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口碑一部不如一部,《大秦赋》能否力挽狂澜?
2023-10-27 21:18
匿名用户
2023-10-28 01:46
商业影视有一个万年不破的续集理论:第一部很经典,第二部差强人意,第三部狗尾续貂,往往是一部不如一部。这其中有商业的原因,也有剧本成型太仓促的原因。
《大秦帝国》依托小说为蓝本,并不需要重新构思剧本,并不存在过于仓促的因素。而孙皓晖先生的原版小说《大秦帝国》六部都很精彩,并没有狗尾续貂之嫌。
按说有如此基础的《大秦帝国》系列应该不会重蹈覆辙,然而事实好像并没有这么乐观。
01
2009年上映的,大秦帝国系列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以下简称《裂变》),几乎震撼了几乎所有的大秦迷。
09年大多数人或许都还没读过孙皓晖先生的原著,或许名气还没有那么大,而到了14年央视再播的时候,子彧身边几乎所有爱好历史的朋友都为之奔走呼号。
的确,看过之后,子彧心中可谓是荡气回肠,久久不能散去。而且《裂变》的编剧正是孙皓晖先生,因此与小说也是高度吻合。
从情节来说,一身正气、大公无私的商鞅;精通权谋、励精图治的秦孝公;秦太后、公子虔、公主莹玉,无一不是国之柱石,无一不让人热血沸腾。就连对手庞涓、公叔痤等人也是不损大节的君子。
不仅如此,孝公和商鞅君臣的深情厚谊,秦国公室不仅虑国家强大,更为保孝公身后的商鞅费尽心力,更让人感动落泪。
因此,在那个恶搞历史横行、流量明星开始崛起的年代,《裂变》斩获了9.3的豆瓣高分,比《雍正王朝》还要高。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裂变》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历史正剧,既尊重历史,又食之有味。
大约很多人,也与子彧一样,先读了原著,再看的《裂变》电视剧,然后再回过头去看13年上映的系列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以下简称《纵横》)。
相比于《裂变》过于高洁而有些不沾地气的商鞅和秦孝公,喻恩泰和富大龙组合,将一个更加鲜活的张仪和秦惠王展现了观众的面前。
而学识积淀深厚、历史剧经验丰富的喻恩泰,不仅为张仪增添了喜剧色彩,也没有丢掉纵横家应有的气魄。
秦国朝堂之上舌战群臣、楚国君臣面前见招拆招、六国君臣面前纵横捭阖、魏相惠施面前恩威并用,几乎让人不得不相信,这就是一个靠嘴巴吃饭、以战国为舞台的纵横大家。
然而,《纵横》的口碑还是开始有了一些瑕疵。除了张仪秦惠王,其他人物开始有些脸谱化,也出现了一些比较荒谬的情节。
尽管如此,《纵横》还是斩获了9.2的豆瓣高分,几乎和《雍正王朝》齐平。
02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三部《大秦帝国之崛起》(以下简称《崛起》)。
大家在看完《纵横》的时候,都满心期待第三部的上映,然而当17年半面含羞的《崛起》屡经波折,终于播出之后,失望的人数开始增加了。
《崛起》对应的是原著第三部《金戈铁马》,秦昭襄王嬴稷时期。
秦国历史上,秦昭襄王当政整整56年,合纵连横进入到高潮,变法与战争的旋律激烈而紧张。
著名事件如孟尝君合纵、魏冉专政、赵国崛起与衰落、齐楚衰落,著名战役如垂沙之战、伊阙之战、鄢郢之战、五国攻秦之战、五国伐齐之役,等等都出现在这段时间。
然而,秦孝公在位23年,《裂变》拍了51集;秦惠文王在位28年,《纵横》拍了43集。相较于前两部,《崛起》的56年才仅仅拍了40集。
这个最重要的时代之一,这个最漫长的时代,这个真正奠定了秦国一统基础的时代,却如此简略,因此,很多人看完之后都大呼不过瘾。
当然,白起的演员问题,是《崛起》被横断的重要变数,因此当有人说,《崛起》能够播出都不错了、就别挑剔了的时候,很多人还是表示谅解。
因此,《崛起》还是斩获了8.5分,从一个普通历史剧的角度来说,似乎也不算差。但是,小说原著的知名度和高度,似乎让很多人仍旧对《崛起》难以释怀。
那么,大秦迷们真正的不满,在哪呢?
03
虽然子彧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但作为一个小说原著资深爱好者,又通览了电视剧数遍的热情观众,子彧以为,《崛起》真正让很多秦迷不满的,或许是它与原著的背离和部分剧情的过于荒谬。
当然了,这不是说孙皓晖先生的原著就完全尊重了历史。
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原著小说中对苏秦和战国四公子等人的的虚构几乎到了极限。
先说部分人物的年龄。
苏秦的出场偏早,而更加离奇的是,战国四公子几乎与苏秦一起出场。因此,在小说中,本来出场时间更晚的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几乎活了100多岁,而且以百岁高龄指挥战斗。
而另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人物是樗里子嬴疾。这个在秦孝公时代就担任商於郡守的秦国宗室,一直在秦国政坛之上,活跃到了秦昭王晚年,中间跨度近100年。
再说情节。
为了突出苏秦、张仪“师兄弟”之间的合纵连横,小说中,他们抢了很多人的戏份。张仪几乎把秦国大臣们的戏抢了一半,而苏秦则将公孙衍、孟尝君的合纵活动几乎全部抢了过来。
还刻意拔高了他们的历史形象,不管怎么说,张仪苏秦的作为都显得有那么点不择手段,但小说中二人绝对是惺惺相惜、百分之一百的正人君子,就连屈原都对张仪的人品无可非议。
特别是苏秦,除了喝酒不如张仪,似乎没有任何的缺点。
因此,从秦惠王到秦昭王这段历史,几乎是孙皓晖先生原著虚构得最多的部分。
而这,正是电视剧和小说分道扬镳的关键所在。
应该是为了更加尊重历史,电视剧从第二部开始,《纵横》就取消了小说中苏秦抢来的年龄和戏份,也因此基本上还原了公孙衍、孟尝君田文等人物。
也就是说,其实从《纵横》开始,电视剧和原著小说就开始不太一样了,只不过表现的还不明显,很多人没有发现而已。
然而到了第三部《崛起》的时候,问题来了。
原来“拨乱反正”之后,那么苏秦这个本来很丰富的人物就难以表现了,而很多事件和战役也难以像小说那般符合情理的移花接木了。
所以,电视剧的初衷是从尊重历史的态度,而这却导致了《崛起》的剧本基本上要重新写,而很难再依靠孙皓晖先生的原著小说。
这样,当没有剧本依靠之后,另外一个和历史有关的问题就出现了。
历史上,秦昭王之前的战国,各国大多还在埋头变法,国际冲突还没有那么激烈;秦昭王之后的战国,大势已基本底定,也没有那么复杂了。
而恰恰《崛起》所要展现的时代,秦昭王时代,是战国时期国际斗争、战争外交最为频繁和复杂的时代,没有之一。
所以,《崛起》想要展现所有的历史细节,这几乎不可能,而且容易偏离主题,观看效果也会形同鸡肋;而要突出主题,就必须要进行合理虚构。
也就是说,本意是要尊重历史,然而走到这却发现这条路走不通。而这么复杂的历史,这么短的时间,要另起炉灶的合理虚构,必然不会比孙皓晖先生的原著更加高明。
这一矛盾决定了,《崛起》难以讨好喜欢原著的大秦迷,也难以讨好喜欢正剧的资深历史剧爱好者。
事实也正是如此。《崛起》的最后部分,白起死后的那几集,几乎背离了战国历史的逻辑,完全都看不下去。