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CQ的知识
2023-10-29 00:05
匿名用户
2023-10-29 00:59
ICQ是一个全新的、友好的网上联系工具,它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和文件等。
虽然,互联网是典型的美国产物,但是与万维网由欧洲人发明一样,ICQ也不是美国人的杰作。对于没有专家指导、也没有受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的四个犹太年轻人来说,能够在三个月内发明ICQ这个在因特网上掀起风暴的新技术,应该说是个奇迹。高德菲因格等四名20多岁的发明人(Yair Goldfinger (26,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rik Vardi (27,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efi Vigiser (25,President), and Amnon Amir (24),),最初的种子基金是向其中一位的父亲借贷的,并在美国硅谷开始了创业历程。后来,美国在线公司三年内,分两次共向其投入4亿多美元,使ICQ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001年5月,全球ICQ的用户就已经达到了1亿。
ICQ 源自以色列特拉维夫的Mirabils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Mirabils 这个单词是拉丁文中神奇的意思。ICQ就是英文"I SEEK YOU"简称,中文意思是:我找你。这是一款网络即时讯息传呼软件,支持在互联网上面聊天、发送消息、网址及文件等功能。在你上网时,用ICQ可以很快的找到你的朋友,当然他也必须装上这个软件。美国在线AOL购买下ICQ以后推出功能更加强大的99a、99B、2000等版本,内建了个搜索器,另外连网页的制作都可以由ICQ独立完成,不用另寻免费空间就可以使用,当你使用时进行适当的设置你的电脑就成了个服务器,网友们通过您的电脑就可进入到您的主页参观。
ICQ:最早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ICQ,原是以色列的几名学生开发出来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网上信息实时交流的功能。ICQ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交流,使之变得更加及时和方便。
1996年年底,4个20岁出头的以色列人编写了一款名为ICQ的IM(即时通讯软件),通常认为ICQ的全称是 I seek you(我找你)或者I see you(我看到你),不过似乎前一种念起来
才有ICQ的意思。
到1998年,ICQ的用户突破了1000万,记得我当时注册的ICQ号是1505****,记得国内最早的ICQ用户可能是笨狸(Banly),他的ICQ号码是6位数。
ICQ在1999年时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OL(美国在线)。这个消息轰动一时,人们看到了少年人一夜暴富的神话,也看到即时通讯软件的含金量。
当时马化腾编写的QQ已经相当成功,QQ以前叫OICQ,因为遭遇一场知识产权的官司,OICQ的名称及域名被AOL拿走,腾讯启用了QQ的产品名称及域名。现在人们都清楚,短信增值服务拯救了腾讯,也为别的门户网站带来了希望。如今的腾讯除了即时通讯外,棋牌类游戏及内容服务也很丰富,一切都在良性发展。
除QQ外,中国用户的第二选择是微软的MSN Messenger,几大门户也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新浪、搜狐、网易都有自己的IM,但似乎对QQ和MSN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尽管这些门户采用了强力推广的手段。另外,像雅虎通这样的软件在中国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市场,网民们的即时通讯组合一般是QQ+MSN。
我在1998年底开始用ICQ,1999年时开始用QQ,早期的网友习惯用ICQ这个进口货,对QQ这个国产货不太在意。但行培6年过去了,那些当初对QQ不屑一顾的网民也早就接受了它,在ICQ上其实已找不到什么可以聊天的人。
2001年时,还流行用ICQ免费给手机发短信,但当时我已经开始用MSN,到2002年初,我终于放弃了ICQ,接受了QQ+MSN的组合方式。
想起在若干年前的深夜里,听到ICQ里清脆的明敏“啊哦”声,听到“哒哒哒哒”像机关枪扫射的键盘响应声,真是激带枝恍若隔世,其实也就几年工夫。前不久有新闻讲AOL和中国的TOM网站将展开合作,在中国推出ICQ,这则消息是否会让中国的第一代网民有所思?TOM是中国第四大门户网站,在别的门户都推IM的时候,还是没有沉住气。
在我个人看来,ICQ虽然是名牌,是老牌,但在中国即时推出有特色的本土化服务,也很难再从IM市场上分到多大一杯羹。但别人有的服务,自己没有,多少有点底气不足,可能TOM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吧。先上马再说,能不能赚再说,至少可以打一个ICQ的漂亮牌。
最后我还是想提醒要注意Google,它现在已经成了网络上的绝对王者。从当初最核心的搜索服务出发,让我们看看这几年它都做了什么:搜索、新闻组、Blog(网络日记)、新闻、Gmail(容量高达1G的免费信箱)、Orkut(网络交友社区)、Hello。这个Hello(hello_com)就是Google自己开发的IM,集聊天和图片文件共享为一体。
配合Pacisa管理图片,可向blogger贴图。目前只支持普通文本聊天,不支持中文,但普遍认为这不是公开的版本,正式版将比这个丰富多彩。还有传言,Google正在研发自己的浏览器,也许有一天,有中国特色的Google还会开发媒体播放器,会开发网络游戏,天知道?
看来ICQ若想在中国东山再起,除了微软这只软件大老虎,还有Google这只网络大老虎。其实微软在网上的势力并不比Google逊色,它的网站排名甚至比Google靠前,除MSN外也有Hotmail免费信箱,有搜索服务,最近也在推Blog,而它既有的IE则早就垄断了浏览器市场。所以TOM若想在MSN、QQ和Google杀出一条血路,难有胜算,更多的恐怕只是一个试图让自身资本增值的POSE。
虽然,互联网是典型的美国产物,但是与万维网由欧洲人发明一样,ICQ也不是美国人的杰作。对于没有专家指导、也没有受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的四个犹太年轻人来说,能够在三个月内发明ICQ这个在因特网上掀起风暴的新技术,应该说是个奇迹。高德菲因格等四名20多岁的发明人(Yair Goldfinger (26,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rik Vardi (27,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efi Vigiser (25,President), and Amnon Amir (24),),最初的种子基金是向其中一位的父亲借贷的,并在美国硅谷开始了创业历程。后来,美国在线公司三年内,分两次共向其投入4亿多美元,使ICQ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001年5月,全球ICQ的用户就已经达到了1亿。
ICQ 源自以色列特拉维夫的Mirabils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Mirabils 这个单词是拉丁文中神奇的意思。ICQ就是英文"I SEEK YOU"简称,中文意思是:我找你。这是一款网络即时讯息传呼软件,支持在互联网上面聊天、发送消息、网址及文件等功能。在你上网时,用ICQ可以很快的找到你的朋友,当然他也必须装上这个软件。美国在线AOL购买下ICQ以后推出功能更加强大的99a、99B、2000等版本,内建了个搜索器,另外连网页的制作都可以由ICQ独立完成,不用另寻免费空间就可以使用,当你使用时进行适当的设置你的电脑就成了个服务器,网友们通过您的电脑就可进入到您的主页参观。
ICQ:最早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ICQ,原是以色列的几名学生开发出来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网上信息实时交流的功能。ICQ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交流,使之变得更加及时和方便。
1996年年底,4个20岁出头的以色列人编写了一款名为ICQ的IM(即时通讯软件),通常认为ICQ的全称是 I seek you(我找你)或者I see you(我看到你),不过似乎前一种念起来
才有ICQ的意思。
到1998年,ICQ的用户突破了1000万,记得我当时注册的ICQ号是1505****,记得国内最早的ICQ用户可能是笨狸(Banly),他的ICQ号码是6位数。
ICQ在1999年时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OL(美国在线)。这个消息轰动一时,人们看到了少年人一夜暴富的神话,也看到即时通讯软件的含金量。
当时马化腾编写的QQ已经相当成功,QQ以前叫OICQ,因为遭遇一场知识产权的官司,OICQ的名称及域名被AOL拿走,腾讯启用了QQ的产品名称及域名。现在人们都清楚,短信增值服务拯救了腾讯,也为别的门户网站带来了希望。如今的腾讯除了即时通讯外,棋牌类游戏及内容服务也很丰富,一切都在良性发展。
除QQ外,中国用户的第二选择是微软的MSN Messenger,几大门户也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新浪、搜狐、网易都有自己的IM,但似乎对QQ和MSN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尽管这些门户采用了强力推广的手段。另外,像雅虎通这样的软件在中国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市场,网民们的即时通讯组合一般是QQ+MSN。
我在1998年底开始用ICQ,1999年时开始用QQ,早期的网友习惯用ICQ这个进口货,对QQ这个国产货不太在意。但行培6年过去了,那些当初对QQ不屑一顾的网民也早就接受了它,在ICQ上其实已找不到什么可以聊天的人。
2001年时,还流行用ICQ免费给手机发短信,但当时我已经开始用MSN,到2002年初,我终于放弃了ICQ,接受了QQ+MSN的组合方式。
想起在若干年前的深夜里,听到ICQ里清脆的明敏“啊哦”声,听到“哒哒哒哒”像机关枪扫射的键盘响应声,真是激带枝恍若隔世,其实也就几年工夫。前不久有新闻讲AOL和中国的TOM网站将展开合作,在中国推出ICQ,这则消息是否会让中国的第一代网民有所思?TOM是中国第四大门户网站,在别的门户都推IM的时候,还是没有沉住气。
在我个人看来,ICQ虽然是名牌,是老牌,但在中国即时推出有特色的本土化服务,也很难再从IM市场上分到多大一杯羹。但别人有的服务,自己没有,多少有点底气不足,可能TOM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吧。先上马再说,能不能赚再说,至少可以打一个ICQ的漂亮牌。
最后我还是想提醒要注意Google,它现在已经成了网络上的绝对王者。从当初最核心的搜索服务出发,让我们看看这几年它都做了什么:搜索、新闻组、Blog(网络日记)、新闻、Gmail(容量高达1G的免费信箱)、Orkut(网络交友社区)、Hello。这个Hello(hello_com)就是Google自己开发的IM,集聊天和图片文件共享为一体。
配合Pacisa管理图片,可向blogger贴图。目前只支持普通文本聊天,不支持中文,但普遍认为这不是公开的版本,正式版将比这个丰富多彩。还有传言,Google正在研发自己的浏览器,也许有一天,有中国特色的Google还会开发媒体播放器,会开发网络游戏,天知道?
看来ICQ若想在中国东山再起,除了微软这只软件大老虎,还有Google这只网络大老虎。其实微软在网上的势力并不比Google逊色,它的网站排名甚至比Google靠前,除MSN外也有Hotmail免费信箱,有搜索服务,最近也在推Blog,而它既有的IE则早就垄断了浏览器市场。所以TOM若想在MSN、QQ和Google杀出一条血路,难有胜算,更多的恐怕只是一个试图让自身资本增值的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