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中学了,爱上了写小说,我该鼓励还是该阻拦呢?
2023-10-27 21:59
孩子上了中学后还依然喜欢写小说,与其对他进行制止,我建议不如对他进行疏导。
孩子正处青春期,越制止越容易逆反。
青春期的孩子受荷尔蒙影响,性格往往敏感、不安,情绪容易极端。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老师越让他们不要做什么,他们往往就会故意做什么。哪怕他们内心知道父母、老师说的是对的,他们依然会反着来。这是源于他们在该时期反抗权威、对自我掌控的需求,也是他们渴望表达自我和独立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制止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物,只会把他们推向我们的对立面。因此,这里不建议对孩子制止,而建议对孩子进行疏导。
制止意味着不接纳,会影响身份认同。
青春期阶段的整个主题,其实就是孩子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认可和接纳。在《想见你》中,高中女生陈韵如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就是因为她的安静内向性格得不到理解、认可和接纳。每个人都要她变外向,让她努力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们,她感受不到身份认同,于是走上了绝路。青春期是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面对孩子喜欢的事物,家长一味制止,也意味着不接纳孩子这个人,会让孩子内心充满冲突和矛盾,这时他们要么十分叛逆,要么十分压抑。因此,这也是我不建议对孩子进行制止,而建议对孩子进行疏导的原因。
制止解决表层行为,解决不了根源问题。
家长和孩子是处于不对等地位的。无论从身份、体力、金钱或道德上,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家长都处于优势地位。面对孩子不喜欢的事物,不排除家长可以采用父母权威,金钱或体力的胁迫来制止孩子,让孩子做“乖宝宝”。这表面上看,孩子是听话了。
可事实上,根源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只会让孩子以后在喜欢的事物上,或者考虑到可能会引起父母不满的事情上,他们会做得更加隐秘,甚至对这些父母不喜欢的事物的喜爱程度会加倍沉迷。因此,要解决根源问题,与其制止,不如采取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