,馆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辩扮消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缺悔桩婚事。馆陶十分恼火。于是,又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刘彻,刘彻的生母王娡同意了这桩婚事。 《汉武故事》以此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携知被废黜。 值得注意的是,刘彻幼名彘的说法和陈皇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皆来自小说《汉武故事》,因为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甚广,所以被很多人当成真实的历史。 陈氏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陈氏正史并未留名,《汉武故事》称其小名为阿娇,此名可能是化陈蹻(陈午和馆陶公主的第二个儿子)之名而来,因“金屋藏娇”的典故流传太广,后世习惯以“陈阿娇”称呼陈后,现在有人称陈后大名为“陈娇”,其实是穿越小说中,附身陈阿娇的女主本名。
联姻
刘彻是汉景帝当时的宠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个儿子,曾经的宠妃栗姬为景帝生育了皇长子——刘荣。景帝的皇后薄氏因“无子无宠”被废。由于没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已经成年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立聪明伶俐的小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刘彻四岁。 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的刘荣尚未婚配,馆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辩扮消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缺悔桩婚事。馆陶十分恼火。于是,又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刘彻,刘彻的生母王娡同意了这桩婚事。 《汉武故事》以此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