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莨莠不齐
2023-12-04 13:52
匿名用户
2023-12-04 18:42
莨:好;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这里指坏的意思;好苗和野草混杂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好坏难分。
【汉字书写】:莨莠不齐。
【汉语注音】: liáng yǒu bù qí。
【成语出处】: 春秋.佚名《诗经.小雅.大田》:“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莨莠不齐的近义词】: 迟斗鱼目混珠、混淆视听、泥沙俱下、混淆是非、参差不齐、良筹不一、犬牙交错;
【莨莠不齐的反义词】: 泾渭分明、不分轩轾、不相上下、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莨莠不齐的故事】
“稂”俗称狼尾草,是混杂在禾苗中的“乱苗”之草,还有一种和“稂”同类的野草叫“莠”,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狗尾草”,叶子与禾苗相似,鱼龙混杂在禾苗中生长,未吐穗时,很难识别它。春秋.佚名《诗经.小雅.大田》有一句:“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意思是说:田里没有稂,没有莠,一色的禾苗长得郁郁葱葱,肯定丰收!可是后来意思变了,人们都用“不稂不莠”来比喻没出息、滥竽充数的人。
明朝人田艺衡在《留青札记》卷三十五有这样的记载:“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郎’较下。
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原文说,不码困磨郎不秀是鄙人之词(贬义词),意即指不高不下,或所谓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种人。“不郎不秀”和“不稂不莠”,作为成语,两句的意思后来完全相同,都是比喻尺码不成才或碌碌无为没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